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RPHA、ELISA、SPRLA三种方法检测128例乙肝患者唾液与尿标本。唾液HLAG最高检出率36.36%,尿为0。用PCR法检测66例乙肝患者尿液标本,HBVDNA检出率30.3%,证明血、尿均具有传染性。对124例血e抗原阳性者、单项抗-HBe阳性者及单项抗-HBC阳性者的血标本,用PCR检测HEVDNA,检出率分别为92.3%、28.57%、53.85%,证明血e抗原阳性者体内几乎全部有完整乙肝病毒。并用PCR法对62例用抗乙肝免疫核糖酸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乙肝患者传染性的强弱、病情的轻重判断提供依据,现将126例HBsAg阳性者再用ELISA法进行乙肝标志物进一步检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 H B V) 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 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标志物( H B V M) 以及 H B V 脱氧核糖核酸( H B V D N A) ,并对比分析。结果:孕妇 H B V 阳性与相应的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M 阳性率以及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呈高度的一致性( P > 005) 。52 例 H B V M 阳性的孕妇中,脐血和初乳中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均以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乙肝e 抗原( H Be Ag) 及乙肝核心抗体( Anti H Bc)3 项阳性者最高(8571 % 和9286 % ) , H Bs Ag 、 H Be Ag 双项阳性者次之(80 % ) , H Bs Ag 单项阳性者最低(20 % ) 。结论: H B V 宫内传播以及初乳排毒率与母亲的 H Bs Ag 和 H Be Ag 状态密切相关。直接检测初乳中 H B V D N A 为指导哺乳的最可靠方法。血中 H Bs Ag 、 H Be Ag 和 Anti H Bc3 项阳性以及 H Bs  相似文献   

4.
对136例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甲肝)患者进行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乙肝)标记物(HBVM)检测。检出HBVM阳性者24例(17.65%),其中抗-HBc阳性21例(15.4%),抗-HBs阳性8例(5.88%),HBsAg阳性8例(5.88%),抗-HBe阳性6例(4.41%),HBcAg和HBeAg阳性的各一例(0.74%)。动态观察恢复期HBVM阴转8例(33.33%);2例HBsAg阴转病例中,一例产生抗-HBs。病毒复制指标:HBeAg和HBcAg各一例阳性均全部阴转,说明在甲肝病毒(HAV)感染时,乙肝病毒(HBV)复制受抑制。此外,不论HBVM阴性或阳性,对肝功能恢复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20例疑似肝炎患者进行了HBV-DNA和HBVM检测,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HBsAg、HBeAg及HBcAb均阳性72例中,HBV-DNA阳性者有69例(95.8%);25例HBeAg阴性、HBeAb阳性9例单纯HB阳性,6例HBsAb一及108例HBVM均阴性中HBV-DNA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2.0%、66.7%、33.3%和25.0%,结果还表明,两各方法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6.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14例传染科门诊病人血清HBV-DNA,并与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HBV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92和JHBs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50例,占54.34%;在28例HBe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26例,占92.86%;在20例HBVM均为阴性的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有6例,占30.00%。证明PCR法检测HBV-DNA较用ELISA法检测抗原一抗体更加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新型定量PCRHBV检测法-AcuGen Amplisenor^TM HBV法对70例慢性乙型与丁型肝炎病例进行血清HBV DNA水平测定,观察乙肝在丁肝病毒重叠感染时是否对HBV DNA复制存在抑制作用。实验结果:乙肝组(34你)及丁肝组(36例)定量PCR测HBV DNA阳性率为88.2%(30/34)和91.7%(33/36)(P〉0.05)。乙肝组HBeAg阳性与抗HBe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8.
对2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阴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石蜡包埋肝组织,应用PCR-EB法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血清学乙肝5项均阴性的及HBsAg阴性但其它4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的胆管细胞性肝癌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9%和45.8%,证实HBsAg血清学阴性者肝组织中仍有HBVDNA存在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0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6.7%和45%,尤其在急性乙肝(AH)或抗HBe阳性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中,HBV.DNA在PBMC中检出率显著高血清,提示HBV.DNA普遍存在乙肝患者甚至HBsAg转阴的病人PBMC中,可能是肝脏病病变反复活动及病毒重复感染的来源。因此也导致既往有HBV感染史的HBsAg阴性献血员传  相似文献   

10.
161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唾液、尿液标本分别进行了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检测,对照分析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乙肝患者血清、唾液和尿液中HBVDNA的PCR阳性率与HBsAg滴度具有正相关性,反向被动血凝(RPHA)HBsAg滴度在1.8,PCR技术就可检到血清中HBVDNA存在,在1:32以上,HBVDNAB也可在唾液和尿液中检出。尤其是HBeAg阳性者,血清、唾液和尿液HBVDNA阳性率分别达到19  相似文献   

