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癌已有30多年历史,具有一定疗效,但孕激素类药物的作用环节尚不明确。本研究用己酸孕酮治疗14例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患者,观察用药前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激素比值(LH/FSH),均比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P<0.01)。提示:孕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其中作用于垂体部位,选择性的影响LH分泌和LH/FSH是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临床应用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LHRH-A)200μg,每日肌内注射,连续3个月为1疗程,治疗轻、中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共20例。结果:用药结束时,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均受抑制,分别为4.8±2.9IU/L(P>0.05)、4.0±3.5IU/(P<0.05)、160.3±110.7pmol/L(P<0.001)。临床上体征改善,痛经消失,副反应轻,易为病人接受。20例用药前后骨钙素(osteocalcin)与尿钙、磷测定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腰椎2~4骨密度,用药3个月下降2%,停药3个月下降1%,尚属正常范围(P>0.05);单光子吸收法(SPA)测量桡、尺骨骨密度也未见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应用ABC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IAS),定量分析39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1i-67)的含量;对其中22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雌二醇(E_2)、孕酮(P)、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含量;以及对其中8例应用立体学方法进行细胞核体定量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组的ER、PR、Ki-67显著高于同一子宫正常肌层的含量(P<0.01);子宫肌瘤的细胞核体数密度和体密度也显著高于同一子宫正常肌层的对应值(P<0.05,P<0.01);子宫肌瘤的ER、PR与血浆的E_2、P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而与LH、FSH含量呈负相关(P<0.05);Ki-67与P呈正相关(P<0.05);子宫肌瘤的ER与其细胞核体数密度呈正相关(P<0.05)。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LH、FSH及其受体含量有关,孕激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产雌二醇控释贴片治疗卵巢功能低落1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盲法观察国产雌二醇控释贴片治疗卵巢功能低落104例(用药组),采用空白贴片治疗卵巢功能低落72例(对照组),并结合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测定,阴道壁脱落细胞成熟指数(MI)和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综合评价药效。结果表明:用药组贴片对卵巢功能低落所致的潮热、出汗、阴道干涩、头晕、情绪波动及失眠等6项主要临床表现,有显著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7.9%、97.5%、93.7%、77.0%、76.2%及75.0%,且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递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对LH、FSH释放的抑制作用,在用药的第10天即已出现。在整个用药期间,MI升高,血清E_2水平轻度升高,浓度平稳。部分患者行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的由于雌激素作用引起的内膜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放免法测定了40例拟诊为由内分泌病因所致的重要性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卵泡期和黄体期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同时用生化法测定了相应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胞浆及胞核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通过和对照组比较,发现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病人黄体期和卵泡期的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主P<0.05),其余各项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用放免法测定了40例拟诊为由内分泌病因所致的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卵泡期和黄体期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同时用生化法测定了相应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胞浆及胞核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通过和对照组比较,发现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病人黄体期和卵泡期的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和P<0.05),其余各项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其子宫内膜增生期的胞浆雌激素受体(ER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胞浆孕激素受体(PRc)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期子宫内膜组织的胞核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在两组间无差异。表明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和子宫内膜组织的受体含量减低是导致该组病人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月经周期规律的15例育龄妇女20个月经周期宫颈粘液及血清葡萄糖、果糖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血清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和孕酮(P)放免测定;阴道B超、宫颈粘液Insler评分;尿LH酶联免疫测定和基础体温(BBT)测定,综合评价预测和确定排卵日。20个周期均为有排卵周期。结果: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均表现为卵泡期稍高,排卵前最低,排卵后逐渐升高,黄体中期达高峰;卵泡期果糖水平与E2呈负相关(r=-0.73,P<0.01);黄体期葡萄糖、果糖水平均与P呈正相关(r=0.99,P<0.01;r=0.98,P<0.01);血葡萄糖、果糖水平无周期性变化且与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3,P>0.05)。结论: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可能与雌孕激素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促性腺激素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人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方法和细胞核分裂相计数,检测与FSH、LH(最终浓度分别为2U/L、2.5U/L,各3份样本)共同培育48小时后的人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结果:FSH可促进癌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增加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与FSH与LH共同培育后癌细胞分裂相增加(分别增加35%及16%)。结论:FSH、LH可促进卵巢上皮性癌AO细胞的增殖,其中以FSH作用较强。在卵巢上皮性癌发展过程中,促性腺激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长激素(GH)和泌乳素(PRL)异常分泌的机理。方法:对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3的15例患者(I型组)、LH/FSH<3的15例患者(Ⅱ型组)以及20例月经周期正常妇女(对照组),行左旋多巴(L-DA,500mg)兴奋下丘脑-垂体轴功能试验,观察3组GH和PRL的浓度变化。