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硫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M1,GSTM1)和T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多重PCR技术检测女性肺癌病例组42人和健康对照组55人的GSTM1和GST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并评价GSTM1和GSTT1基因型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本次研究的人群中,病例组GSTM1和GST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分别为66.7%和45.2%,对照组为54.5%和38.2%,GSTM1基因缺陷型和GST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性差异(P>0.05)。在不吸烟的女性人群中,GSTM1基因缺陷型携带患肺癌的危险性是GSTM1基因功能型携带的2.557倍(P=0.046);GSTT1基因缺陷型则有女性肺癌的发生无显关联(P=0.557)。此外,GSTT1基因型与GSTM1基因型之间亦无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GSTM1基因缺陷型可能是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GSTT1基因缺失则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无关,在女性肺癌的发生过程中GSTM1和GSTT1可能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CYP1A1、GSTF1、GSTM1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天津市360例正常女性和31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CYP1A1、GSTT1、GSTM1基因及多态性进行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单基因、联合基因以及相关因素对乳腺癌的危险度。结果CYP1A1基因、GSTF1基因、GSTM1基因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有差异(χ2值分别为20.677,47.250,43.621,P=0.000)。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数目的增加,个体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51.366,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1A1基因与体育锻炼、摄入肉类(每日多于150g)、摄入蔬菜(每日超过300g)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465(0.362—0.597)、1.559(1.344—1.808)、0.465(0.362~0.597)1;GSqTl基因缺失、GSTM1基因缺失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245(1.645~6.375)、2.462(1.818.3.334)],且GSTrl基因与体育锻炼、累计行经年数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1.546(1.113~2.147)、3.735(1.401~9.956)1,GSTMI基因与哺乳期限、绝育手术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1)分别为1.206(1.024~1.420)、1.690(1.353~2.111)]。结论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与乳腺癌发生有关,且其与雌激素暴露影响因素、生活方式等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CYP1A1、GSTT1、GSTM1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天津市360例正常女性和31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CYP1A1、GSTT1、GSTM1基因及多态性进行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单基因、联合基因以及相关因素对乳腺癌的危险度。结果 CYP1A1基因、GSTT1基因、GSTM1基因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有差异(χ2值分别为20.677,47.250,43.621,P=0.000)。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数目的增加,个体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51.366,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1A1基因与体育锻炼、摄入肉类(每日多于150g)、摄入蔬菜(每日超过300g)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465(0.362~0.597)、1.559(1.344~1.808)、0.465(0.362~0.597)];GSTT1基因缺失、GSTM1基因缺失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245(1.645~6.375)、2.462(1.818~3.334)],且GSTT1基因与体育锻炼、累计行经年数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1.546(1.113~2.147)、3.735(1.401~9.956)],GSTM1基因与哺乳期限、绝育手术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1.206(1.024~1.420)、1.690(1.353~2.111)]。结论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与乳腺癌发生有关,且其与雌激素暴露影响因素、生活方式等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肺癌高发区云南省宣威市进行了一次1:1配对的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86例新发肺癌病人,并选择86例与病例相同性别、相同燃料品种,年龄相差2岁以内的宣威居民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77例肺癌患者和 10 7例健康对照人群中GSTM1、GSTT1基因缺失的频率。结果 病例组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5 8 4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缺失频率 4 2 1% (χ2 =4 811,P =0 0 2 8) ,危险度分析得出OR =1 938,95 %CI为1 0 70~ 3 5 0 9;病例组GSTT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 5 7 1% ,接近对照组 5 0 5 %的水平 (χ2 =0 80 2 ,P =0 371)。联合分析表明两基因在肺癌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GSTM1基因缺失或GSTM1、GSTT1基因联合缺失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接触工人苯乙烯代谢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11月选择山东省某玻璃钢游艇生产企业喷漆车间工龄在1年以上、防护情况基本相同的全部工人共计5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个体苯乙烯接触剂量、尿中代谢产物——苯乙烯巯基尿酸的浓度,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亲和新生儿GSTM1、GSTT1基因以及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调查方法,应用多重PCR和限制性内切酶PCR(RFLP-PCR)技术对早产母亲和对照母亲以及早产新生儿和对照新生儿GSTM1、GSTT1基因和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分别进行检测。