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导管由肘前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相比,PICC具有方便、有效、创伤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锁骨下静脉置管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重要生命线,担负着补液、补充营养、输注化疗药物、干细胞回输和输血等重任。  相似文献   

2.
郝美秀 《职业与健康》2006,22(4):304-306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胭窝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下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国内在临床较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对置管方法、临床应用范围及并发症等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方法特点及并发症。方法 按时间先后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或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双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观察30天,共80例病人(n=40:40),甲组应用双腔中心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置管,乙组应用PICC导管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置管成功39例占97.5%;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40例(100%)。导管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有1例气胸并发症占2.5%。导管异位,PICC导管有2例占5%;锁骨下天然脉穿刺导管有1例占2.5%。静脉炎发生率,PICC导管有2例占5%;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无一例静脉炎发生。结论 PICC导管穿刺无风险,部分治疗可取代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是抢救危重病人有用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在外科病人中长期应用的方便性、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自1997年至1998年期间,对60例外科病人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与60例外科病人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三种不同型号的单腔PICC导管、导管尖端的置管位置、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CVC)进行相应比较。结果PICC置管成功率为95%(60例置管/63例穿刺)。PICC与CVC置管时间平均为13天(6~98天)与14天(7~104天)。PICC组中,53例病人(88.3%)于治疗结束时拨除导管;3Fr导管(20G穿刺针)阻塞率(4/20,20%)高于4Fr导管(18G穿刺针)阻塞率(2/20,10%)和SFr导管(16G穿刺针)阻塞率(1/20,5%);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3/60),PICC导管接头破裂1例(1.7%);置管导管尖端异位5%(3/60)。CVC组中仅1例(1.7%)置管导管尖端异位。两组均无置管所致的导管感染、气胸及血气胸发生。结论PICC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需要中-长期接受各种输液、肠外营养液、化疗以及抗菌素治疗的病人。这种新方法不但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周围静脉导入导管且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避免了患者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等优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在肿瘤化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从上肢浅静脉,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达上腔静脉,导管尖端最终停留在上腔静脉的下1/3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常规上腔静脉在心脏的右侧,但也会有上腔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7.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尽管PICC有许多优点,但在PICC导管留置过程中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甚至导致导管留置失败[2]。现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安徽省某三甲医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病例原因,探讨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6月~2007年6月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2170例,6例发生相关深静脉血栓并发症7例次(0.32%),其中2例合并菌血症,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手段,并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均为晚期肿瘤,分别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使用聚脲氨酯材质的PICC导管,管尖位置6例次在锁骨下静脉、1例次在颈内静脉;超声确诊血栓形成后,拔出导管并抗凝治疗,5例患者放置上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平均随访10.6个月,4例血栓消失。结论PICC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管尖位置不当,置管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头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  相似文献   

10.
不同置放途径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两种经不同途径置放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8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双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美国Arrow公司)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置管,B组应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美国B—D公司Peripherally Insen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流速及导管相关并发症30天。结果 置管成功率相近(P=0.5562):PICC导管置管成功97.5%(39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100%(40例)。导管堵塞率有明显差别(P=0.0231):PICC9例(22.5%),锁骨下静脉穿刺2例(5%)。锁骨下静脉置管流速明显快于PICC(P=0.0001)。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P=0.1521~0.5562)。气、血胸并发症: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动脉损伤: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导管易位:PICC2例(5%),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静脉炎:PICC2例(5%),锁骨下静脉穿刺末发生。导管感染: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2例(5%)。大多数PICC置管可由护士完成,而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由医师操作。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流速大,是抢救危重患的首选导管。PICC导管穿刺更安全、易推广;导管堵塞或感染后,能进行原地置换;是长期输液和大剂量长时间化疗的首选中心静脉导管。两种置管途径的导管相关感染率无统计学羌异。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因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的深静脉置管少,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静脉通道.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老年患者由于上肢皮肤肌肉松弛而形成"蝴蝶袖",采用盲穿方法穿刺置入PICC时成功率较低.2011年10月起,我院对老年蝴蝶袖患者采用改良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肘上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任国琴  俞萍 《现代保健》2010,(4):112-113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PICC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37例有PICC置管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其中18例(48.6%)肘部没有可见或可触及的浅静脉,选择上臂深静脉,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分析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7例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成功率为100%。PICC管留置时间为(32.0±19.8)d,2例(5.8%)患者分别在置管后第21和39天因为静脉血栓形成而拔管,18例(48.6%)患者的PICC仍在使用。结论应用超声引导技术,使部分肘部无可见或可触及浅静脉的老年患者也能安全置入PICC。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CVC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景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2):189-190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恶性肿瘤病人中临床应用情况及利弊。方法将67例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设为PICC组,89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设为CVC组。分别记录插管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留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ICC置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4%,CVC置管组为80%,P〈0.05;PICC置管组平均穿刺时间为(15.20±4.34)min,CVC置管组为(27.71±4.01)min。P〈0、01:PICC置管组平均留管时间为72d,CVC置管组为36d,P〈0.01;PICC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CVC置管组为33%,P〉0.05。结论PICC组较CV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但并发症发生率,中途拔管率与C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式成本效益的差异显示,需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中,PICC并不能替代CV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享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经验。方法 收集并分析1例留置PICC的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男,78岁,诊断“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外周血管穿刺多次失败,在超声引导下利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成功留置PICC,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结论 为保护外周静脉,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留置PICC在ICU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通常操作在病房患者床边即可进行,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但由于个体差异,血管途径变异,往往置管定位处于盲目性。所以我们对自2003年4月~2005年6月实施的62例PICC置管,随机分成2组进行操作,发现在X线直接监视下操作比在床边操作既省时又安全,定位准确,一次到位,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非正常拔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4例应用PICC导管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其非正常拔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04例早产儿中,93例(89.4%)为正常拔管,11例(10.6%)为非正常拔管。非正常拔管组患儿PICC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比例明显高于正常拔管组患儿(x2=24.931,P=0.000)。非正常拔管组患儿的平均置管长度为(8.4±2.2)cm,明显低于正常拔管组的(10.2±1.6)em(t=3.391,P=0.001)。结论导管尖端未达到腔静脉可能是导致PICC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导管从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可以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既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能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反应,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方法特点及并发症. 方法:采用一次性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CVC).观察240例病人中,CVC组120例,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PICC组120例,应用一次性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 结果:①置管成功率:PICC组117/120,占97.5%;CVC组120/120,占100%.②气、血胸并发症:PICC组无血气胸;CVC组1例,占0.83%.③导管移位:PICC组10例,占8.33%;CVC组1例,占0.83%.④静脉炎发生率:PICC组2例,占1.67%;CVC组无一例发生.⑤导管堵塞:PICC组17例,占14.17%;CVC组9例,占7.5%. 结论: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部分治疗可取代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在临床上可达到与CVC相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具有中心静脉置管的各种优点,而且只需外周血管穿刺,便于护士操作,不受性别年龄等限制,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方面,已成为建立静脉营养通道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