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体现医院人性化服务,为出院患者提供疾病的后续治疗。方法:成立院后服务办公室,各病区设立病区助理,院后服务办公室负责指导病区助理开展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就诊率。结论:提升了医院知名度,和谐了医患关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医患信息不对称,提高医患有效沟通效率,建立医患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医疗行为起到监督作用。方法在全院各病区设置病区助理,通过病区助理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学习专科疾病常识、常见辅助检查报告的阅读及提供医疗信息资料。结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结论病区助理作为知识的传递者,通过构建学习型医患关系,为医患之间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了医患沟通效率,减少了医患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矛盾和误解,提升了医院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病区助理服务模式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作用.方法 病区助理实行竞聘上岗,制订病区助理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从入院到出院环节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沟通指导.结果 病区助理坚持三贴近的服务宗旨,为患者实行入院时、住院中、出院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出现了患者有困难找"病区助理"的喜人景象,使患者得到全程的关怀和照顾.结论 病区助理强化了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创新了护理服务模式,落实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分层次管理,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病区助理服务模式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作用.方法 病区助理实行竞聘上岗,制订病区助理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从入院到出院环节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沟通指导.结果 病区助理坚持三贴近的服务宗旨,为患者实行入院时、住院中、出院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出现了患者有困难找"病区助理"的喜人景象,使患者得到全程的关怀和照顾.结论 病区助理强化了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创新了护理服务模式,落实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分层次管理,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设置病区助理与住院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患者量的关系。方法通过对设置病区助理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患者量的调查,分析设置病区助理对住院患者量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设置病区助理后,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逐年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患者量及重复住院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与重复住院率呈正相关(r=0.998,P〈0.05)。结论设置病区助理有助于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住院患者量增长。  相似文献   

6.
覃伟英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101-102
目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五官病区中,采用由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及生活助理员组成的四位一体护理模式,通过实施分组责任制护理和进行有效的层级管理,使病区的护理质量得到保障。结果:各层级护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患者满意度由93.0%提高到96.1%。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士的职业感加强,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积极性提高。结论:四位一体模式使患者获得细致、全面的服务,能显著提高病区的护理质量,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7.
探讨首护负责制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选择两个病区作为试点病区实行首护负责制护理服务模式,比较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医患纠纷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专科护理发展迅速,医患和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行首护负责制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个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74-2375
目的:为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拓宽医疗服务领域,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给住院患者提供全程、规范的人性化服务,住院期间发放服务问卷评价表,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出院后予电话回访。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此项服务的开展,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信任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微信群开展产褥期保健的延伸服务,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满意度。方法在产妇出院时征得本人同意后,邀请加入微信咨询群。通过医务人员在群里推送相关保健知识及专业人员利用微信平台的对话、图片、视频功能及时解答产妇咨询问题。结果经过9个月的运行,密切了医患关系,为病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提升了满意度;及时发现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现象,给予正确指导及处理,保障了母婴健康;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保健咨询的延伸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特需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设计调查表,分别对特需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就接受CRM服务前后的满意度调查对比。结果通过接受1年CRM服务模式,患者总体满意度测评提高,其中对"诊疗流程"、"预约模式"、"获取医疗信息"和"健康宣教"满意率提高较为明显,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开展CRM系统服务,把患者日益增加的需求放在核心位置,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病专科病区医疗助理的培养及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队伍中选拔、培养一批医疗助理,通过培训考核、确定工作职责,主要协助各病区医生完成部分日常工作,包括医生排班、会诊接待、安排科室业务学习、授课幻灯初期制作、医疗文献翻译、患者检查报告收集、危重患者及异常结果处理反馈及交班等,比较设立医疗助理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自病区设立医疗助理岗位以来,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前明显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区医疗助理的应用使医疗人员从非医疗性工作中脱离出来,可有效提高病区医疗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医护沟通,使科室工作氛围更加融洽,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对实施无陪化护理服务的认可情况,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制无陪化服务认可情况调查表,对无陪化病区236例住院患者,80名家属及137名医护人员发放问卷,了解其对无陪化护理服务的认可情况,并对无陪化护理服务病区和非无陪化病区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无陪化示范病区的护理质量、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工作遗漏、护理投诉减少;无陪化病区与非无陪化病区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实施无陪化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服务水平,拉近了护患距离,提升了医院的社会竞争力,具有可行性、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助理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工作满意度,借以证实配置助理护士人力的可行性。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分别对24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100名护士、128例住院患者、36名(全部)助理护士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助理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工作满意度。结果:护士、患者及助理护士满意度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护士、助理护士频数较高,差错事故偶尔出现:护士、助理护士频数较高。结论:护士、患者、助理护士对助理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工作满意度较高,证实病区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配置一定数量的助理护士是有益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张莉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81-5482
为全面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强化护理职责,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于2010-05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对实施无陪化护理服务的认可情况,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自制无陪化服务认可情况调查表,对无陪化病区236例住院患者,80名家属及137名医护人员发放问卷,了解其对无陪化护理服务的认可情况,并对无陪化护理服务病区和非无陪化病区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无陪化示范病区的护理质量、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工作遗漏、护理投诉减少;无陪化病区与非无陪化病区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无陪化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服务水平,拉近了护患距离,提升了医院的社会竞争力,具有可行性、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在医疗改革形势下,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新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方法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实施首问首诊负责制、亲情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等举措来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区。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行为,护士的价值得到实现,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紧张的医患关系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7.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首先在普外科、消化内科、妇科三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通过半年的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已在全院开展.笔者通过统计分析普外科2010年1~6月传统护理模式服务与2011年同期开展优质护理后的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满意度进行调查,说明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医院社会综合满意度,我院从2006年开始组成了出院病人家访服务小组,开展了出院病人的家访服务,对来自我院各临床科室的部分出院病人进行了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提高了社会、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形象,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桥梁,化解了医患矛盾,为建立和谐医惠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了社区及病人的家里。  相似文献   

19.
侯继丹 《护理研究》2010,(3):736-736
为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圆满周到的服务,不断丰富无缝服务品牌的情感内涵,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年前推出了一项服务新举措,为每个病区配备一名由资深护士担任的病区助理。病区助理的出现为住院病人入院期间提供了更加富于亲情的服务,他们与病人朋友般亲切交流,进行细致的人院宣教、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解难答疑、协调医患矛盾、给予心理护理、提供后勤保障等系列服务工作。同时,在病人出院后还开通24h的电话健康咨询服务。笔者在该医院专业实践中对病区助理的工作岗位进行了仔细的探索与研究,现将该院关于病区助理的工作实践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助理岗位护士的设置和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工作量跟踪记时,了解病区基础护理耗时数并根据工作量配置助理岗位护士,确定助理岗位护士职责和管理方法,从2010年起在内外科各病区使用助理岗位护士60名,由助理岗位护士取代护工和陪护者完成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比较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前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的变化,并通过工作量跟踪记时,比较设置助理岗位护士前后病区直接护理时间的变化。结果 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均有提高,病区直接护理时间增加。结论 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并规范助理岗位护士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稳定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