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彪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337-1338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CT后处理方法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CT表现行平扫、增强及三维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可见肿块,14例密度不均,12例肿瘤内钙化,12例形态不规则,6例肿块边缘模糊不清,4例瘤内呈瘤结节,2例瘤周呈强化残圈,21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8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后处理技术对甲状腺癌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CT后处理方法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CT表现行平扫、增强及三维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可见肿块,14例密度不均,12例肿瘤内钙化,12例形态不规则,6例肿块边缘模糊不清,4例瘤内呈瘤结节,2例瘤周呈强化残圈,21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8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后处理技术对甲状腺癌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患者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甲状腺癌中38例表现为低密度区,35例肿瘤密度不均、边界不清,23例肿瘤内出现钙化;其中20例呈细颗粒钙化;增强扫描40例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其中10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结节,5例出现“强化残圈”征。向周围组织器官浸润19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8例,其中6例出现钙化。结论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评价甲状腺癌向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MRI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或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病例50例,术前行MRI检查并作定性诊断,结合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MRI表现及主要特点。结果 43例病例MRI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证实38例,阳性率88.3%;其中37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8例信号不均匀,病理上显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33例肿瘤边缘模糊,其中26例出现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病理发现肿瘤已侵犯并突破假包膜;12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3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是甲状腺癌的MRI特点,而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甲状腺癌MRI的特征性表现;MRI检查能发现一些小肿瘤,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和分析侵犯周围邻近器官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对42例侵犯周围邻近器官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除8例未分化癌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死亡,其余34例仍生存.结论 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预后明显较好,当肿瘤向周围发展,侵犯邻近器官,手术仍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腹膜后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在华西医院进修时遇到的病人15例及经我院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间质瘤患者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其临床与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位于下腹部的有5例,位于上中腹部的有8例,全腹都存在的有4例。其中肿瘤呈现出分叶状的有6例,呈现为圆形的有11例。其中肿块直径大小约为4~20cm,平均为(11.21±2.32)cm;有3例肿块内出现钙化的患者通过MSCT检测后,诊断为腹膜后间隙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其直径均小于5cm,通过增强扫描后出现均匀强化后的有2例,经过MSCT检测后,诊断为腹膜后间隙平滑肌瘤;诊断为腹膜后间隙间质瘤的有12例,腹膜后间隙平滑肌肉瘤有5例。结论 MSCT是对腹膜后间质瘤最有效的检测方式,可以有效的将肿瘤形态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形态、结构充分显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癌胆囊周围结构侵犯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3例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等,总结分析MSCT、MRI检查中胆囊癌对邻近结构侵犯情况、图像特征。结果腔内结节型26例,病变基底部增厚,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型31例,呈局限性厚壁型6例;厚壁型胆囊壁厚平均壁厚1.10cm,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其中54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侵犯邻近肝实质,MRI及MSCT图像中,胆囊肿块与邻近受侵的肝实质分界模糊、伴肝实质异常强化。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观察、测量侵犯的深度比较,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窦受侵CT、MRI三维断面图像表现:(1)胃窦受压变形,胃窦浆膜面模糊,脂肪间隙消失;胃窦壁增厚伴强化异常。胆囊内合并胆结石呈结节状高密度影或结节状低信号影;肝内转移瘤密度低,轻度边缘性强化;MRI图像显示,6例患者胆管和肝门淋巴结出现转移压迫,MSCT扫描MPR显示胆道梗阻,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肿瘤侵犯血管7例。行根治性切除手术者36例,占比57.14%;姑息性切除手术者12例,占比19.04%;无法切除改行探查手术5例,占比7.96%。结论 CT和MRI检出均可显示胆囊癌侵犯胆囊周围血管、肝实质等影像学征象,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S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扫描资料。结果甲状腺腺瘤17例,甲状腺癌28例。结论MS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大价值,能判断有无侵犯周围器官,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26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前均行MSCT,并使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技术成像,对照分析影像结果与术中及病理结果。结果 MSCT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解剖关系,CT所见26例中9例呈浸润性生长,包膜不完整;5例肾脏受压变形、移位;3例累及胰腺;3例侵犯十二指肠肠壁;2例累及输尿管;6邻近大血管受侵犯。26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均为单发,直径4cm-18cm。术中所见26例中,7例包膜不完整,9例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5例邻近血管受侵。与手术结果相比,术前MSCT对原发腹膜后肿瘤包膜评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和84%;对肿瘤邻近器官侵犯评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69%;对邻近血管受侵评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90%。26例病理结果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5例,恶性肿瘤11例,MSCT对肿瘤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为74%。结论术中所见的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的解剖关系与CT表现基本相符;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应良好,MSCT有利于腹膜后肿瘤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及术中导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增强.