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蛇床子素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碱用量(A)、浸泡时间(B)、超声时间(C)和碱浓度(D)4个影响因素,以蛇床子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并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蛇床子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30倍量2%NaOH,浸泡时间1.5h,超声时间10min。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3.
4.
蛇床子及其主要成分蛇床子素的抗过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蛇床子70%乙醇提取物及其中的2个香豆素衍生物蛇床子素、异茴香素均对化合物48/80诱导皮肤瘙痒有抑制作用,而不影响动物自发活动。本次采用鼠过敏模型研究蛇床子提取物(CM-ext)及其主要成分蛇床子素对与瘙痒相关的过敏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产地蛇床子的成分分析与比较。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柱温为22℃,流速0.8mL/m in,检测波长为322nm。结果:蛇床子素在0.14~1.43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7%(n=6)。不同产地的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的含量在1.67%~2.88%之间,以河北产的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最高。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回收率及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蛇床子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建立复方蛇床子胶囊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新产品提供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振荡15min提取。色谱柱:Shimpack CLC-ODS(150mm×4.6mm,5μm)),保护柱:自填国产YWGC18H37(20mm×4.6mm,10μm),流动相:甲醇-水-四氢呋南(70:40:5),检测波长317nm,柱温35℃。结果:方法回收率为98.52%(n=6),精密度为RSD=1.44%(n=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可以方便地测定复方蛇床子胶囊中的蛇床子素,可以用于复方蛇床子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蛇床子素的药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相关研究报道,综述蛇床子素单体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结果:蛇床子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结论:蛇床子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更有效地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复方蛇床子洗剂中蛇床子素的RP-HPLC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复方蛇床子洗剂中蛇床子素定量分析的RP-HPLC方法.方法选择醋酸甲地孕酮为定量内标物,采用Hypersu-ODS 2(200 mm×4.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1/L磷酸二氢钠-乙腈(5248),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蛇床子素和内标在12 min之内实现理想分离.在0.123 8~2.970μg/mL范围内,蛇床子素与内标峰面积比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0.90)%,RSD为0.9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蛇床子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的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将蛇床子有效部位制成饱和生理盐水溶液,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考察了土荆芥油、薄荷醇和月桂氮-酮(Azone)3种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经离体鼠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应用土荆芥油、薄荷醇和Azone为渗透促进剂,药物的稳态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提高,增渗倍数分别为3.09,3.41及4.38;药物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提高为1.10,2.18及6.30倍,但表观分配系数却分别降低为0.309,0.341及0.438倍。结论3种渗透促进剂的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变角质层的通透性,减低了药物经皮肤渗透的阻力,提高了药物在皮肤角质层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给SD大鼠ip阿霉素(ADR)的方法复制ADR心脏毒性模型。采用颈总动脉插管的方法,用十六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酶促反应定磷比色法测定心肌肌浆网(SR)Ca^2+-ATP酶的活性。结果蛇床子素对ADR引起的心脏毒性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能显著升高心肌SRCa^2+-ATP酶的活性。结论蛇床子素对ADR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R膜Ca^2+-ATP酶、促进Ca^2+储备、降低胞浆中Ca^2+浓度、阻止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硅胶吸附法制备红花总黄色素抗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硅胶吸附法制得的红花总黄色素 (简称SY1)抗凝血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聚集作用 ;观察家兔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与血浆复钙时间 (RT) ;以小鼠尾尖出血时间试验观察SY1灌胃对出血时间的影响 ,并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SY1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 ,延长家兔血浆PT与RT的作用均呈现体外浓度依赖性 ;小鼠灌胃SY1延长尾尖出血时间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小鼠腹腔注射LD50 =(7.5 4± 0 .2 4 ) g·kg-1。结论 SY1具抗血栓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为其重要机制 ,SY1为红花抗血栓形成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一小时胶囊中异欧前胡素和蛇床子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感冒一小时胶囊中羌活、独活的指标成分异欧前胡素、蛇床子素同时测定。方法 :采用Hypersil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水(425∶575) ,检测波长 320nm。结果 :线性范围异欧前胡素 0~03975 μg,蛇床子素 0~03825μg ,相关系数异欧前胡素 0.9999,蛇床子素 0.9997,平均回收率异欧前胡素98.1% ,蛇床子素 99.8%。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靠 ,适用于制剂及药材中异欧前胡素和蛇床子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工艺,建立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分离纯化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方法。方法以总萃取物得率和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量为指标,选取温度、压力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按L9(34)正交设计优选蛇床子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萃取物经甲醇超声溶解后,采用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21.2 mm,7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柱温为25℃,体积流量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进样量为5 mL,收集蛇床子素馏份,经真空冷冻干燥得蛇床子素单体。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温度50℃,压力25 MPa,提取3次(每次1 h),PHPLC法制备的蛇床子素用面积归一化法与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为98.8%,1H-NMR鉴定结构,与文献数据一致。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行,PHPLC法制备高纯度蛇床子素,简便快捷,并适于大规模制备蛇床子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工艺,考察工艺参数改变后对蛇床子素量的影响规律。方法保持分离压力为5MPa,萃取时间为80min和CO2流速为18L/h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的方法,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分离温度这5个条件进行优选,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0℃;分离压力5MPa,分离温度45℃;分离温度46℃,此条件下蛇床子素的量可达21.08%。结论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的有效成分蛇床子素,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可为以后进行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下珠有效部位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叶下珠含corilagin(1-酰-3.6-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葡萄糖)有效部位的水溶性部分(简称PUW)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Kowalski、黄正良及顾月芳等方法观察PUW iv对家兔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uglobulin lysis time ,ELT)、全血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 panial thromboplastin time,KPTT)及犬鼠昆犬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PUW iv明显缩短ELT,在体内外均延长KPTT。对PT无明显影响;PUW对家兔全血凝血时间亦无影响,PUW虽延长大鼠尾尖出血时间,但与尿激酶或阿司匹林比较,PUW组的出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PUW缩短ELT和延长KPTT是其具有明显的纤溶作用的原因之一;作为一种有苗头的抗栓药,PUW有引起出血的倾向,但不会造成严重的出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后的结果差异,以确定最佳的测定条件。方法采集29例血标本,即刻分离血浆,每例标本分成2份,分别置室温及4℃放置2,4,8,12,24 h测定PT和APTT,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结果室温及4℃放置2,4,8,12,24 h后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PT及APTT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PT与APTT的测定结果均延长。结论PT与APTT在4℃、20℃条件下适宜保存的时间分别为4 h和2 h。建议PT与APTT测定应在采血后2 h内完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