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脑卒中患者常见危险因素及其差异,为防治新疆地区急性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新疆地区5所医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的维、汉族779例急性脑卒中病例,726例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前瞻性卒中登记方法,对急性性脑卒中相关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民族、饮酒、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能显著增加急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其中高血压对脑卒中的影响最大.维族脑卒中患者吸烟、饮酒及糖尿病发生率低于汉族,而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汉族.结论 高血压、饮酒、年龄、糖尿病、心源性疾病均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维、汉族脑卒中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1],对9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例恶性肿瘤患者,60例健康成人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经HAMD评定50.1%的脑卒中患者存在抑郁症状,HAMA评定56.6%的脑卒中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脑卒中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SCL-90各因子分,除偏执因子分外,其余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五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结论:在躯体疾病伴发的情绪障碍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不同族别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选取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维、汉族抑郁症患者的一般情况无差异。在临床特征方面,维族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者少于汉族,而其它症状则无差异。维族患者的HAMD和SDS评分低于汉族患者。结论:不同族别抑郁症患者的l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新疆4个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 (维 )、哈萨克 (哈 )、锡伯、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对 10 2 3名新疆民汉族学生进行评估。 结果 :汉族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 ;锡伯族组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维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哈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而锡伯、维、哈族三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 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南疆汉族组男中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维族组 ,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 ;汉族组女中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 结论 :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依次为维吾尔族、锡伯族 ,汉族 ;北疆中学生及南疆维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好 ;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族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研究人工流产患者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9月~2010年7月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200例作为调查对象,妊娠周数<12周,分别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用χ2检验检测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症状自评量表的差别。结果:200例患者全部完成调查问卷,经创伤性应激障碍筛查表诊断阳性患者86例,占人工流产人数的4.3%;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明显高于非患者(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与非患者在人工流产次数,人工流产并发症(感染、不孕、月经不调)各项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流产方式、婚姻、职业、收入等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是焦虑、抑郁、人工流产后并发症(P<0.05)。结论:人工流产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高,与创伤性应激障碍密切相关的是焦虑、抑郁、人工流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卒中事件的发生对卒中患者及其配偶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文中旨在了解脑卒中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照顾者的基本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方法,对140例脑卒中患者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脑卒中患者配偶的焦虑自评分均值为(38.3±10.9)分、抑郁自评分均值为(41.1±10.9)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有焦虑症状者占40.7%,抑郁症状者占44.3%,亦均高于正常人群.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配偶抑郁评分与患者Rankin 量表评分值、配偶年龄、自我感觉压力值均有相关性.配偶焦虑评分与患者Rankin 量表评分值、是否工作、自我感觉压力值及客观支持有相关性,其中与是否工作及客观支持呈负相关. 结论:脑卒中患者的配偶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患者Rankin 量表评分值高、配偶年龄大、自我感觉压力高是患者配偶抑郁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患者Rankin 量表评分值高、没有工作、自我感觉压力高及客观支持分较低者是患者配偶焦虑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维族、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在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CCMD -3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维族、汉族患者,使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民族间初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从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反映:总分无差异,个别因子分存在差异.结论: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间精神病病情严重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状(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特点及发生率,病变部位、瘫痪程度、危险因素、病变倾向、性别、年龄等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62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测查。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有焦虑、易激惹症状、睡眠障碍、心境悲观、消极情绪等,其发病率为51.61%。左半球病变(额叶或基底节区)明显高于右侧半球病变,皮质前区发生率较高,达75%。瘫痪重者症状相对较重。伴危险因素者发病率较高,与无危险因素者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脑出血较脑梗死抑郁发生率略高,但无显著差异。性别、年龄与抑郁关系不大。结论:脑卒中后能产生抑郁,而且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下降有关。高度重视抑郁的发生,适时用抗抑郁药,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9.