结果 16例均为胸腔内单发肿块,大小不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直径2.3~19.0cm,12例较大肿块密度不均匀,多数内见囊变及坏死,4例内见钙化,4例小肿块密度均匀,平扫CT值21~37HU,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持续强化,CT值43~85HU,8例呈“地图样”强化,7例肿瘤内见血管影.7例位于右侧,9例位于左侧,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后处理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SFTP的MSCT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变的大小、范围、部位、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但最终需病理学确诊.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并评价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结果 复发灶位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内13例,已切除的甲状腺处12例,已清扫的淋巴结处复发5例:其中复发合并颈淋巴结转移11例。3O例复发灶密度均低于甲状腺固有的密度,复发灶易累及周边结构:胸廓入口14例,喉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声带、杓会厌皱襞)8例,颈总动脉16例,气管19例和食管13例。结论 CT能够诊断甲状腺癌术后有无复发;明确复发灶部位、大小、范围、形态、密度、累及器官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隙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肿瘤的大小、肜态不规则,密度为不均匀的低密度。边缘不清晰者31例(88.5%),肿瘤内见沙砾状、斑点状钙化者10例(28.6%).见囊变区者15例(42.9%).其囊壁厚薄不均,有壁结节形成。18例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病变呈浸润性生长10例(28.6%).气管受侵犯3例,食管受侵犯1例,咽喉受侵犯1例,颈部肌肉、血管鞘和皮肤受侵犯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6例(45.7%),其中单侧转移12例,双侧转移4例。结论:甲状腺癌的CT特征性表现对于甲状腺癌术前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正常甲状腺、32例甲状腺癌、69例良性病变(甲状腺瘤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行MSCT灌注成像,用CT perfusion2软件分析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的BF、BV、MTT和PS分别为(549.61±187.91)mL·100g^-1·min^-1、(9.34±3.41)mL/100g、(2.65±0.97)s、(36.07±25.11)mL·100g^-1·min^-1;甲状腺癌组分别为(326.81±139.14)mL·100g^-1·min^-1、(7。95±5.65)mL/100g、(3.90±2.60)S、(54.06±22.95)mL·100g^-1·min^-1;良性病变组分别为(330.53±144.02)mL·100g^-1·min^-1、(8.14±5.33)mL/100g、(3.87±2.56)S、(41.84±24.54)mL·100g^-1·min^-1。3组间比较,BF、PS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性(P=0.001,0.018),BV、MTT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86,0.093)。各组BF值两两比较。正常组与良恶性组BF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良恶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1.000)。PS值恶性组与正常组、良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20),正常组与良性组差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41)。结论MSCT灌注成像中灌注参数PS值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判断有一常价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图像及相关生物学行为。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肾细胞癌患者84例,患者均采取MSCT检查,并行手术治疗,在术中取肾细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患者肾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Ki-6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情况,并观察患者MSCT征象(瘤体大小、强化程度、有无坏死、液化、囊变,肿瘤边界清楚与否、有无血管受侵、有无邻近脏器侵犯或远处转移),分析肾细胞癌MSCT征象和Ki-67、HIF-1α表达情况相关性。结果本组术前应用MSCT扫描对肾细胞癌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率均为100%;Ki-67、HIF-1α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5);MSCT征象表现为瘤体大小>5cm、强化程度≥20HU、存在坏死、液化、囊变、肿瘤边界不清楚、有血管受侵、产生邻近脏器侵犯或远处转移者Ki-67、HIF-1α表达均高于瘤体大小≤5cm、强化程度<20HU、无坏死、液化、囊变、肿瘤边界清楚、无血管受侵、未产生邻近脏器侵犯或远处转移者(P均<0.05)。结论应用MSCT扫描可对肾细胞癌施行准确术前诊断,且肾细胞癌患者MSCT征象和Ki-67、HIF-1α表达有着密切相关性,能间接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为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肝脏神经内分泌癌MSCT及MRI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  赵毅  蒋黎  李辉 《海南医学》2012,23(3):83-8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MS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8例肿瘤中,多发2例,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病变,其余6例均为单发.MSCT检查7例患者中病灶平扫呈边界清楚低密度,4例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多呈厚壁及边缘斑块状强化,静脉期病变实性成分持续强化,在厚壁外可见完整的纤维包膜,病灶中心呈低密度液化坏死区,1例行MRI检查,表现与3例CT基本一致.结论 MSCT及MRI基本能反应肝脏类癌的影像特点,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行CDUS及MSCT的检查,并与其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CDUS及MSCT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9.39%和75.51%,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0.05);两者并用诊断的符合率为91.84%,分别与其中单独一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对甲状腺癌定性诊断正确率高于CDUS。CDUS对甲状腺癌病灶的检出率高于MSCT。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胰腺癌病人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运用MS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况;对其中12例行手术的胰腺癌胰周主要血管受侵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22例胰腺癌中,周围血管受侵19例,胃十二指肠肠壁受侵4例,淋巴结转移6例,肝脾转移11例;CT评估主要血管受侵准确性为88.9%.结论:MS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准确诊断胰腺癌,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经TACE术后复发16层螺旋CT表现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细胞癌(HC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6例肝癌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均采用小剂量团注自动追踪扫描.采用300mgl/ml和370mgl/ml非离子型对比剂,比较病灶和血管成像效果.应用三维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或多平面重组(MPR)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技术显示胰腺癌侵犯胰腺内和胰周主要管道结构的价值。方法收集胰腺癌侵犯胰腺内和胰周主要管道结构患者37例,对MSCT双期扫描图像行CPR,着重观察胰周主要动脉、静脉、胆管和胰管的形态变化及其与癌灶的关系。结果(1)侵犯胰周动脉28例,受累动脉包括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动脉受累征象包括:癌灶与动脉之间脂肪间隙消失且包绕动脉大于180度,动脉狭窄或变形,脾梗塞。(2)侵犯胰周静脉31例,受累静脉包括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静脉受累征象包括:癌灶包埋静脉,静脉狭窄或变形;静脉节段不显示;静脉内癌栓;特征性的侧支循环形成;脾大。(3)侵犯胆管或胰管18例,表现为胆管、胰管突然中断;胆管、胰管狭窄;癌灶近端胆管、胰管扩张。CPR图像能清晰显示胰腺肿块与受侵管道关系的全貌。结论胰腺癌侵犯胰腺内和胰周主要管道结构可出现相应的MSCT征象。CPR技术对胰腺癌的定性诊断和评价相应管道结构受侵情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