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一根或数根腱索断裂后发生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人们很大的注意。但过去,较多认为风湿性心瓣膜炎是导致二尖瓣回流的主要原因。近代的研究证实,将近一半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由于二尖瓣脱垂、心肌缺血或梗塞、心内膜炎、先天性瓣叶异常、乳头肌断裂或功能不全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矫治经验。方法 回顾近12年我院收治75例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其中男31例,女44例,年龄1.5-12岁,平均7.1岁。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8例,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6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7例,中度47例,重度21例。二尖瓣脱垂24例,瓣叶裂38例,瓣叶发育不良2例,单纯二尖瓣环扩大11例。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行腱索缩短13例(含多根腱索缩短4例),乳头肌缩短1例,腱索移植3例,瓣叶修复41例,瓣环成形25例,二尖瓣置换2例。同时矫正合并心血管畸形。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完全矫正二尖瓣关闭不全54例(71.2%),残留少量反流17例(23.3%),中度反流4例(5.5%)。术后随访1.5-13年(平均7.8年),1例术后4.5年因急性左心衰再次行人工瓣置换术,1例合并严重肺动脉高血压术后5年死于右心衰竭,1例人工瓣置换术后失访。其余患发育良好,心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因瓣膜粘液退行性改变和脱垂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修复手术已广泛开展,修复术后瓣膜远期效果良好,并可减少心内膜炎和血栓栓塞的发生。但是在各组报道中却都有一定的失败率。本文报道3例行二尖瓣修复,包括腱索缩短术的患者,术后出现腱索断裂,并引起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需再行二尖瓣置换术。这3例患者第一次手术前均为二尖瓣重度返流并引起充血性心衰,造影检查未发现冠心病。术前二尖瓣病变情况基本相同,为腱索冗长,双瓣叶脱垂,后瓣叶有多个裂孔及瓣环明显扩大。每个患者都作了后瓣叶小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在21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心脏外科手术中发现的33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其原因为腱索或乳头肌断裂或拉长。全部病例均无瓣叶或瓣环的原发性疾病。患者以往无任何风湿性心脏炎的证据。31例为腱索病变,2例为乳头肌断裂。33例中的19例(58%)并无肯定的诱发因素(平均年龄59岁)。有人提出此组腱索的断裂或拉长的原因可能是腱索和或乳头肌的退行性变或缺血性改变。6例(19%)有陈旧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缘对缘"技术矫治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经验及近中期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7年10月利用"缘对缘"技术对5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瓣膜退行性病变39例;先天性二尖瓣病变14例;缺血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术前超声显示二尖瓣反流量:中度11例,中到重度21例,重度26例。结果:术中及术后早期无死亡,术后一周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减小。随访11个月至7年,超声心动图监测反流:无或微量20例,轻度19例,轻到中度9例,中度3例,重度2例,3例死亡,2例术后行二尖瓣置换术。结论:"缘对缘"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非风湿性二尖瓣瓣膜下关闭不全综合征是指由于腱索或乳头肌畸形、断裂或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瓣叶或瓣环无原发性病变。这类患者占作者一组进行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212例的16%。本文介绍了这33例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动力学等方面的表现。分类:(1)腱索异常;31例,分为4组。有心肌梗塞史:6例,平均61岁,其中3例示二尖瓣前叶(亦称二尖瓣的“主动脉瓣叶”)腱索伸长,2例示该腱索断裂,1例示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有心内膜炎史:3例,均为女性,平均31岁,均示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P)对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非风湿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患者23例接受手术治疗,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6~71(49.4±5.7)岁.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中,其中先天性5例,退行性改变12例,缺血性改变4例,感染性病变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均为大量返流,术前患者心功能Ⅲ级19例,Ⅳ级4例.瓣环成形13例,腱索短缩3例,裂修补1例,腱索转移1例,后瓣环成形 裂修补4例,部分瓣膜切除 裂修补1例.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3例.结果 早期死亡率4.3%(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示无或少量二尖瓣反流13例,少量到中量反流8例,大量反流1例.随访6~60个月(平均27个月),出院后2例患者死亡,再次手术1例.存活20例,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应用二尖瓣膜成形术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可行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外科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二尖瓣修补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效果。方法:1997-06至2007-06,本组为301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了二尖瓣成形手术,其中162人为男性,139人为女性,117人为中度关闭不全,184人为重度关闭不全。平均年龄为(53.2±16.4)岁(15~72岁)。术前NYHA心功能Ⅱ级55例,Ⅲ级187例,Ⅳ级59例。99例前瓣脱垂(腱索断裂64例,腱索延长35例),后瓣脱垂139例(腱索断裂88例,腱索延长51例),前、后瓣都脱垂63例。患者中7例合并冠心病,1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手术均使用可膨胀聚四氟乙烯缝线替换腱索(4CVGore-Tex缝线)。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环扩张,都常规使用二尖瓣瓣环成形环施行瓣环成形。所有手术都在全麻、中度低温(28℃~31℃)及体外循环下进行。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6.2±12.3)min。结果:1例术后早期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因重度二尖瓣反流导致溶血而施行了机械瓣置换。除死亡和换瓣者以外,所有患者术后都予以随访(2个月~10年)。除1例外,其余的患者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多技术综合运用治疗复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1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且均存在2个以上反流点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5~73 岁.病因分别为二尖瓣腱索断裂5例,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6例,先心病继发房缺1例,冠心病伴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例.二尖瓣反流程度中度4例、重度9例.术中联合应用二孔化成形、后瓣矩形切除、腱索转移、腱索缩短、人工腱索置入、人工瓣环置入等技术修补二尖瓣使其恢复功能.结果 本组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1周心脏彩超复查示二尖瓣无任何反流或微量反流8例,轻度返流5例,随访的患者中1例术后9个月二尖瓣由微量反流增加至中度反流,并患急性重症肝炎死亡.其余患者随访情况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合理综合应用二孔化成形、人工腱索等多种技术治疗复杂多区域二尖瓣反流,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在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技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5年1月,经右胸微创切口应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8例,术中在脱垂瓣叶对应的乳头肌上将不带垫片的ePTFE缝线作“U”型缝合,两头的针线则均在距缘3~5mm处缝合于脱垂瓣叶的游离缘,先将每根线在脱垂的瓣缘缝两针,在置入“C”型二尖瓣成形环后,通过左心室的反复注水试验,调整人工腱索的长度至最佳位置,直至完全纠正瓣叶脱垂和二尖瓣反流,最后每根针线再在瓣缘缝一针,打结固定。术中常规应用经食道超声(TEE)评价成形效果。 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2.1 ± 0.7根ePTFE人工腱索(1~3根)。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约85.7 ± 9.5 min(72~123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约61.9 ± 9.3 min(48~95 min)。二尖瓣成形术后,术中TEE显示二尖瓣无反流或微量反流47例,轻度反流11例。出院时,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无反流或微量反流41例,轻度反流15例,轻中度反流2例。术后随访6~73个月(平均29.4 ± 18.9个月),无远期死亡;无反流或微量反流36例,轻度反流18例,中度反流2例,重度反流2例。术后1年、3年、5年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免除率为96.6 ± 2.4%、93.9 ± 3.5%、90.1 ± 5.0%。 结论 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操作简单易行,人工腱索的调整、固定方便,早、中期效果满意。术中根据二尖瓣的病变情况选用个体化的成形方法,适当的腱索数量、准确的腱索缝合部位及适宜的腱索长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