赵国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733-273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56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总发生率为32%,女性高于男性,有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损及病变在左额叶的患者发病率高。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性别、脑部病灶性质和部位、脑部影像学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为膀胱白斑的148例女性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与病程等一般情况,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148例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3%,且焦虑和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关系(P<0.01)。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与病程均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而年龄、家族史与婚姻均不为膀胱白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与患者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及病程长短相关,需要引起重视,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汉族抑郁症临床特征及其有关变量上的差异.方法 了解一般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对维族97例、汉族12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维族组发病年龄、总病程[分别为(31.35±10.69)岁,(40.06±54.37)月]小于汉族组[分别为(34.94±12.09)岁,(60.15±73.65)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HAMD测试维族组睡眠障碍因子分、体质量减轻因子分、认识障碍因子分[分别为(3.84±1.12)分,(0.55±0.99)分,(0.61±0.60)分]高于汉族组[分别为(3.34±1.56)分,(0.29±0.79)分,(0.40±0.43)分],维族组绝望感因子分[(1.15±1.02)分]低于汉族组[(1.54±0.99)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SCL-90测试,维族组躯体化症状因子分[(2.52±0.85)分]较汉族组[(2.14±0.84)分]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I测试2组有8个量表T分同时高于70分,6个量表T分同时低于70分.结论 民族文化对抑郁症发病规律、临床特征有影响,对抑郁症人格特征影响很小,不同民族抑郁症具有共同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儿童血铅、镉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15l3名6~10岁汉族、维吾尔族(维族)、哈萨克族(哈族)儿童,采集其静脉血样,使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血铅、镉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汉、维、哈族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儿童明显低于哈族儿童(P<0.05).汉、维、哈族儿童血镉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儿童血镉水平明显高于维族和哈族儿童(P<0.05),汉族和维族儿童血铅、镉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哈族儿童血铅、镉水平低度相关(r=0.161,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汉、维、哈族儿童血铅、镉水平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人格特质,分析其人格特质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A型人格问卷、D型人格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乐观量表对7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进行调查,以5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组A型人格和D型人格比例、TAS-C总分、时间紧迫感、敌意竞争性与DS14总分、消极情感和社交抑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型人格、D型人格及消极情感、社交抑制都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P<0.01).时间紧迫感、敌意竞争性、消极情感与焦虑及消极情感、社交抑制与抑郁均呈正相关(P <0.05,P<0.01),消极情感、社交抑制与乐观度呈负相关(P<0.05,P<0.01).回归分析表明:消极情感与焦虑、抑郁相关,时间紧迫感与焦虑相关,社交抑制与乐观度相关(P<0.01).结论 D型人格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住院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ICU期间、出院前1 d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健康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手术前有焦虑症状者占59.67%;有抑郁症状者占50.80%。手术后在ICU期间有焦虑症状者占52.41%;有抑郁症状者占65.32%。术后出院前有焦虑症状者占35.48%;有抑郁症状者占32.25%。手术前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后(P<0.01)。手术后患者在ICU期间的焦虑评分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ICU期间患者抑郁评分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和术后ICU期间学历高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学历低的患者(P<0.05)。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患者本身的个性特征、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排解情绪的方式等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 更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及焦虑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7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医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项版本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版本调查,分析结果。结果 197例患者中抑郁患者共21例,占10.66%,焦虑患者38例,占19.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并发抑郁的原因与患者婚姻状态、年龄、合并其他疾病病种数有关(P<0.05),并发焦虑的原因与患者婚姻状态、年龄、合并其他疾病病种数、脑卒中部位有关(P<0.05);PSA与非PSA、PSD患者与非PSD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PSA、PSD患者明显高与非PSA、非PS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同时合并有2种以上其他疾病、BI指数是引起患者并发情感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后急性期患者抑郁及焦虑发病率较高,患者入院时的BI评分、合并有多种其他疾病是引起患者发生抑郁及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定及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0例脑卒中患者患病1周后进行测评。结果SAS、SDS积分:女性患者高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有偏瘫高于无偏瘫者,家庭关系一般者高于家庭关系好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复发影响子女工作、睡眠障碍、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悲观心境有关。结论脑卒中患者伴随焦虑和抑郁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筛查,其中超过16分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一步评分,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0%.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有女性、社会支持差、文化程度低、大脑半球病灶、偏瘫程度重、生活能力受限者发病率高.结论: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其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发生率与损害部位及偏瘫程度密切相关,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与维吾尔族(维族)高三学生体质与健康方面的状况,为汉、维族高三学生体质监测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抽取1 976名汉、维高三学生,对其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不清(BMI)、肺活量、视力、龋齿、心电图、肝功、脉搏、血压等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汉、维族高三学生男、女生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汉族男、女生体质量及BMI指数均高于维族(P<0.01);汉族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维族(P<0.01);男性的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均高于女性;维族较低体重者高于汉族(P<0.01);维族学生肺活量高于汉族(P<0.05),汉族学生近视率、患龋率均明显高于维族(P<0.01);两民族心电图表现、脉搏、血压、肝功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鲁木齐市高三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高度重视高三学生体质与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锻炼,合理膳食搭配,改变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维族与汉族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维、汉两族焦虑症各30例(男、女各15例),符合CCMD-3及DSM-Ⅳ诊断标准,且SAS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在30分以上,睡眠状况问卷总分在16分以上.结果:治疗后SAS焦虑自评量表及睡眠状况问卷评分两组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AS焦虑自评量表及睡眠量表评分维、汉两族之间治疗前后比,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量表均分有差异(P<0.01),汉族睡眠改善的程度优于维吾尔族.结论:电针治疗对焦虑症状维、汉两族治疗后差异不明显,但睡眠量表分汉族优于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AMD量表确诊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调查分析影响PSD的因素。结果:60例脑卒中患者住院2周后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共24例,发病率为40.0%;女性患者、病程〉1年、年龄〉60岁,伴有负性生活事件、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合并基础疾病2种或以上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密切相关,为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的单因素。而脑卒中的性质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无关。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上述影响因素,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改善或消除其抑郁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