11.
对2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阴性的生胆管细胞肝癌的石蜡包埋肝组织,PCR-EB法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表免疫学标志物(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抗0-HBe、抗-0HBc)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血肖学乙肝5项均阴性的及HBsAg阴性但其它4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的胆和细胞性肝癌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中 ,会出现HBsAg阴性而HBeAg和抗 -HBc阳性的少见模式结果。我们选用了 30份该模式结果患者血清 ,将血清分别作 1∶2、1∶5、1∶10生理盐水稀释后 ,再做HBsAg检测 ,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酶标仪BIO -TEK (美国 ) ;乙肝 5项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选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30例 ,乙肝 5项结果为HBsAg阴性 ,HBeAg和抗 -HBc阳性。将所选用可疑标本用生理盐水作 1∶2、1∶5、1∶10稀释后 ,用ELISA方法再做HBsAg检测。2 结果HB…  相似文献   

13.
用PCR法检测16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Eb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2%、28.6%、93.5%、HBsAg单项阳性者中,检出HBV-DNA阳性78例(孕妇占19.2%),阳性率81.3%。另外,在20例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对照组中发现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5.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 ,HBV在人体肝细胞内持续活跃地复制 ,是导致乙肝慢性化的基本病理基础 ,病情迁延不愈 ,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目前 ,世界上尚无特异治疗方案 ,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及时掌握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我们通过对临床 341例乙肝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 (HB VM)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以及前S1和前S2 抗原 )的联合检测 ,分析并探讨了前S1和前S2 抗原与其它乙肝标志物的关系及其对乙肝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CR与ELISA法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中的差异。方法:用PCR和ELISA法对803例疑似乙肝者做了HBVDNA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在HBsAg(+)的736例中HBVDNA阳性率58.77%。HBeAg(+)的353例中HBDNA阳性率为96.3%。HBeAg(-)的408例中HBVDNA阳性率为23.0%。HBsAg和HBeAg均(-)的25例中HBVDNA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0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6.7%与45%。尤其在急性乙肝(AH)或抗HBe阳生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中,HBV·DNA在PBMC中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提示HBV·DNA普遍存在于乙肝患者甚IHBsAg转阴的病人PBMC中,可能是肝脏病变反复活动及病毒重复感染的来源.因而也导致既往有HBV感染史的HBsAg阴性献血员传播HBV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010例慢生乙肝患者血清、唾液及尿液中HBVDNA结果,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最高,为80%,显著高于唾液于尿液(P值均小于0.01)。HBeAg、抗-HBe组与HBeAg、抗-HBe组比较,前者血清及唾液中HBVDNA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HBeAg、抗-HBe组与其他模式组比较,前者只有血清中HBVDNA阳性显著高于后者,结果提示:HBVDNA阳性率与HBVM存在状态密  相似文献   

18.
采用立可读ELISA法对600例乙肝异常标志物患者血清同时做抗-HBcIgM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抗-HBcIgM阳性检出率与乙肝标志物中的HBsAg和抗-HBc阳性,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HBsAg、抗-HBc和抗-HBc阳性,单项抗-HBc阳性,四种常见模式有密切关系,其检出率分别为13.3%、11.76%。10.O%、6.6%;而其它常见模式均未检出抗-HBcIgM阳性。提示:抗-HBcIgM只能在急性和早期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检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高达 2 0 % [1 ] ,对乙肝病毒感染和传染作出准确的诊断 ,是有效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前提 ,在公共卫生学方面尤其重要。应用PCR技术检测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血清、唾液、尿液中乙肝病毒DNA ,对检出情况进行分析。ASC血清学感染标志物组合模式 ,A型 :HBsAg、An HBe、An HBc均阳性 ;B型 :HBsAg、HBeAg、An HBc均阳性 ;C型 :HBsAg、An HBc均阳性 ;D型 :HBsAg、HBeAg阳性[2 ]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  相似文献   

20.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母乳HBV和CMV在乳源筛选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产妇初乳中HBVDNA和CMVDNA。结果显示:母血HBVM阴性者其初乳全呈PCR阴性;母血HBsAg,HBeAg及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8125%;HBsAg,HBeAb及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4524%;仅HBeAb与HBcAb阳性者其初乳排毒率为2308%。说明产妇体内HBV复制活跃、乳汁排毒率高,传播给婴儿的危险性大。母血CMVIgM阳性者其初乳CMVDNA阳性率为4286%~7000%,传播给婴儿的可能性较大。提示母乳入库条件应为母血HBVM及CMVIgM阴性且HBVDNA与CMVDNA阴性者。PCR是筛选乳源特异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