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黄疸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阳黄方敷贴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总评分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6%)高于对照组(38.5%)(P0.05),且治疗组的症状总评分和总胆红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2.
浦明之 《吉林中医药》2010,30(7):589-590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配合玉屏风散加六君子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肺脾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选用穴位敷贴配合玉屏风散加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玉屏风散加六君子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玉屏风散加六君子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敷贴临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治疗组(针刺加穴位敷贴)20例中风恢复期病人,分为气滞血瘀型和肾虚血瘀型,中药方1敷贴肾虚血瘀型病人,中药方2敷贴气滞血瘀型病人,主穴为肝俞、肾俞,适当加以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并与对照组(单纯传统针刺组)相比较.结果:穴位敷贴治疗中风病人恢复期有效率肾虚血瘀组达75%,气滞血瘀组达87.5%;对照组有效率达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传统针刺加穴位敷贴肝俞、肾俞等腧穴能更加有效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复肝宁片1.5 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肝健脾膏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以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9%,两组间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具体呼吸困难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满意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最主要的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敷贴加护理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敷贴对照,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加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9例给予中药内服加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00mg,2次/d,α-糜蛋白酶5mg,肌肉注射,隔日1次,同时给予微波物理照射等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主要症状(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敷贴加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突出,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益气健鼻汤治疗过敏性鼻炎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益气健鼻汤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敷贴组、中药组。治疗组102例,在初、中、末伏分别取不同的穴位药膏敷贴,同时服益气健鼻汤,连服30d,为1个疗程;敷贴组60例与中药组45例分别仅用药膏敷贴穴位和服用中药益气健鼻汤治疗,各组均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敷贴组与中药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益气健鼻汤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加服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予穴位敷贴加服用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对照组100例予胃复春治疗。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3.1%,总有效率89.34%;对照组痊愈率20.0%,总有效率7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加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治疗CAG疗效确切,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伏天及三九天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4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3组,即三伏组(128例,三伏天穴位敷贴)、三九组(54例,三九天穴位敷贴)、伏九组(62例,三伏天配合三九天敷贴)。3组选用穴位为肺俞、肾俞、大椎、天突、膻中、中府。结果:治疗后3组近期疗效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情况,3组治疗后1年的急性发病次数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伏九组与三九组和三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和三九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近期和远期均有效,配合使用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3%,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_2、PEFR、FEV1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aCO_2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有效改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康穴位敷贴对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方法:对168例CKD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康穴位敷贴观察组(120例)改善临床症状和降BUN、Scr的疗效优于对照组(48例)。结论:肾康穴位敷贴治疗CKD有较好的效果。肾康穴位敷贴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CKD进展,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导引功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敷贴加导引组、敷贴组、导引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敷贴加导引组予穴位敷贴联合导引功法治疗,敷贴组予相同敷贴治疗,导引组予相同导引治疗,对照组予三磷酸腺苷片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0天,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膝关节等速运动测试相关参数指标(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疲劳量表-14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敷贴加导引组、敷贴组、导引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64.29%、73.81%、47.6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敷贴加导引组优于其余3组(P0.05)。②等速运动测试方面,敷贴加导引组各参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部分优于敷贴组或导引组(P0.05)。③敷贴加导引组FS-14积分与PSQI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FS-14积分优于敷贴组,而其FS-14积分与PSQI积分优于导引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结合导引功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满意,可通过改善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及其他临床症状,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神阙穴敷贴前列清巴布贴与关元穴、长强穴敷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分别给予口服舍尼通加神阙穴敷贴前列清巴布贴、口服舍尼通加关元穴敷贴前列清巴布贴、口服舍尼通加长强穴敷贴前列清巴布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参数及评分,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比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均有优势(P<0.05);对照Ⅱ组优于对照Ⅰ组(P<0.05)。在改善前列腺液参数、降低NIH-CPSI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前列清巴布贴外治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神阙穴敷贴比关元穴、长强穴敷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咳喘散穴位敷贴组(简称敷贴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对症等西药基础治疗;敷贴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治疗后1年内的急发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敷贴组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敷贴组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CT积分及减少患者1年内急发次数、提高肺功能PEF、FEV1水平方面的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控制发作,减少急发次数,改善肺功能,从而减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潘治平 《中医药导报》2002,8(6):321-322
目的 :验证健肝方 (自拟方 )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运用健肝方与肝达康[1]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各 6 0例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健肝方较肝达康在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改善、治疗前后肿大肝脾回缩、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等方面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健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肝达康 ,抗肝纤维化也优于肝达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派格宾)对湿热内结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20例辨证为湿热内结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在使用派格宾抗病毒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每周3次,使用穴位敷贴时间为24 w,使用派格宾时间为48 w。观察两组治疗24 w、48 w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4 w、48 w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抗病毒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下降、失眠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派格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加派格宾抗病毒效果,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45例)为西医加尿毒清颗粒加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组,B组(45例)为西医加尿毒清颗粒加保肾膏非三伏穴位敷贴对照组,C组(45例)为西医加尿毒清颗粒对照组.结果:A组在总有效率、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量及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方面与B、C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内服加三伏穴位敷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肺片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定疗效;观察治疗后半年内感冒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感冒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能预防感冒。  相似文献   

20.
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混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HBV-DNA的抑制、HBeAg血的阴转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注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