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将呼吸道异物并肺炎患儿59例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两组除术前术后全身应用单抗生素外,治疗组围术期经支气管镜内给予同种抗生素0.5ml保留。对两组时间观察,治疗组术后第3天治愈率为75%,而对照组术后第3天治愈率为48.1%,两组术后第7天治愈率分别为96.9%和92.6%,因此经支气管交易内给抗生素是治疗呼吸异物并肺炎的有效手术。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5例肾移植术及术后1~30天血清及尿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含量即明显回升,第3天达最高峰,第7天后慢慢降低,但比术前仍然明显升高,表明EGF含量在肾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胆管术后T管引流80例选择性早期夹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术后T管引流早期夹管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胆管术后T管引流患者 两组:早期夹管组(A组),术后2 ̄3天夹管;对照组(B组),拔管前2 ̄3天夹管。结果:A、B两组术后15天平均体重与术前工分别为+1.0kg、-3.0kg;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118.5g/L、105.0g/L;血清钾分别为4.02mmol/L,3.29mmol/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术后第4在、术后第7天;平均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手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肠外营养组(PN组)、肠内营养组(EN组),分别给予普通静脉输液、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8d。术前及术后第1、3、6、9天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PN组术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EN组术后第1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降低,但自术后第3天起即开始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3、6、9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PN组(P〈0.05),术后第9天时CD4/CD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期未输血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T细胞单克隆抗体OKT系列检测了42 例口腔癌患者及20 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其中检测了22 例术期未输血和20 例术期输血的口腔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结果 癌瘤患者的CD3 、CD4/CD8 值比健康人、口腔良性肿瘤患者明显降低、而CD8 值却明显升高;术后CD8 值降低,CD4/CD8 值升高。对42 例口腔癌患者术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了动态观测,术期未输血患者及术期输血患者在术后第3 、7 天,CD3 、CD4 值下降,CD8 值降低;术后第14 天,未输血组患者CD3 、CD4 、及CD8 值,CD4/CD8 值恢复至术前水平;输血组患者CD3 、CD4 、CD8及CD4/CD8 值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21 天,未输血组CD4/CD8 值恢复正常而输血组未恢复正常。结论 输血可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施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受体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20天发生两次急性排斥反应。经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猪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HTG)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得到控制并逆转。  相似文献   

7.
异位肝组织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位肝组织1例承德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外科孟庆来关键词肝组织;异位患者男,25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天,于1995-03-30入院。初步诊断为急件阑尾炎穿扎、弥漫性腹膜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诊断同术前。术后第3天自肛门排气后患者腹痛...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40~70岁。行食管癌根治术8例,剖胸探查术1例,左全肺切除术1例。7例男性患者均有20年以上的吸烟史,每天多大于20支。术前肺功能检查提示有轻~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闭气试验在30s以上。术后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低氧血症,痰多粘稠,排痰无力或困难,心率快,烦躁不安,呼吸浅快等。部分病人血气分析提示有Ⅰ型呼衰。10例患者均康复,8例于术后第3天拔除胸引管,停止吸氧,血氧饱和度大于97%,双肺呼吸音清,呼吸动度一致;1例于术后第3天行气管切开护理,15…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施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受体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20天发生两次急性排斥反应。经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prediosone,Met)冲击及猪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HTG)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得到控制并逆转。  相似文献   

10.
