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透明质酸与辩证施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测了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人清透明质酸(HA),用自拟抗纤方为基本方,观察治疗后血清HA的变化,探讨血清HA与辩证施治之间的关系。证明该方不但能有效地改善肝脏功能,而且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洪玫 《山东医药》2007,47(2):31-31
肝硬化多由乙型、丙型肝炎失治、误治转化而成,预后差,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们对9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1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Child分级并分别测定了其血清HA值,同时检测了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发现随肝功能Child分级加重,血清HA浓度呈递增现象,且A、B、C三级之间的血清HA浓度有显著性差异,血清HA浓度与白蛋白呈负相关,与胆红素和PT正相关,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白蛋白、胆红素及PT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144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102例,平均年龄(54.42±11.53)岁,Child pugh A级42例,Child pugh B级40例,Child pugh C级6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对血清透明质酸、血清HBV DNA水平进行统计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乙肝肝硬化Child分级的加重,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也增高,不同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10μg/L±127.98μg/Lvs421.35μg/L±176.96μg/Lvs903.58μg/L±212.02μg/L,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 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 DNA和透明质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患者的Child pugh分级升高,HA水平显著增高,说明HA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与肝硬化程度无显著相关,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水平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透明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69例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随着临床肝硬化程度的加重,HA含量逐渐增高。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随HA的增高而下降,与H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21和-0.484);而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可正常或下降,但在肝功能严重衰弱时也多呈低水平。结论肝硬化时,T3、FT3与HA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HA与T3、FT3及T4、FT4浓度对估测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中医辨证施治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国医学中有关冠心病临床症状的描述散见于“心悸”“胸痹”“真心痛”等病证中。目前 ,对冠心病的辨证施治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冠心病的辨证施治作了系统的分析 ,总结出一个既符合冠心病发生发展规律 ,又简便实用 ,为各家所接受的证型 ,为今后中医辨证施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水平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应用B超测量门静脉内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水平。结果 门静脉内径大小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呈正相关,即随着门静脉内径的增宽,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也增加,出血的倾向也增大。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与透明质酸、层粘蛋白值呈正相关,而透明质酸、层粘蛋白值越高,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程度越高,出血率越高。结论 透明质酸和层粘蛋白与门静脉内径相结合,对判断肝硬化程度以及肝硬化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血清透明质酸(HA)作为慢性肝病进入肝硬化期的检测指标,国内外虽有不少报道,但结果不甚一致。本文报告了42例肝硬化病人的的血清 HA 及常规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了血清 HA 与常规肝功能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检测对象:42例病人均根据病史、体检、常规生化、B 超检查而确诊为肝硬化病人。清晨空腹采集分离血清,测定常规项目及HA。二、方法:血清 HA 用放射分析法测定,选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和上海海军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辨证分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人Ⅲ型前胶原(h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均升高,其升高程度依次为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以湿热中阻、 瘀血阻络升高最为明显。因此认为这两型是肝纤维化的关键,其中湿热是肝纤维化的启动因子,瘀血则是肝纤维化主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施治与施护经验.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患者45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护措施.结果 45例患者经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在胃脘痛的治疗护理中,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予以辨证施治与施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联苯双酯降酶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联苯双酯降酶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慢乙肝患者256例,按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等不同中医证型,分别观察联苯双酯治疗后血清转氨酶的降低效应及联苯双酯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ALT的反跳效应。结果:联苯双酯对不同中医证型的ALT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AST,GGT的效应欠佳,联苯双酯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 ,脾肾阳虚4型ALT反跳率均较高,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肾阴虚型ALT反跳率最低,与其他各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苯双酯对不同中医证型的ALT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联苯双酯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络,脾肾阳虚4型ALT反跳率均较高,肝肾阴虚型ALT反跳率最低,临床上不宜将联苯双酯的降酶作用作为慢乙肝的常规治疗措施,可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停用联苯双酯后ALT反跳率的高低,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肠道屏障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7例,其中Child-Pugh A级35例,Child-Pugh B级42例, Child-Pugh C级30例,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Ⅰ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采用改良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乳酸,采用显色基质鲎实验法检测血清内毒素,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尿液乳果糖/甘露醇(L/M)排出比。