结果GSTM1、GSTT1基因和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在早产母亲和对照母亲组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基因在早产新生儿和对照新生儿组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GSTM1与GSTT1联合基因型在母亲和新生儿的病例与对照组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GSTT1缺失型和CYP1A1变异型联合基因在早产母亲组与对照母亲组中有显著性差异(χ2=4.683,P<0.05,OR=2.440)。结论携带GSTT1缺失型基因以及CYP1A1变异型基因的母亲,其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8.
NQO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的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NQO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名慢性苯中毒病例为病例组及90名同期接苯但无苯中毒表现的同工种工人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及多重PCR方法判定NQO1、GSTT1和GSTM1基因型。结果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纯合突变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具有C/T基因型(杂合型)和C/C基因型(野生型)个体的2.82倍(95%CI1.42~5.58,P<0.05),是具有C/C基因型(野生型)个体的2.94倍(95%CI1.25~6.90,P<0.05);携带GSTT1缺失(null)基因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具GSTT1非缺失(non-null)基因型个体的1.91倍(95%CI1.05~3.45,P<0.05),未发现GSTM1基因型与苯中毒的关系。同时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GSTT1缺失、GSTM1缺失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均高于同时携带野生型及非缺失基因型的个体;并且同时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GSTT1缺失与GSTM1缺失个体接苯时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最高,是NQO1C609T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GSTT1非缺失型(non-null)与GSTM1非缺失型(non-null)个体的20.41倍(95%CI3.79~111.11,P<0.01)。结论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苯中毒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时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GSTT1缺失基因型和GSTM1缺失基因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风险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新疆砷中毒病区慢性砷中毒患者96例、病区内对照组73人以及非病区外对照组89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砷中毒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GSTT1、GSTM1基因型在3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砷暴露人群中的发病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83,P=0.476;χ2=1.852,P=0.396);GSTT1(+)+GSTM1(+)、GSTT1(+)+GSTM1(-)以及GSTT1(-)+GSTM1(+)基因型在3组间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975;χ2=5.841,P=0.054;χ2=1.887,P=0.387);病例组中GSTT1(-)+GSTM1(-)的构成比(38.9%)明显高于外对照组(22.5%)(χ2=5.828,P=0.016);砷中毒人群表现GSTT1(-)+GSTM1(-)基因型是健康人群的1.733倍(OR=1.733,95%CI=1.093~2.748)。结论GSTT1、GSTM1基因可能与新疆奎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无关联,但是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在砷中毒人群中有升高趋势;GSTT1与GSTM1基因联合空白型可能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48名焦炉作业工人,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99人,炉侧作业78人,炉底作业71人。120名与之相匹配的对照人群选自该厂非职业多环芳烃(PAHs)暴露者。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运用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的年龄、吸烟、饮酒和个人职业暴露史。[结果]炉顶和炉侧区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liveTailMoment,OTM)经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37±1.16和1.46±0.97,均明显高于炉底区和对照组(OTM分别为0.98±1.18、0.56±0.99),差异显著(P<0.05)。经调整年龄、吸烟、暴露等级等因素后,焦炉作业组中GSTM1(-)基因型和GSTM1( )基因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分别为1.36±1.15和1.15±1.10,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GSTM1(-)基因型OTM明显高于GSTM1( )基因型(分别为1.56±1.08、1.09±1.25,P<0.05)。