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针药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α1-AR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在抑郁症病理和治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α1受体mRNA在海马不同区域的表达。结果①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α1-AR的mRNA阳性表达的神经元数目增加,在CA3和DG区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阳性表达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降低,在DG区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②在早期(3天),氟西汀药物组α1-AR的mRNA阳性表达神经元数目出现减少,尤其在DG区明显低于针药组(P<0.05);③在中期(7~14天),α1-AR的mRNA阳性表达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有增强趋势,尤其是针药组14天时CA1明显强于氟西汀治疗(P<0.05);④在多数时间段,针刺组和针药组α1-AR的mRNA阳性表达呈现较为相近的效应。结论抑郁大鼠海马单个神经元α1-AR的活性下降,针刺、氟西汀单独或者合用都可以影响海马α1-AR的mRNA表达,但是各自有不同的效应特点,且存在时效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养和中等强度不可预见应激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根据行为学得分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氟西汀)组、针刺组和模型组四组,观察针药组、针刺、药物(氟西汀)对模型大鼠open-field运动得分及海马CA3区Bcl-2和Bax蛋白含量在治疗7天、14天时的变化。结果:针药合用对实验性抑郁症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针药结合可明显提高海马CA3区Bcl-2/Bax比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与抑郁症密切相关。针药结合可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抗抑郁作用,针刺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是其本身固有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抗抑郁治疗快速起效的海马神经元保护和发生机制。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盐酸氟西汀)和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孤养和长期中等强度未预知应激制备应激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治疗7天时各组大鼠在海马CA1、CA3、DG各区BDNF及TrkB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①抑郁症模型存在海马区BDNF、TrkB表达下降,表现为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上升、目标总面积下降;②治疗第7天,电针组海马神经元的BDNF及受体TrkB平均灰度值下降,且显著低于药物组,尤以CA3区为甚(P<0.01);③治疗第7天,电针组海马神经元的BDNF及受体TrkB阳性神经元总面积均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药物组,以在DG区较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能提高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神经细胞的生存、促进神经元再生;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与BDNF、TrkB表达的迅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和脉冲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元及谷氨酸转运体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作用的生物学机制,并比较两种电针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氟西汀组将盐酸氟西汀按照2mg/kg剂量灌胃给药,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印堂"穴20min,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连续21d。通过旷场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及形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AATs)EAAT 1、EAAT 2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降低(P<0.01);氟西汀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活动度均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缺失,氟西汀、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改善此病理变化。模型组大鼠海马内EAAT 1、EAAT 2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显著提高大鼠海马内EAAT 1、EAAT 2mRNA表达量(P<0.01)。结论:氟西汀、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改善慢性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内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脉冲电针、音乐电针在上调大鼠海马内EAAT 1、EAAT 2mRNA表达方面明显优于氟西汀;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可通过增加海马EAAT 1、EAAT 2mRNA表达,改善谷氨酸再循环,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β-细辛醚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β-细辛醚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β-细辛醚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从应激第2天起分别灌胃给药至实验第21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总面积、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β-细辛醚组能够显著上调大鼠海马区BDNF表达(P〈0.01),但β-细辛醚组上调较氟西汀组明显;β-细辛醚组能够提升BDNF表达的平均光密度(P〈O.01)。结论:β-细辛醚能够明显上调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学影响,并观察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组,氟西汀组(3 mg·kg-1),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每组10只。采用小鼠双侧卵巢切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围绝经期抑郁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每日应激前1 h灌胃给药,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共计21 d。