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据此推算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大约有9240万人[1].与此同时,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不容乐观.2006年进行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大中城市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6%±1.6%,只有41.1%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HbA1c<7%)[2].胰岛素治疗为有效的降糖措施,然而即使已经起始了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情况也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新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使人担忧的是,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两者形成极大的反差。2006年中国地区的糖尿病现状调查显示,仅26.8%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而73.2%的患者血糖控制未能达标(HbA1c〉6.5%),HbA1c〉8%的患者更高达28.3%;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在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7年的11.2%。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固定的饮食节律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发现自身餐后血糖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医师对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在进行个体化饮食安排时,了解饮食节律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张春智  李霞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71-1272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单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其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组或联合β激动剂治疗组。结论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不会升高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哮喘和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受到重视,但是关于糖尿病患者的整体代谢控制情况关注不够.本研究拟调查上海市老年糖尿病患者各项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10月~2007年7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211例,男166例,女45例,年龄62~95(平均79.55±6.22)岁,糖尿病病程为(9.10±3.20) 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国山东及江苏两省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14年10月至11月,在山东及江苏两省的2个城市4个乡镇中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管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 508份。仅有17.2%的城市患者和3.3%的农村患者每周测一次以上血糖。城市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史10年以上、高中以上学历、胰岛素治疗及定期接受糖尿病随访的患者测量血糖频率相对高;农村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能相对好的监测血糖。结论:所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率较低;尚需加强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监测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检测出并治疗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60例,对比孕妇血糖进行OGTT实验,对比经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胰岛素治疗后孕妇血糖的改变。结果经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度、重度联合运动治疗,10例重度患者增加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水平并安全分娩。结论对于患病孕妇进行运动、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8.
<正>控制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基础,2003、2004、2006年我国大中城市门诊的调查表明仅有1/4的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6.5%)。本研究通过应用地特胰岛素(Det)联合阿卡波糖对比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HbA1c>9%的T2DM,旨在探讨地特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T2DM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更好的依从性。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2至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36例,符合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HbA1c>9%,包括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卫生干预后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为糖尿病患者社区卫生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2月—2010年12月4年间医院确诊的我社区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采取相应的社区卫生干预,调查其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具体治疗的措施等,对干预前后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值进行测量。结果通过社区卫生干预,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对具体治疗措施的了解均有显著提高,血糖较以前更为理想(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社区卫生干预,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控制、预防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华人糖尿病特点优化降糖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2001年上海社区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达10.58%,但糖尿病控制达标率低。我国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老年患者多见,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应结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优化降糖方案,提高血糖达标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就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情况而言,大力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有人将它的治疗比喻为五驾马车,即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管理、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这五驾马车首位就是糖尿病健康教育,患者只有很好地驾驭这五驾马车,才能良好地控制血糖,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糖尿病患者病程漫长,健康教育就必须贯穿于患者的一生,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起步晚,缺乏统一规范模式,组织及管理力量薄弱,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我们于2003~2006年曾治疗管理200余名糖尿病人,现就糖尿病人健康教育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2.
498例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病人在社区门诊治疗中临床特点,分析血糖控制效果差的原因。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本社区门诊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良的498例,采用询问病情、随访等方法,加以总结并作原因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相关因素是:1.未行有效生活方式干预。2.不愿接受药物治疗。3.未按医嘱服药并自我规范监测血糖。4.当单一药物无效时拒绝联合用药。5.单一中药治疗。6.拒绝胰岛素治疗。结论 目前本社区门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约26.51%。社区医生应加强对糖尿病的卫生宣教,坚持规范治疗,提高患者医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采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严重程度完全不同GDM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结论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均能够有效控制GDM血糖变化,血糖检测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卢琦  丁宝江 《山东医药》2012,52(24):72-7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以及血糖控制程度对髋部脆性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06年1月~2010年4月因髋部脆性骨折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非糖尿病患者60例,术后随访1 a,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虽获理想血糖控制,但手术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1 a内,血糖控制理想(HbA1c≤7.0%)的38例糖尿病患者,其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率、骨折再移位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率、全因死亡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似(P>0.05),而血糖控制不理想(HbA1c>7.0%)的20例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高,血糖控制不良影响髋骨骨折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003年中国三甲医院糖尿病控制管理和晚期并发症的状况,并将结果与1998、2001年的结果对比,揭示糖尿病控制质量5年的动态变化.方法在中国30家三甲医院专科糖尿病中心连续选取治疗一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回顾病历、门诊访谈,开展回顾-前瞻的大型调查,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类型及相关治疗、血糖控制及合并症、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功能等资料,并采集指血在中心实验室检测糖化血红蛋A1c(HbA1c).结果随机入选的2 729名患者平均年龄为(61.3±11.6)岁,平均病程为(8.7±6.2)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2.5±11.1)岁,其中大部分(97%)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基线数据与1998、2001年相似,具有可比性.研究人群HbA1c均值为7.5%±1.6%,比1998年下降1.4%,但仅有11.5%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HbA1c<6.5%).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较1998年增加15%,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患者较2001年增加20%.35%和19%的患者在家中分别进行血糖、尿糖自我监测.一半的患者血脂控制未达标,发生率最高的合并症为白内障(37%),其次为神经病变(29%)和背景性视网膜病变(18%).生活治疗调查结果显示,1/3的患者同意糖尿病控制很好,1/3担心疾病恶化及低血糖的发生,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57%害怕开始使用胰岛素.结论我国血糖和代谢控制的现状与治疗指南的控制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水平,其有效措施包括大力推广新的治疗策略和强化治疗,以预防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较西方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更为明显,特别是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更为显著;多数患者合并餐后血糖明显升高以及血糖控制差等特点。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模式多采取阶梯式的方法,即从最初的生活方式干预,到使用口服降糖药,直至最终使用胰岛素。因此,起始胰岛素治疗是T2DM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2006年1~12月,我们对该类患者采用控制血糖 膀胱冲洗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讨糖尿病孕妇血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妇产科接受孕前检查的糖尿病孕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值和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查,分析孕妇的血糖水平,对确诊为糖尿病的孕妇给予积极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参与调查研究的210例糖尿病孕妇中,89例空腹血糖值异常,占42.3%;137例1 h血糖异常,占65.2%;131例2 h血糖异常,占62.4%,40例3 h血糖异常,占19.0%,38例患者同时合并两项及两项以上血糖异常,占18.1%。经综合治疗,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安全分娩。结论通过饮食、运动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是预防和避免围术期不良母婴结局的有效途径,而孕妇血糖水平的检测对于妊娠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妊娠期妇女合并糖尿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1例,对其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8.21±2.19)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6.16±3.28)mmol/L(t=5.357,P=0.027)。患者治疗前餐后2 h血糖(9.46±5.12)mmol/L,治疗后餐后2 h血糖(8.35±1.45)mmol/L(t=8.269,P=0.014)。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给予相应运动和饮食控制,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给予相应胰岛素治疗,尽量减少患者母婴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秦红  张娟 《糖尿病新世界》2014,(12):144-144
目的探讨并分析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6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地应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研究组患者基于此予以饮食控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基于胰岛素的治疗进行合理且科学的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确保母婴安全,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