王卫余  朱飚  吴旭  卢刚  王坚 《浙江医学》2002,24(6):363-364
颅底外科手术位置较深 ,为充分显露病灶 ,需要对脑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牵拉 ,因这种牵拉造成的脑损伤称为脑牵拉伤(brainretractioninjury,BRl)[1]。现对本院1992年5月至2001年8月颅底手术中发生的21例BRI作一分析 ,以探讨防治的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 ,女8例 ;年龄14~68岁 ,平均43.6岁。行颅底肿瘤切除术17例 ,动脉瘤夹闭术4例。牵拉致脑水肿7例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11例 ,脑梗死3例。BRI发生于术后第1天3例 ,第2天5例 ,第3~5天9例 ,第5天后4例。临…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病例报告 ]对 12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胆囊结石 6 5例 ,胆囊息肉 4 6例 ,急性胆囊炎 8例 ,胆囊癌 1例 ;手术时间 2 5~ 90min ,平均 5 0min ;中转开腹手术 6例 ,占 5 6 %;无并发症的发生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作为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 ,减少和避免发生其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术中对Calot三角的精细的解剖和娴熟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使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全套腹腔镜手术设备,采用小开腹气腹法、穿刺气腹法及悬吊法等3种手术方式。结果:除1例患者于术后69d因糖尿病并发症死亡外,余均恢复良好。出现手术并发症8例(69%),其中严重并发症5例,为肝右动脉损伤1例、肝总管损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腹腔感染2例。13例中转开腹手术。总平均手术时间为80min,平均失血量55ml,无输血病例。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术前通过B超等检查对手术难度进行评估,术中熟练配合和恰当处理以及良好的仪器、器械功能状态是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东  杨剑  储君  马程  张宁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4):256-257,29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全部行彩色多普勒MRCP检查,其中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主动中转开腹手术,6例因胆总管结石术前行ERCP术,逆行法胆囊切除术34例,全部行胆囊窝引流,无1例被动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胆瘘,5天后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正确评估手术难度、逆行胆囊切除、主动中转开腹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过程中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苗海泉 《中外医疗》2014,(34):40-41
目的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7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常见并发症。结果在720例患者中,共发现并发症22例,并发症中,以皮下气肿5例(22.7%)、胆管损伤3例(13.6%)以及胆漏4例(18.1%)的发病率较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式,针对并发症的特征,做好针对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本院 1994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 2 4 5例 (大肠癌组 ) ,同期收治其它肿瘤患者 4 6 5例 (对照组 ) ,并对两组胆结石、胆囊切除术的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有 4 4例 ( 17.96 % )存在胆结石及胆囊切除术 ,其中胆结石 38例 ( 15 .5 1% ) ,有胆囊切除术史 6例 ( 2 .4 5 % )。而对照组中有 17例 ( 3.6 6 % )存在胆结石及胆囊切除术 ,其中胆结石 15例 ( 3.2 3% ) ,有胆囊切除术史 2例 ( 0 .4 3%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胆结石、胆囊切除术是大肠癌的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许兴 《右江医学》2010,38(3):252-254
目的探讨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60例)、开腹切除术组(OC组,60例)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MC组,60例),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 d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检测IL-2、IL-6、TNFα-含量,并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结果术后1、3 d三组血清IL-2含量显著降低(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2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2含量均显著高于OC、MC组(P<0.01)。术后1、3 d三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6、TNF-α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6、TNF-α量均显著低于OC、MC组(P<0.01)。LC组平均手术时间与OC组、M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C组与MC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最短。结论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可引起血清IL-6、TNF-α含量升高,血清IL-2降低。LC与OC及MC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轻微,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LC比OC及MC更适合于患者。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诊治胆囊管结石8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胆囊管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6例胆囊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结果:经B超、CT术前诊断胆囊管结石30例,术中探查发现胆囊管结石5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3例,3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发生胆管损伤、出血、胆漏、胆总管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B超结合CT检查可在术前诊断胆囊管结石,灵活运用LC的处理技巧是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胆囊管结石的关键。酌情中转开腹可减少不必要的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从1999。2005年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1200例。结果:1200例中11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完成(94%)。其余69例中,因胆囊三角重度粘连(49例)、术中出血难予控制(19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而中转手术。术后再出血7例,经使用止血药(3例)、再次手术(4例)得以止血;胆漏6例,胆总管横断伤行Roux—Y吻合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9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实施体会。方法 对 9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病人手术经过均顺利 ,全部治愈。术后引流处渗血 3例 ,切口轻微脂肪液化 6例 ,1例术后半月发现胆总管结石。术后平均住院 5 .8天。结论 外科医生具备熟练的外科手术技能和丰富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经验 ,选择合适病例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吴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73-117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68例,分为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1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组55例,并于术前1 d、术后1、3、9 d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结果:免疫功能指标CD3+、CD4+、IgG、IgM、IgA术后1 d均降低,术后3 d均开始升高,术后9 d均恢复到术前1 d水平,CD8+术后1 d升高,术后3 d开始降低,术后9 d恢复到术前1 d水平;腔镜胆囊切除术组CD3+、CD4+、IgG、IgM术后1 d降低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术后3 d升高幅度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CD8+术后3 d降低幅度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IgA术后3 d升高幅度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应激指标IL-6、TNF-α、CRP术后1 d均升高,IL-6、CRP术后3 d均降低,其中仅IL-6术后9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TNF-α术后9 d降低,但仍高于术前1 d水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IL-6、TNF-α、CRP变化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1)。肝功能指标ALT、TBIL、AST术后1 d均升高,术后3 d均降低,术后9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ALT、TBIL、AST变化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小,可以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