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1994年,我院共安置生理性心脏起搏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33~69岁)。其中双腔心脏起搏(DDD)36例,双腔频率应答起搏(DDDR)2例,心房起搏(AAI)13例,心房频率应答起搏(AAIR)1例。诊断为病窦综合征30例、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15例、双结病变4例、冠心病合并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三束支阻滞1例。术前对30例病窦综合征作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文氏阻滞点>120次/min者14例安装了AAI起搏器,文氏阻滞点<120次/min者安装了  相似文献   

2.
心脏永久起搏器临床应用60余年,从单腔、双腔、到三腔同步化起搏,从固有频率、按需频率、到频率应答,从心室、心房、到房室顺序起搏,从心尖、间隔、左室、到希浦系统起搏,生理性起搏逐渐被认识、发展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生理性起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已经50年,它通过维持频率稳定的心率、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而如何优化起搏治疗以符合患者生理需求一直是临床医师不懈的追求。从DDD、频率应答起搏、右室间隔及双心房、CRT起搏到兼具双室起搏/频率应答/自动复律除颤/事件存储等功能的CRT-D问世,通过起搏系统软/硬件优化实现自身节律点和传导路径优先、无线远程心血管事件监测与干预,生理性心脏起搏克服了非生理性心脏起搏的固有弊端,也预示着多学科尖端技术的完美结合正将起搏系统从心脏节律支持者升格为真正的心脏疾病管理者。本文就生理性起搏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房室顺序的双腔起搏器(DDD)起搏模式,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房室失同步的单腔起搏器(VVI)起搏模式,但可增加右室起搏,损害心功能,并不能改善预后。生理性起搏的含义及作用机制在不断更新。生理性起搏的治疗策略是采取新模式减少右室起搏、选择性部位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维持和促进心室激动的同步化仍为今后生理性起搏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房室顺序的双腔起搏器(DDD)起搏模式,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房室失同步的单腔起搏器(VVI)起搏模式,但可增加右室起搏,损害心功能,并不能改善预后。生理性起搏的含义及作用机制在不断更新。生理性起搏的治疗策略是采取新模式减少右室起搏、选择性部位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维持和促进心室激动的同步化仍为今后生理性起搏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澍 《心电学杂志》1993,12(3):150-153
运动提高心输出量的主要机理是心率增加,理想的生理性起搏除了房室顺序外,还要求有频率反应性,即在运动状态下起搏器的脉冲频率有相应增加。频率应答式起搏心电图的基本表现方式与普通起搏方式相似,其特征是起搏器的工作频率有动态的变化。本文主要讨论有关频率应答式起搏方式的频率变化及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7.
探讨一种闭环频率应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患者男性 ,76岁 ,Ⅲ度房室阻滞 ,因心室按需起搏器电池耗竭入院更换成BIOTRONIK公司的INOS2 + CLS闭环频率应答起搏器。结果发现 :INOS2 + CLS在不同的体力负荷、情绪变化和思维活动时均能较好地进行频率应答 ,血压也有正常的波动。患者术后心功能由Ⅱ~Ⅲ级改善为Ⅰ级 (NYHA分级 ) ,左、右房较术前明显缩小或恢复正常 ,轻度肺动脉高压消失。提示 :INOS2 + CLS起搏器能够实现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生理性频率应答  相似文献   

8.
起搏频率是指1min内起搏器发放脉冲的次数,又称为基础起搏频率(Base Rate)。根据需要可通过程控仪调整、设定起搏频率。非频率适应型起搏器基础起搏频率恒定,频率适应型起搏器随着患者运动量的增加,起搏频率相应增快。单腔起搏器(AAI/VVI)如无自主心搏出现,依据程控的起搏频率发放脉冲。双腔起搏器随自主心房率的变化,可在多种起搏模式之间进行自动转换,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引发心室起搏频率过快的潜在因素。起搏器自动化功能的出现与发展,使起搏频率的变化也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主要临床试验和研究进展,包括生理性起搏、双房起搏、右心房多部位起搏、心房特殊位点起搏、起搏预防程序、心腔内电复律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起搏治疗中各种起搏模式的比例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30例行起搏器安装术SSS患者的资料,进行起搏模式及临床预后分析。结果:130例患者中生理性起搏(AAI/DDD)占27.6%,其中AAI起搏占11.2%,DDD起搏占16.4%;心室按需型起搏(VVI)占72.4%。植入起搏器能明显改善SSS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生理性起搏组中永久性房颤、心衰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非生理性起搏组(P<0.05~<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8%,主要并发症为电极脱位和感知障碍。结论:生理性起搏是治疗SSS较理想的起搏方式,但目前应用的比例仍偏低。  相似文献   