结果 健康人血清IGF-Ⅰ水平为(217.1±40.2) ng/ml,显著高于Child-Pugh A级肝硬化患者的(180.3±33.4) ng/ml、B级的(152.4±26.5) ng/ml或C级的(126.9±21.8) ng/ml(P<0.05);健康人血清DAO、D-乳酸、内毒素和尿液L/M比值分别为(2.5±0.5) U/ml、(7.1±1.3)μg/ml、(0.4±0.1) EU/ml和(6.3±1.1)%,显著低于Child-Pugh A级肝硬化患者的(3.3±0.7) U/ml、(9.0±1.6) μg/ml、(0.6±0.1) EU/ml和(9.2±1.7)%或B级的(4.6±0.9) U/ml、(11.2±1.9) μg/ml、(0.8±0.1) EU/ml和(12.6±2.3)%或C级的(5.8±1.0) U/ml、(13.4±2.4) μg/ml、(1.1±0.2) EU/ml和(15.7±2.8)%(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与DAO、D-乳酸、内毒素和尿液L/M比值均呈负相关(r=-0.845、r=-0.808、r=-0.867、r=-0.839,P<0.0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屏障功能损害,检测血清IGF-Ⅰ水平有一定的判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减少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脾功能亢进、免疫异常等有关,但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病毒载量对血小板的影响,尤其对骨髓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的影响,国内外鲜见报道.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MK,将不同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加入培养体系中,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MK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客观化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筛选NAFLD患者176例及健康对照组60例,观察记录两组人员中医证侯、肝功能、血脂、B超、CT肝脾比值结果,根据临床证候对`NAFL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不足型4组,与对照组及各组间相互比较,分析辨证分型与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肝郁脾虚居多(29.54%)。各临床分型与对照组相比其客观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各组间比较ALT升高多集中在湿热内蕴型和痰瘀互结型,TG升高多为痰瘀互结型,LDL、TC升高多为肝肾不足型,CT肝脾比值降低以湿热内蕴型和痰瘀互结型为甚,B超呈重度改变多发于湿热内蕴型。结论:NAFLD患者客观化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在应用拉米夫定过程中发现,随着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抑制,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有一定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119例,另选取与肝硬化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晨起空腹采血、离心分离血清,检测血液常规、血液生化、血离子、肝炎病毒标志物,肝脾B超检查:用ELISA法检测血清TPO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B、C级分别为43例、63例和13例.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平均TP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A级TPO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B级(43.44 ng/L±33.51 ng/L)和C级(45.16 ng/L±30.04 ng/L)则明显降低(P=0.001,0.048);血小板计数(PLT)在A级、B级和C级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TPO与PLT在对照组呈负相关(r=.0.363,P=0.048),在Child-Pugh A级和C级两者无相关性,在B级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383,P=0.002).结论:肝脏合成TPO减少是晚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原因:TPO和PLT可以作为反应肝脏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3例经过肝脏大体形态学确诊的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Ishak组织学评分与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3例研究对象的肝组织Ishak组织学评分及与其中医诊断资料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证候分布特点为:肝气郁结(60.87%),湿热蕴结(21.74%),水湿内阻(13.04%),瘀血阻络(4.35%).②从Ishak炎症坏死的评分值(反映炎症坏死的情况)看,分级A、分级B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瘀血阻络、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分级C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水湿内阻、肝气郁结、瘀血阻络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分级D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瘀血阻络、肝气郁结、水温内阻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分级总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瘀血阻络、肝气郁结、水湿内阻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③分期总评分值在瘀血阻络证候中最高,在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肝气郁结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无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及无证可辨.结论:在该23例患者中,我们初步发现:①中医证候分布以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为主,正虚尚不明显,相应的肝脏炎症程度评分较低,而湿热蕴结型的炎症程度评分相对偏高;②此组患者肝组织形态学活检诊断肝硬化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69例CHB患者根据血清HBeAg分为HBeAg阳性组(110例)和HBeAg阴性组(59例),回顾性分析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之间关系。结果 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6.9±1.3)log10拷贝/ml和(4.7±1.8)log10拷贝/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HBeAg阳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1组为9例、G2组为80例、G3~4组为21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5.7±1.4)log10拷贝/ml、(6.4±1.8)log10拷贝/ml、(7.2±1.1)log10拷贝/ml,3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1组为28例、S2组为50例、S3~4组为32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6.9±1.1)log10拷贝/ml、(6.9±1.4)log10拷贝/ml、(6.8±4.2)log10拷贝/ml,3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HBeAg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1组为6例、G2组为19例、G3~4组为34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2.2±1.9)log10拷贝/ml、(4.9±1.5)log10拷贝/ml、(5.4±1.8)log10拷贝/ml,3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1组为12例、S2组为30例、S3~4组为17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2.6±4.1)log10拷贝/ml、(5.3±1.3)log10拷贝/ml、(5.6±1.7)log10拷贝/ml,3组血清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显著相关。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较高者,其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将29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Alb、前白蛋白(PA)、血清总胆固醇(Tch)、凝血酶原时间(PT)、血常规、腹水常规及生化、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水湿内停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TBil湿热蕴结证较水湿内停证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水中性粒细胞比率(%)水湿内停证低于湿热蕴结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腹水蛋白梯度湿热蕴结证低于肝肾阴虚证、水湿内停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CPR湿热蕴结证证明显高于水湿内停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血清TBil、腹水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清/腹水蛋白梯度及血清CPR等指标的异常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湿热蕴结证的感染较其他3种证型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