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插管等普遍开展,深部真菌感染率越来越高。深部真菌感染免疫功能下降的患者仍是感染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最显著的原因。据统计,近30年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厂3~5倍,真菌感染已成为艾滋病的重要病死原因之一。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疾病有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隐珠菌病、曲霉病、毛霉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组织孢浆菌病以及球孢子、副球孢子菌病等临床病症。在广泛预防性应用氟康唑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病死率下降的同时,曲霉菌感染比过去十年增长3~5倍,而其他霉菌如毛霉菌、孢子丝菌病等导致的感染撤道也日渐增加。现就近几年对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窀诊断技术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罗秋红  梁伶 《医学综述》2007,13(23):1826-1828
随着严重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增加,深部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真菌实验室在深部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特异的诊断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为了获得对深部真菌病早期正确的诊断,就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方法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和免疫缺陷等易感人群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资料表明,1980~1990年间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近乎1倍,真菌所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从6.0%增加到10.4%。其中真菌所致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外科伤口感染以及血流感染分别增加了57%、122%、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大量广谱抗菌素、各种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逐年增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据国外资料报道,艾滋病患者在其病程中患真菌感染的可能性为90%,真菌感染是艾滋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我国HIV 阳性人群特别是西南地区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在发达国家,器官移植受者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高达20%~40%,而且往往是致命的感染。虽然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仍然是念珠菌[1],但曲霉菌、接合菌及新生隐球菌等也在不断增加[2]。这些真菌导致的侵袭性感染相对一般细菌、病毒感染具有更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变化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方法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发现粒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并有较特异的形态学改变。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增多和空泡变性;结论:血细胞形态学变化对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提示性诊断价值。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对深部真菌感染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方法 采用预防性治疗及经验性治疗的方法.结果 通过预防性及经验性治疗大大降低了深部真菌的感染率.结论 预防性及经验性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大量应用及侵入性诊疗手段广泛开展等原因 ,使深部真菌的感染率明显上升 ,为了解我院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 ,我们对我院一年来深部真菌感染作回顾性调查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抗真菌感染的重视。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收集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院住院患者中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病历 110例 ,查阅病历并统计分析。1.2 菌株分离及鉴定 依标本性质、来源不同选择恰当的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具体方法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经涂片证实为真菌的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16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均采用氟康唑静脉用药 ,连用 7~ 10d。结果  16例中有效 14例 (87 5 % ) ,死亡 2例。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检验资料综合分析 ,其治疗采用氟康唑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菁 《医学综述》2009,15(24):3812-3814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这对IFI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真菌常规检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早期快速诊断的迫切需求,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测真菌特异性抗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仍需改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中日趋重要,将为更加快速、高质量筛选临床标本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真菌感染由于近年来病例的发现有日益增多的趋向,因而在临床上被重视。病例增多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抗菌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致菌群失调,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所谓“二重感染”);另方面由于临床工作上的重视,诊断水平的提高,因而发现的病例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医院深部真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诊治手段特别是侵袭性操作的采用、抗生素的更新及广泛应用 ,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也发生了菌谱演变[1] 。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各种疾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的重要病原菌[2~5] 。1 真菌的感染因素  真菌是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也可以从正常人的口腔、皮肤、胃肠道和粘膜部位分离出。当机体免疫功能或防御能力降低或其它诱因使正常菌群失调时 ,真菌可大量生长繁殖 ,就会发生真菌性疾病。北京张正报道了免疫低下组感染率为 1 6 .9% ,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自1994年至2002年间,13例患儿包括白念珠菌肝脓肿和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隐球菌脑膜炎和皮肤淋巴结感染、孢子丝菌病等儿童原发性深部真菌感染,探讨采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等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例患儿均为临床和真菌学确诊,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阳性并鉴定到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采用二性霉素B或静脉滴注,结合自身脑脊液稀释的二性霉素B鞘内注射。其他患儿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口服、10%碘化钾口服、二性霉素B脂质体静滴。治疗前后患者均检查肝肾功、血常规和尿常规。结果 13例患儿经治疗后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有效率为92.3%。所有患儿治疗后均未见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的明显变化。二性霉素B和二性霉素脂质体治疗的患儿出现低热、肌肉颤抖、低血钾等。其他治疗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患儿.可根据年龄和病情、深部真菌感染菌株不同,分别给予二性霉素B、二性霉素脂质体、伊曲康唑等治疗,安全性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自1994年至2002年间,13例患儿包括白念珠菌肝脓肿和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隐球菌脑膜炎和皮肤淋巴结感染、孢子丝菌病等儿童原发性深部真菌感染,探讨采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等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例患儿均为临床和真菌学确诊,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阳性并鉴定到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采用二性霉素B或静脉滴注,结合自身脑脊液稀释的二性霉素B鞘内注射.其他患儿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口服、10%碘化钾口服、二性霉素B脂质体静滴.治疗前后患者均检查肝肾功、血常规和尿常规.结果13例患儿经治疗后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有效率为92.3%.所有患儿治疗后均未见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的明显变化.二性霉素B和二性霉素脂质体治疗的患儿出现低热、肌肉颤抖、低血钾等.其他治疗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患儿,可根据年龄和病情、深部真菌感染菌株不同,分别给予二性霉素B、二性霉素脂质体、伊曲康唑等治疗,安全性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为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探讨其防治的策略,回顾性分析85例SAP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合并真菌感染,42例为单纯细菌感染。研究发现2组的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真菌感染组较细菌感染组APACHE Ⅱ评分及CT分级高,发生菌群紊乱、腹压增高及器官障碍的概率高、手术次数多,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真菌组的病死率约是细菌组的2倍多(44.19%比21.43%)。结果提示:合并真菌感染病死率明显增高;APACHE Ⅱ评分、CT分级、菌群紊乱、腹压增高、手术次数是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当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意识改变及大出血时应怀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防治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108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真菌感染以老年人最多见,占71.30%,主要分布在ICU(35.19%)、呼吸内科(18.52%)和老年病科(9.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首位,占65.0%,泌尿道感染居第二位,占18.33%;70%的真菌感染患者大多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108位患者全部使用过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病原菌分布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占75.00%;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如5氟胞嘧啶、唑类等敏感性高95%,非白假丝酵母菌90%。结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主。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长期大量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病原菌检测和耐药监测等工作,降低真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各种侵入性操作及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深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深部真菌感染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们对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ICU深部真菌感染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ICU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9年3月期间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共分离出132株真菌,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首位,占6818%,二种以上真菌混合感染者为10.71%。深部真菌感染的疾病主要有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胆胰恶性肿瘤。长期的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等是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外科病房常见的并发症,需及时合理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深部真菌感染,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深部真菌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院内感染中真菌感染的检出比例以及治疗现状。方法通过医院一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做的相应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真菌的检出率,查阅相应患者的病历,对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做出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的患者占医院感染的12.93%,治疗情况不容乐观。结论真菌感染的治疗不及时,有部分医生对真菌感染的认识不够,即使病原学检测为真菌感染,仍然未使用抗真菌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真菌感染耐药率的变化,为预防其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06~2008年真菌感染的特点,监测177例真菌的药敏结果。结果:2006~2008年真菌感染例数分别为46例、64例、6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98例,占55.4%。2006~2008年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0、11.1%、22.2%;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9.1%、0、15.8%。结论:呼吸科真菌感染的患者在逐年增加,白色念珠菌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