11.
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最新型频率应答人工心脏起搏器-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的生理性频率应答机理、临床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了不同传感功能的频率应答起搏器的临床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治疗老年人缓慢心律失常 ,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1 998~ 2 0 0 1年为老年人植入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器 39例 ,起搏器 DDD型 2 6例 ,DDDR型 1 3例。术后平均随访 0 .5~ 3年 ,随访内容为起搏阈值等参数 ,左室射血分数(L VEF) ,心功能 (NYHA分级法 )及常见并发症 (如充血性心衰、房颤及栓塞等 )。结果 同期老年人双腔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率达 2 7.5%~ 49.5% ,术后 LVEF由 (40 .2± 1 6.8) %增至 (48.1± 1 7.2 ) % (P<0 .0 0 1 ) ,心功能平均提高 (1 .2± 0 .3)级以上 (P<0 .0 5) ,运动耐量增加 ,未见常见并发症发生 ,与同期老年人非生理性心室起搏比较 L VEF提高 1 8.2 % (P<0 .0 1 )。结论 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能改善缓慢心律失常老年人心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心脏起搏从最简单的VOO逐步升级为SSI、DDD、频率应答起搏,右室间隔及双心房、CRT起搏,最后到兼具双室起搏/频率应答/自动复律除颤/事件存储等功能的CRT-D问世,起搏治疗符合患者生理需求一直是临床医师不懈的追求,通过起搏系统软/硬件优化实现自身节律点和传导路径优先、无线远程心血管事件监测与干预,预示着多学科尖端技术的完美结合正在将起搏系统从心脏节律支持者升格为真正的心脏疾患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以心房起搏为基础的生理性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 (SFS)的疗效。方法 对 3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伴心房颤动 (Af)者 ,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安装以心房起搏为基础的生理性起搏器。术后分别于1、3、6和 1 2个月进行随访 ,1年后每年随访 1次。观察起搏器工作状态 ,有无Af及其它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 5年 ,2 4例患者未发Af,6例服用胺碘酮后未复发 ,2例有较多的房早而长期服用拮抗剂 ,2例转为持续性Af。结论 SFS者安装以心房起搏为基础的生理性起搏治疗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起搏器心室电极通常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然而大量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双腔起搏器/右心室心尖部(DDD/R)起搏与单腔心室起搏器(VVI/R)相比不能减少死亡率,其原因可能与心尖起搏密切相关。因此,右室间隔部起搏应运而生,因其可获得接近心脏生理性激动顺序,在血流动力学、心电生理和病理生理学上有一定优势,然而在一些长期和短期的随访研究中发现,间隔部的起搏对已有左室功能损伤的患者较有利,对左室功能正常患者作用不明显,而且主动电极有心脏穿孔和冠状动脉损伤的潜在风险。因此,应综合权衡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状态以及预计达到的结果选择生理性起搏位点,以降低起搏器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中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总体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起搏器若干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晓健 《心电学杂志》2006,25(1):47-52,61
近年来,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起搏器功能也不断增加和日益完善。从单腔起搏发展为双腔、三腔甚至四腔的多功能生理性起搏。感知功能也发展为感知体内生理、生化、神经活动以及正常和异常的各种心电活动,起搏模式能自动转换,起搏参数能自动调整、自动终止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抗心动过速等功能。由于增加了许多附加功能,使得起搏心电图变得越来越复杂。故需充分了解起搏器的一些特殊功能,以正确判断起搏器功能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最小化心室起搏优势的新证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起搏器能有效减少和根治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晕厥和猝死,是上一世纪心血管领域最令人振奋的进展。50年来,这一技术从未间断地向前发展。就生理性起搏而言,经房室同步、变时性起搏两阶段后,现已跨入心室同步化生理性起搏的第三个时代,其最大程度减少了不良性右室心尖部起搏,进而保持了心功能,减少了心房颤动的发生。此外,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还开创了起搏模式转换的新理念。传统的模式转换是双腔起搏器患者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时,从心室跟随(DDD)工作模式转换为心室不跟随(VVI、DDI),而新的模式转换是从AAI(不跟随)遇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时,将转换为心室跟随(DDD)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理性起搏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第一台可植入性起搏器问世至今,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50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起搏器的寿命越来越长、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从单腔起搏器到双腔起搏器再到三腔起搏器,起搏器的工作方式更符合人体生理。传统上,单腔心房起搏(AAI)和房室顺序起搏(DDD)能保持房室的同步性,被认为是生理性的;而单腔心室起搏(VVI)使房室失同步,为非生理性起搏。随着年龄和病情的进展,一些患者可能会发生房室阻滞(AVB)。基于上述原因,DDD被认为优于VVI和AAI。但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却显示,增加不必要心室起搏,尽管仍保持房室同步,也会损害心功能。双腔起搏是否符合生理,是否一定优于其他工作方式?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生理性起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为临床上起搏器工作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80年代双腔起搏带频率适应功能的起搏器(DDDR)的出现,被认为是最佳的生理性起搏模式,它既能保持房室顺序收缩的同步性,避免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又具有变时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双腔起搏器虽然保持了房室同步,但右心室心尖起搏导致心室失同步,抵消了房室同步带来的益处,心室起搏比例过高导致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1]。因此,最小化心室起搏是目前起  相似文献   

20.
<正>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a P)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生理性起搏方式[1],包括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图1)和左心室间隔起搏(lef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LVSP)[2]。LBBP是经静脉穿间隔后起搏近端左束支或其分支的起搏技术,通常同时夺获或不夺获局部左心室间隔心肌[2]。LVSP是在左束支区域的间隔起搏,仅捕获左心室间隔心肌,且未捕获左束支或未达到左束支捕获标准[3-4]。传统的右心室间隔起搏具有引起左心室电-机械不同步的风险,进而导致心功能下降[5-7]。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是真正的生理性起搏方式,通过直接夺获传导束实现心脏电-机械活动同步化,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