观察小鼠一般体征,行阴道上皮角化实验检测动情周期变化,采用旷场实验(OFT),强迫游泳实验(FST)及体重测试(BWM)观察行为学变化,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海马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ERβ免疫反应阳性区域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阴道上皮角化实验显示,各OVX组小鼠连续7 d内检测未见动情周期变化,证明去势成功;行为学显示,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组小鼠有抑郁样行为,表现为体重增加缓慢,OFT自发活动及探索行为减少,FST行为绝望时间增加(P0.01);尼氏染色显示海马区神经元损伤、萎缩及丢失,尼氏小体数量减少;ELISA法显示脑组织单胺类递质5-HT,NE及DA含量减少(P0.01);IHC法显示海马组织CA3区ERα及ERβ,DG区ERβ免疫蛋白反应阳性区域积分吸光度IA值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治疗后,均可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迅速,OFT自发活动及探索行为增加,FST行为绝望时间减少(P0.01);脑组织5-HT,NE,DA含量增加(P0.01);海马组织CA3区ERα及ERβ,DG区ERβ免疫反应蛋白阳性区域IA值(P0.01)增加;各剂量组间比较,以中剂量较为明显(P0.05)。结论:补充植物雌激素白藜芦醇可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抑制海马神经元损伤、上调脑组织单胺类递质5-HT,NE,DA含量及增加海马组织CA3区ERα,CA3及DG区ER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皮质显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抑郁模型、氟西汀(5.4 mg/kg)、百事乐胶囊高、中、低(2.88、1.44、0.72 g/kg)剂量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于造模同时给药,连续21 d。采用新奇摄食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模型动物的行为学变化,Golgi-Cox染色观察大鼠皮质、海马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摄食潜伏期、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长(P0.01),皮质区分子层、外粒层、外锥体层神经元丢失严重,外锥体层、内粒层、内锥体层的神经元排列呈混乱和无序状态;海马CA1、CA3、DG区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核固缩,细胞质萎缩;氟西汀、百事乐胶囊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摄食潜伏期、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1或P0.05);氟西汀、百事乐胶囊高剂量可增加皮质区分子层、外粒层、外锥体层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的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和固缩,并能促进外锥体层、内粒层、内锥体层神经元的有序排列、致密;同时氟西汀、百事乐胶囊高剂量可显著减少海马CA3、DG区神经元细胞黑色深染及胞体形态的畸变。结论:百事乐胶囊可通过协同保护海马、皮质的显微结构而实现其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对大鼠海马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分别饮用自来水(对照组),100 mg/L(低氟组)、200 mg/L(高氟组)的氟化钠溶液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DG)nNOS神经元数目都分别明显减少;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CA1区nNOS神经元的数目也在明显减少,CA3区和DG区nNOS神经元数目也呈减少趋势。结论慢性氟中毒可以抑制nNOS在大鼠神经元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郭郡  刘红旭  朱雨玫  胡馨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062-1065,封3
目的通过大鼠AMI/抑郁模型观察以益气逐瘀中药制剂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探讨参元丹(SYD)改善冠心病和抑郁症共病的机制。方法对应用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鼠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制造心肌梗死并抑郁障碍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灌服蒸馏水4.5 m L/kg;SYD低剂量组按1.5 g/kg灌胃给药;SYD高剂量组按4.5 g/kg灌胃给药;氟西汀组每日灌服0.04%盐酸氟西汀液4.5 m L/kg。各组均连续灌服18天。结果模型组活动计分较正常组缩短(P0.01);氟西汀组与SYD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增加(P0.05),SY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与氟西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各组大鼠糖水偏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YD干预后抑郁大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有所增加,呈现改善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5-HT浓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SYD组5-HT浓度均升高(P0.05);SYD组与氟西汀组比较,血清5-HT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YD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A3区结构基本完整,细胞排列较规则,层次比较丰富,神经元胞膜基本完整,只见小部分细胞胞核变小萎缩、有空泡化和核固缩现象。结论模型组小鼠在给予18天孤养结合CUMS后表现抑郁样行为。参元丹可改善抑郁症模型动物行为异常,提高海马神经递质的生成,并增强5-HT递质系统功能,促进海马神经损伤修复,逆转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变化、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海马神经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舒郁散小、大剂量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应激刺激造模,采用糖水消耗实验、悬尾实验观察大鼠行为改变,采用ELISA检测脑组织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肽表达。结果盐酸氟西汀、舒郁散大剂量组大鼠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减少,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氟西汀、舒郁散大剂量组大鼠脑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氟西汀组、舒郁散大剂量组海马神经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郁散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填精方左归丸对抑郁样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钙调蛋白激酶Ⅱ(phosphorylated calmodulin kinaseⅡ,p-CaMKⅡ)和磷酸化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抑郁的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5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归丸预防组、氟西汀预防组、左归丸治疗组及氟西汀治疗组,每组12只。