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加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发作性躯干性及双上下肢性软瘫,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双下肢瘫痪,发作时血清钾均低于3.1mmol/L(正常值为3.5~5.5mmol/L).结论:青壮年男性是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好发人群,患者在接受补钾后治疗后症状可得到迅速缓解.另外要降低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率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甲亢.  相似文献   

2.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35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认识。方法对3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补钾及同时治疗甲亢均获满意效果。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时需积极补钾,同时规律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3.
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亢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期性麻痹甲亢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3例周期性麻痹甲亢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血清钾3.0-3.5 mmol/L 10例,2.5-2.9 mmol/L 6例,2.0-2.4 mmol/L 3例,低于1.5-1.9 mmol/L 4例.结论 周期性麻痹的甲亢应引起临床重视;诊断明确后在及时补钾的同时应尽快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控制后继续积极治疗原发病乃是防止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再发的关键;高温环境、高糖饮食、疲劳、激烈活动可诱发周期性麻痹的发作,应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亢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16:1;32例甲亢周期性麻痹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性双上下肢及躯干软瘫,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同时伴血钾降低,FT3、FT4高于正常,TSH降低.结论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坚持抗甲亢治疗是控制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陆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4:1。15例均为不同程度发作性双上下肢及躯干软瘫,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发作时血清钾均低于3.1mmol/L,15例FT3、FT4均升高,TSH均下降。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以青壮年男性多见,补钾后迅速缓解症状,积极有效的控制甲亢是预防周期性麻痹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6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作性肌无力、血钾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临床上给予补钾和抗甲亢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主要包括患者甲状腺素、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免疫系统、遗传因素等,治疗时易与周期性麻痹发生误诊,持续补钾并尽早给予患者抗甲亢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 5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男女之比为 3 3∶2。平均发病年龄 3 6.5岁。麻痹发作时血钾范围 1.5~ 3 .1mmol/L。劳累、过食是其发作的最常见诱因。补钾后病情快速缓解。抗甲亢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 甲状腺激素过多是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基础。及早控制甲亢 ,避免劳累对预防周期性麻痹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周期性麻痹患者应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肌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在肌病中最多,单纯补钾可使症状暂时缓解,而麻痹可反复发作,所以治疗重点是控制甲亢。  相似文献   

9.
李桂芝 《广东医学》1995,16(4):263-264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16例分析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515011)李桂芝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是以暂时性低血钾为特征的甲亢病,约占甲亢病的3%~6.8%[1],其经补钾及抗甲亢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搜集1984年以来住院及门诊甲亢性周期性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6月~2008年2月收治的16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情况.16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7例以周期性麻痹为初发临床症状,误诊6例均为人院检查后诊断.结果:16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应加强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认识,认真体检,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明确诊断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刘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139-140
目的 分析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甲亢性周期性麻痹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20例.女2例,平均年龄35.2岁,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对称性软瘫,22例患者T3、T4均高于正常,均有低钾血症。结论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期补钾治疗后可迅速改善症状,但从根本上治疗并控制复发的关键是进行正规的抗甲状腺治疗。对周期性麻痹患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患者进行常规T3、T4检测是避免误诊、漏诊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陆生军  黄文武 《华夏医学》2003,16(5):749-751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合并症,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钾代谢及分布异常免疫因素、神经调节因素、家族性因素有关。该病体征突出,实验室检查可有血钾低于3.5mmol/L,血T3、T4升高。因此诊断该病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补钾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 11例低血钾性麻痹病例的临床特点和病因。临床特点符合一般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特点 ,晨起急性起病 ,四肢对称性软瘫 ,发作时血清钾低 ,补钾治疗后短期内恢复。病因分析 :6例为甲亢 ,1例肾小管性酸中毒 ,2例未查 ,2例正常。对表现为低血钾性麻痹者一定要积极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4.
廖明 《中国厂矿医学》1999,12(5):370-371
由于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往往以发作性四肢弛缓性瘫痪就诊,因此甲亢症状易被掩盖而漏诊,而延误甲亢的治疗。现将我院1988年至1998年16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17~57岁,平均37岁。首诊时有甲亢病史者2例,其余14例均无甲亢病史。所有病例均无周期性麻痹家族史。2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断标准:①发作时四肢弛缓性瘫痪呈对称性,近心端重于远心端,而无感觉障碍;②发作时血钾降低,心电图有低钾性改变;③有甲亢症状或甲状腺功能检查符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亢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症状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6月一20011年2月收治的22例甲亢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对甲亢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症状患者进行静脉补钾,用药后2~24 h,症状缓解;6例不能坚持服用抗甲亢药,甲亢反复发作,周期性麻痹复发;4例以周期性麻痹为初发临床症状.误诊2例均为入院检查后确诊.结论 应加强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认识,认真体检,提高诊断率;静脉补钾是对症治疗,抗甲亢治疗是防止周期性麻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周雅芬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3):158-158,168
目的 探讨甲亢致低血钾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1例以低血钾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病人中ll例以低血钾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而就诊,18例经补钾并正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T3、T4、TSH恢复正常,一年内未再出现周期性麻痹发作。结论 积极有效的控制甲亢是预防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机能亢进 (简称甲亢 )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受累 ,临床表现复杂。甲亢所致周期性麻痹临床上并不少见 ,但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 ,常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患。现对我院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 2 0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 2 0例 ,男 18例 ,女 2例 ,年龄 2 1~ 6 2岁 ,均符合甲亢及周期性麻痹的诊断标准 ,并除外药物性低钾与消化系统疾病所致钾低。2 治疗与结果16例患者因四肢活动障碍而就诊 ,化验血钾低 ,经补钾后症状缓解。治疗中同时查体及追问病史发现有高代谢症状 ,进一…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甲状腺素与低钾血症影响,可引起心电图的多种变化,本文观察15例甲亢并低钾周期性麻痹的心电图变,并作分析于下。 15例甲亢诊断明确,测血清钙正常,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肾小管性酸中毒等引起的低钾血症。在病人麻痹时测血钾同做心电图。血钾浓度为3.2~3.5mmol/L4例,1.7~3.2mmol/L11例。T_3 3.3~3.6μg/L,T_4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低钾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以低钾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甲亢性低钾麻痹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症状与甲亢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积极补钾并及时治疗甲亢能获得良好疗效。结论:低钾麻痹患者均应查甲功,及时诊断甲亢并积极治疗才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20.
林涛  丁玲  唐铁钰 《华夏医学》2005,18(3):357-358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的可能发病机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5例TP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结果: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性肌无力表现,血清钾均低于正常,予补钾、抗甲亢治疗,获满意效果。结论:TPP的发病可能与甲状腺素、交感神经兴奋、RAAS激活及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与雄激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表现与周期性麻痹极其相似,易误诊;治疗上主张持续补钾、补充硫酸镁、积极抗甲亢,其中抗甲亢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