此外,在焦炉作业组中,GSTM1(-)GSTT1( )基因型OTM为1.44±1.13,明显高于GSTM1( )GSTT1( )基因型0.94±1.0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STM1( )GSTT1(-)和GSTM1(-)GSTT1(-)基因型OTM分别为1.36±1.10、1.28±1.1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炉顶作业工人中,GSTM1基因型可以明显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GSTM1和GSTT1基因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携带GSTM1( )和GSTT1( )基因型的焦炉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 91例COPD患者和 44例非COPD人群GSTM1、GSTT1不同基因型进行检测并根据性别、年龄及吸烟史对其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相比较男性及 >40岁的人群其GSTM10 / 0基因型频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吸烟指数为≥ 3 1PY时 ,COPD组的GSTM10 / 0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根据性别、年龄组及吸烟史分析 ,在两组人群中GSTT10 / 0基因型频率均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5 ) ;两组人群综合基因型频率分析显示 ,在吸烟指数≥ 3 1PY的人群中GSTM10 / 0 -GSTT10 / 0基因型频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可能增加了长期大量吸烟人群对COPD的易感性 ,若同时伴有GSTT1的纯合性缺失可进一步增加对COPD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PAHs)暴露(环境空气暴露和吸烟)、GSTT1、GSTM1基因型对1-羟基芘(1-OHP)作为PAHs暴露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51名巡警作为研究组,48名内勤警察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环境空气中的PAHS浓度以及尿中的1-OHP浓度,采用HPLC方法分析环境空气中PAHs浓度和研究对象尿样中的1-OHP;PCR方法测定GSTT1、GSTM1基因型。结果对照组环境PAHs浓度为12.79ng/m3,研究组为20.85ng/m3。研究组、对照组内部相同吸烟条件下GSTT1、GSTM1不同基因型人群尿中1-OHP浓度没有差别,相同基因型下的非吸烟人群中,对照组尿中1-OHP浓度均小于研究组,吸烟人群中没有发现同样的规律。按吸烟分层后,研究组、对照组内部吸烟者尿中的1-OHP浓度均大于非吸烟者,并且对照组吸烟者尿中1-OHP浓度大于研究组非吸烟者。结论PAHs暴露及吸烟是影响尿中1-OHP浓度的重要因素;在环境空气中PAHs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吸烟对尿中1-OHP浓度的贡献更大。但GSTT1、GSTM1基因型不是影响尿中1-OHP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CYP1A1基因多态性和GSTM1缺失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YPlAl基因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位点多态性和GSTMl缺失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8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91例对照者的CYPlAl基因Ile-Val位点多态性与GSTMl基因的缺失。[结果]Ile-Val3种多态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Ile/Val、Val/Val基因型在肺癌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e/Val、Val/Val基因型患肺癌的危险性分别是Ile/Ile基因型的1.969(95%CI:1.012-3.828)倍和3.150倍(95%CI:1.278-7.761);GSTMl基因缺失在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OR=2.157)。进一步联合CYPlAl多态性分析显示GSTMl缺失的个体同时携带Ile/Val或Val/Val基因型患肺癌的危险性较单独具有一种危险因子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5.538)。[结论]CYPlAl第7外显子的Ile/Val、Val/Val基因型和GSTMl缺失与肺癌的易感性有关,可望作为肺癌易感人群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对1-溴丙烷(1-BP)接触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16名1-BP接触工人为接触组,133名无1-BP接触史的工人为对照组,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测定工人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末端潜伏期(DL),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方法检测两组GSTT1和GSTM1基因型的分布.[结果]GSTT1基因多态性和1-BP接触对工人的SCV和DL的影响有交互作用,SNK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GSTT1基因携带者相比,接触组中GSTT1基因缺失型工人的SCV明显减慢[分别为(45.3±5.0)m/s和(40.1±5.3)m/s]、DL明显延长[分别为(6.3±1.3)ms和(8.3±2.0)m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交互项后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GSTT1基因多态性对工人的MCV有独立的影响(P<0.05).未发现GSTM1基因多态性对接触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有影响.[结论]GSTT1基因多态性与接触者对1-BP外周神经毒性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S转移酶M1(GSTM1)、谷胱苷肽S转移酶T1(GSTT1)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P16表达降低的相关性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77例肺癌患者和107例健康对照人群中GSTM1、GSTT1基因缺失的频率,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技术测定P16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例组GSTM1基因缺失频率为58.4%,显著高于对照组缺失频率为42.1%(X^2=4.811,P=0.028),危险度分析OR=1.938,95%CI=1.070~3.509;病例组GSTT1基因缺失频率为57.1%,接近对照组50.5%缺失频率的水平(X^2=0.802,P=0.371)。联合分析表明,2种基因在肺癌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GSTM1空白基因型与GSTM1非空白基因型个体相比、GSTM1/GSTT1联合空白基因型与其他联合多态基因型相比P16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M1基因缺失或GSTM1、GSTT1基因联合缺失在肺癌患者中发生频率增高,可增加个体患肺癌的易感性;GSTM1基因缺失及GSTM1/GSTT1联合缺失可能与抑癌基因p16的蛋白表达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GSTM1和GSTT1)的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其GSTM1和GSTT1的存在空白基因多态性。结果GSTM1和GSTT1的存在空白基因型分布在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与101名听力正常工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GSTT1空白基因型组与GSTT1存在基因型组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显著性升高(P<0.05),调整OR值为1.952(95%可信区间为1.017~3.746);GSTM1存在与空白基因型之间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对危险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携带GSTT1空白基因型的个体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易感性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