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 CUMS)法建立抑郁样动物模型,共计18天。模型组在第7~18天用生理盐水灌胃,预防组在第7~18d灌胃给药,治疗组在第19~30d灌胃给药,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自主活动能力,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状况。分别采用Real 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MKⅡ和CREB的mRNA及p-CaMKⅡ和p-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氟西汀预防及治疗组体重日平均增长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氟西汀预防及治疗组大鼠5min的运动距离及站立次数显著增加(P0.01),中间/周边时间比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及氟西汀的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膜性结构皱缩缓解,突触结构比较完整,突触活性区长度有所增长,突触附近空泡化减轻,突触小泡数量有所增多,突触囊泡比较清晰。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及氟西汀预防组、治疗组CaMKⅡ和CREB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p-CaMKⅡ及p-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与氟西汀预防组比较,左归丸预防组CaMKⅡ及CREB 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防治抑郁样行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与上调大鼠海马CaMKⅡ及CREB的mRNA的表达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肝气郁结型抑郁症120例,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60例,口服氟西汀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观察。以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从减分率及副反应量表评分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减分率相比,P<0.01,治疗组显效快于对照组;4个疗程后两组减分率相比,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副反应方面,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比显示治疗组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优于西药氟西汀,且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灸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海马组织钙调蛋白信号通路中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影响,以阐释艾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15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模型组、艾灸预防组、氟西汀预防组、艾灸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后,进行抑郁症造模。氟西汀预防组和艾灸预防组从第7天~18天在造模前1 h给予预防治疗;氟西汀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在成模后即19天~31天进行治疗。取大鼠海马组织,q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MKⅡ基因表达,WB检测大鼠CaMKⅡ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amkⅡ的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预防组、艾灸预防组、氟西汀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艾灸治疗组CamkⅡ基因及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低于艾灸预防组。结论:艾灸可以特异性增高肝郁脾虚模型大鼠海马CaMKⅡ基因表达,促进CaMKⅡ蛋白磷酸化,在治疗与延缓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到显著的作用,且基于"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艾灸在抑郁症预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9,(4)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脂多糖诱导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脂多糖诱导抑郁样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03 mg/kg)及逍遥散低、高剂量组(15、30 g/kg),检测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中不动时间,血清、海马、皮层IL-6、TNF-α水平,海马、皮层IDO、5-HT水平,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然后,脂多糖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模型,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μmol/L)及空白血清、含药血清低、高剂量组(4%、8%),检测上清液NO、IL-6、TNF-α水平,裂解液5-HT、IDO水平,IL-6、TNF-α、5-HT1A、IDO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显著缩短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P0.01),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及皮层IL-6、TNF-α、IDO水平(P0.05,P0.01),显著升高海马5-HT水平(P0.01);高剂量组显著缩短悬尾实验中不动时间(P0.01),显著上调皮层5-HT水平(P0.01),显著增加海马平均光密度(P0.05);低剂量组显著降低海马IL-6水平(P0.05)。与模型组比较,含药血清组显著下调IL-6、TNF-α、IDO1 mRNA表达(P0.05,P0.01),显著上调5-HT1A mRNA表达(P0.01);高剂量组显著下调NO、IL-6、TNF-α、IDO水平(P0.01),显著上调5-HT水平(P0.01);低剂量组显著降低IDO水平(P0.01)。结论逍遥散对脂多糖诱导抑郁样行为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致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解郁方组(每组10只)。采用CUMS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同时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氟西汀、自拟解郁方灌胃,连续治疗21天。用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状况,并检测海马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氟西汀和解郁方明显改善了大鼠的抑郁症状,降低了海马IL-1β、IL-6、TNF-α的含量(P0.01)。结论自拟解郁方提高了抑郁症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抑郁症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神经保护作用及抗抑郁机制。