结果:在基础状态下,Ⅰ、Ⅱ型组的GH较低(P<0.01)、PRL较高(I型组,P<0.05);L-DA兴奋试验后,Ⅰ、Ⅱ型组GH的升高程度和PRL的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PCOS的GH和PRL异常分泌可能与其中枢DA活性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体功能不全与生殖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22例有排卵不孕妇女于B超监测排卵的同时,在卵泡中期、围排卵期和黄体中期测血清LH、FSH、PRL、E2、P、T;排卵后第10 ̄14天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按子宫内膜发育落后于月经周期〉2天判断为黄体功能不全(LPD)。比较LPD组(n=12)和正常组(n=10)生殖激素值与卵泡直径的差异。结果:FSH和卵泡期LH、E2在两组间无差异,黄体期LH、E2、P水平,LPD组低于正常组(P〈0.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DNA含量及细胞周期时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DNA含量及细胞周期时相在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00例子宫内膜癌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DNA含量及细胞周期时相的测定。结果:子宫内膜癌的DNA异倍体率为71.0%。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及Ⅲ、Ⅳ期的患者,其DNA异倍体率均分别高于高分化、无肌层浸润及Ⅰ期患者(P均<0.05)。S期细胞比率(SPF)在低分化(Ⅲ级)、深肌层浸润及Ⅲ、Ⅳ期癌组织中含量也分别高于Ⅰ级、肌层浸润<1/2及Ⅰ期患者的含量(P<0.01,<0.05)。DNA异倍体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5.9%,显著低于二倍体患者的87.6%(P<0.01)。子宫内膜癌死亡患者的SPF平均值为17%。SPF>17%者的5年生存率为50.4%,显著低于SPF<17%者的79.1%(P<0.01)。SPF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DNA异倍体及高的SPF值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DNA倍体及SPF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应用长效GnRH-a(decapeptyl,Fering)及促性腺激素(Gn)治疗26例顽固性PCOS患者(Decapeptyl组),并与其中前次常规IVF-ET方案治疗的19例(非Decapeptyl组)进行比较。结果:(1)Decapeptyl组受精率和妊娠率分别为76.2%和38.5%,明显高于非Decapeptyl组(P<0.05)。(2)Decapeptyl组用药2周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面积明显缩小,用药第4周时,达最小值。(3)Decapeptyl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睾酮、雌二醇在用药1周后开始下降,至用药第4周达早卵泡期水平。结论:对在应用常规IVF-ET周期或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过早LH峰,以及使用外源性Gn6个周期无受孕的PCOS患者,长效GnRH-a联合Gn超排卵,是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随机将虱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3~6个月,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25mg/d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及其肌瘤大小,用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子宫肌瘤于服药3~4个月后60.0%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3的15例患者(Ⅰ型组)、LH/FSH<3的15例患者(Ⅱ型组)以及2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进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100μg)兴奋垂体-卵巢轴功能试验,观察3组RAS中血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的变化。结果:基础状态下,整个患者组的睾酮(T)与ATⅡ呈显著性相关(P<0.05);LRH兴奋试验后LH、PRA、ATⅡ和ALD的反应浓度是Ⅰ型组>Ⅱ型组>对照组,且患者组的LH和ATⅡ的峰值浓度呈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PCOS有RAS功能亢进现象,尤其是Ⅰ型组患者;RAS参与PCOS的雄激素过多和生殖功能障碍,并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对24例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腺上皮和20例对照病例的子宫内膜激素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研究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病病灶内的腺上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受体(LH-R)和垂体泌乳素受体(PRL-R)的表达,结果:子宫腺肌病病灶内的腺上皮LH-R,PRL-R,PR和AR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多囊诳巢综合征的黄体生成激素及胰岛素升高与神经肽的关系,我们检测了LH/卵泡刺激素≥3的PCOS患者(1型组)30例,LH/FSH<3的PCOS患者25例,及正常妇女15例葡萄糖耐量试验前后外周血中INS、生长抑素、β-内啡吠和强啡吠A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卵泡期生殖激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置放宫内节育器(IUD)共84例。其中置放金属单环21例,置硅—CuV型环24例,置含药(消炎痛)活性单粗165环39例,于卵泡期测定其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并与同期同等条件而未放器21例作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置放IUD三组的妇女同正常未放器妇女其生殖激素FSH、LH、PRL、E2、P测定值均在卵泡期正常值范围。提示:IUD对性生殖轴功能影响不明显。但三组放器妇女其生殖激素FSH、PR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而孕酮(P)显著降低P<0.001。提示:IUD与激素含量的变化有关,而卵泡期基础激素水平最终对黄体功能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尿促黄体生成激素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1年6月1日至1992年7月30日,因输卵管因素造成不孕而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共150个周期。经用克罗米酚及促性腺激系促超排卵,其中41个周期(27.33%)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前,尿中出现促黄体生成激素(LH)峰(LH>40IU/L),16个周期(10.67%)表现为LH升高(LH=40IU/L),93个周期(62.00%)无LH峰(LH<40IU/L)。  相似文献   

19.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于早卵泡期给予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每日400μg,分两次皮下注射,共6~10个月。结果:用药6天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对LHRH-A失去反应,2周后排卵或(和)黄体功能受抑制,1个月后雌二醇低于卵泡早期水平。子宫内膜萎缩。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腹腔镜检查所见明显改善。副作用主要是潮热等雌激素水平低下的表现。停药后34~72天月经恢复,13例不孕者8例妊娠。追踪半年至5年,症状或体征重现率37%。提示:长期大量应用LHRH-A,可抑制卵巢功能,但作用是暂时性、可复性的;副作用小,无肝脏损害及男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1 垂体性闭经时正确的血内分泌检查结果是 :A E2 ↑ ,FSH↑ ,LH↑ B E2 ↓ ,FSH↑ ,LH↑C E2 ↓ ,FSH↓ ,LH↓D E2 正常 ,FSH正常或偏低 ,LH偏高E E2 ↓ ,FSH↑ ,LH正常或偏高2 下丘脑性闭经时功能试验的结果正确的是 :A 孕激素试验 (- ) ,雌激素试验 (- ) ,促性腺激素试验 ( ) ,垂体兴奋试验 ( )B 孕激素试验 (- ) ,雌激素试验 ( ) ,促性腺激素试验 (- ) ,垂体兴奋试验 ( )C 孕激素试验 (- ) ,雌激素试验 ( ) ,促性腺激素试验 ( ) ,垂体兴奋试验 (- )D 孕激素试验 (- ) ,雌激素试验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