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Ve、Va和Ve/Va比值作为左室舒张功能参数 ,测定EF、FS作为左室收缩功能参数。结果 :缺血性心脏病组Ve、Va和Ve/Va比值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差异 ;按心功能分级不同 ,上述指标也有差异。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且早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是其早期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 ,在治疗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心脏病90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东芝X ario60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检查分析。结果:90例中室间隔增厚73例,占81.1%;左室后壁增厚62例,占68.9%;左房扩大42例,占46.7%;动力过度41例,占45.6%;左心舒张功能减退(E/A〈1)66例,占73.3%;右心功能减退(E/A〈1)62例,占68.9%;主动脉硬80例,占88.9%;主动脉增宽28例,占31.1%。结论:超声心动在心电图出现异常之前就已经能够观察到左室肥厚,对早期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将其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并将2组人员经超声诊断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组患者经超声诊断的左室后壁增厚16例,占比53.33%,中间室隔增厚11例,占比33.33%,均较健康人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组患者经检测的IVRT(等容舒张时间)为(101.63±8.97)m/s、E/A(峰值速度比率)为(0.93±0.41)、VE(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为(0.67±0.13)m/s及VA(左室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为(0.53±0.16)m/s,与健康人群组各项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确诊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更准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后负荷过重,易导致左心结构的一系列改变,并影响左室的舒张功能。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研究高血压病左心结构类型特征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提高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扩大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1.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人48例,按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病,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9岁,收缩压160~200mmg,舒张压95~100mmg,经体检,心电图、X线等检查排除了冠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病及其它心血管病及继发性高血压。设正常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39~60岁,平均46±4岁,经体检,病史及辅助检查无心脏病征象,血压正常。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 取正常对照组26例,并按1999年WHO/ISH标准把35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1、2、3级。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心脏结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PFV)与E/A有差异,但高血压各组间无差异。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较正常人增加,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左房及主动脉内径增大。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PFV)各组间无差异。结论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是反映血压升高的敏感指标。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PFV)反映收缩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分期诊断及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分期诊断及功能变化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高血压病患者105例,男45例,女60例,年龄45~80(平均62.5)岁。动脉压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明确对高血压心脏病各分期诊断,另取30例健康者测量其各项指标作为正常组,以作对照。1.2方法应用西门子Sequo 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 MH z。受检者左侧卧位,记录心底及左室波群各腔室最大内径、左心充盈参数、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左室壁相对厚度(RW T)等。1.3统计学处理测得数据以x-±s表示,高血压各期指…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和方法近年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日益受到重视。有学者认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改变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早期表现之一。而且有人证实多种心脏病早期在收缩功能改变之前就出现舒张功能障碍。本文通过46例高血压患者的CDFI,测定二尖瓣前向血流,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变化进行了观察。46例高血压患者,男38例,女8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的逆转和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33例,给予口服福辛普利lOmg,每日1次,总疗程3个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 福辛普利能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老年性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区60 ~ 80岁高血压组患者88例,同年龄段非高血压组60例作对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脏进行探测,记录心脏的腔室大小、室壁厚度、室壁回声、左右室舒张功能等,检查结果与非高血压组对照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心脏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明显增厚,左房(LA)增大、主动脉(AO)扩张,E/A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心电图发现异常之前就能发现左心室肥厚等特征性改变,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为临床更准确地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发生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收缩压≥ 14 0mmHg、舒张压≤ 90mmHg的老年患者 14 6例 (分为合并左室肥厚和无左室肥厚两组 ) ,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推荐方法 ,取胸骨左缘心脏的胸骨旁长轴切面 ,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心室间隔厚度 ,连续取 3个心动周期 ,求各项指标平均值。结果 :合并左室肥厚组LⅢ级以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 67 4% ,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的 3 8 3 %。结论 :表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类型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收缩期左室心肌应变特点.方法 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对37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室壁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比较两组间各应变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项整体应变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左室整体纵向、径向和面积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室整体圆周向应变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纵向、径向、圆周向应变在左室基底段、中段明显减低,圆周向应变减低仅见于基底段.左室整体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与LVEF具有相关性.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检测到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的逆转和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66例,给予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1次/d,总疗程6个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能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高原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高原心脏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结果高原心脏病患者88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右室舒张末内径、右室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压、肺动脉压,除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无差异外,高原心脏病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右室舒张末内径、右室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压、肺动脉压等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心增大及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4.
综合超声诊断技术评估高血压病心室舒张功能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血压引起心脏的阻力后负荷增加,从而引起心肌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早期指征。超声心动图无创伤性的评估心室舒张功能对于防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高血压患者的心室舒张功能的超声诊断方法虽有较多报道,但随着技术进步及理论认识提高,有些早期错误概念也急须纠正,所以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左室舒张功能常用超声参数的改变1、M型超声心动图参数:直接显示心肌舒张过程和心腔变化,高血压病早期有以下变化表明舒张功能减低。11左室峰值充盈率减低:是用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运动曲线测定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评价二尖瓣,肺静脉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35例老年健康对照组左心舒张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老年高血压组左心舒张功能指标I期高血压二尖瓣E峰<A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肺静脉心房收缩期逆向PVEA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存在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房压增高,I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与二尖瓣血流参数有良好的相关关系,Ⅱ、Ⅲ期高血压与肺静脉瓣血流参数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能完整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们测定了正常人和心衰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初步分析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时E/A>1的伪正常现象。本文报告心衰患者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2.1±10.1岁。其中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8例,Ⅱ级25例,Ⅳ级6例。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冠心病12例,高心病合并冠心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老年退行性瓣膜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同时选择27树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平均年龄32.3±10.6岁,男性15例,女性12例,测定左室舒张功能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ATLultrasound9型彩色…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多发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出现之前,为了解丽珠欣乐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本文观察了4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丽珠欣乐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入院时检查X-线示轻-中度肺瘀血。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50%,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峰,A峰)异常,诊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在40例入选患秆中心绞痛2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8例,平均年龄56.8±15.3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发生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老年患者146例(分为合并左室肥厚和无左室肥厚两组),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推荐方法,取胸骨左缘心脏的胸骨旁长轴切面,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心室间隔厚度,连续取3个心动周期,求各项指标平均值。结果:合并左室肥厚组LⅢ级以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67.4%,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的38.3%。结论:表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类型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脏超声诊断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63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3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动态血压变化以及心脏血液运行情况。结果: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重量、左室质量指数、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E峰值低于对照组,A峰值高于对照组,E/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室重量、左室质量指数最低,Ⅱ级略微升高,Ⅲ级患者最高,左室射血分数则依次越低,不同分级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E峰值、E/A最高,Ⅱ级略微降低,Ⅲ级患者最低;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A峰值最低,Ⅱ级略微升高,Ⅲ级患者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检出患者心脏功能、心脏血供的异常情况为诊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高血压合并和不合并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4%)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为高血压组,并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HTDD-negative groups,27例)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HTDD-positive group,31例)两个亚组,同时入选健康体检正常组30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图像获得二维参数的同时,采取新建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E获得各组三维参数左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GLS的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GCS和GR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GLS、GCS、GRS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r值分别为0.56,0.09,-0.12,GLS与LVMI的相关性显著(P<0.05),GCS和GRS与LVMI的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首先损伤的是纵向排列的心肌导致左室纵向收缩功能下降。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合并舒张功能障碍,左室心内膜纵向心肌都已受损导致GLS减低,当发生舒张功能障碍时GLS减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