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0 mg·kg-1,ig),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9.0,18.0,27.0 g·kg-1,ig),每组10只。各给药组于每日应激前1 h ig给药,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共计21 d。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CUMS)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采用旷场实验(OFT),悬尾实验(TST)及体重测试(BWM)观察动物抑郁样行为;采用尼氏体染色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超微结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表现为体重减少,OFT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减少及TST不动时间延长(P0.05,P0.01);尼氏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及早期凋亡变化;TUNEL法显示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及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小鼠抑郁样行为均有改善,表现为体重增加,OFT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增加,TST不动时间减少(P0.05,P0.01);尼氏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损伤减轻;TUNEL法显示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减轻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及抑制神经元凋亡而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神经保护及抗抑郁症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对大鼠海马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分别饮用自来水(对照组),100 mg/L(低氟组)、200 mg/L(高氟组)的氟化钠溶液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DG)nNOS神经元数目都分别明显减少;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CA1区nNOS神经元的数目也在明显减少,CA3区和DG区nNOS神经元数目也呈减少趋势。结论慢性氟中毒可以抑制nNOS在大鼠神经元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对刺五加-栀子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刺五加-栀子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3周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胶囊溶液1.8 mg/(kg·d)灌胃,刺五加-栀子组给予药对刺五加-栀子溶液2.16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28天。检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鸟嘌呤核苷酸偶联蛋白(GIα)表达及蛋白激酶C(PKC)、三磷酸肌醇(IP3)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Iα、PKC、IP3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刺五加-栀子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Iα、PKC、IP3含量降低(P0.01)。结论药对刺五加-栀子可能通过调节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PKC-IP3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戊四氮(PTZ)诱发的癫痫动物模型中,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对海马区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周龄Wistar幼鼠ipPTZ60mg/kg建立癫痫模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石菖蒲组、α-细辛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均ig给药。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d,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石菖蒲2350mg/(kg·d),α-细辛醚29mg/(kg·d),连续7d。次日ipPTZ60mg/kg,观察动物行为变化,1d后处死动物,取左侧大脑固定用于原位杂交;取右侧海马组织用于半定量RT-PCR,检测海马CA1、CA3区神经元NMDRA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阳性染色颗粒定位于海马神经元胞质内。石菖蒲和α-细辛醚治疗组海马区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吸光度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石菖蒲和α-细辛醚治疗组海马组织中NMDA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较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石菖蒲和α-细辛醚可能通过抑制海马区神经元谷氨酸NMDAR1表达而发挥抑制PTZ诱发的幼鼠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百合知母汤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中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络氨酸激酶受体B(Tr KB)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合知母汤中剂量组、百合知母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的方法制造抑郁症模型,共计21 d;造模结束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混悬液(1.8 mg·kg-1)、百合知母汤中、高剂量组给予百合知母汤(1.5 g·kg-1、3.0 g·kg-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计28 d;分别于实验前1天、第21天、49天检测各组大鼠糖水偏好度、5 min内悬尾不动的时间;行为学检测完毕后,处死动物,检测肾上腺指数,海马组织HE染色,高倍显微镜下观测各组病理切片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DNF、Tr KB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百合知母汤高、中剂量组、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好度提高、5 min内悬尾不动的时间降低,肾上腺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给药组海马组织切片中,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多、排列结构和层次明显改善;百合知母汤高剂量组中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 KB m RNA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百合知母汤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增强海马组织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功能,其机制与抑制HPA轴亢进,促进BDNF、Tr KB m 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