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燕辉  向华国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52-153,15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占69.0%(20/29)。在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中,通过姑息性引流治疗4例;再次手术25例,其中行2次手术3例,行3次胆管重建术1例,共行胆管探查及重建修复手术30次。其中19例经随访6个月~3年,疗效优良率达80%以上。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管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肝外三管的辨认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利用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76~ 1996年 2 0年间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 9例 ,结合文献资料和近 5年来胆道手术体会 ,就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预防对策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9例 ,其中男 8例 ,女 1例。年龄 3 4~74岁 ,平均 48.6岁。造成胆管损伤的手术 :开腹单纯胆囊切除6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1例 ,胃癌切除术 1例。术中发现 5例 ,术后 3天发现 3例 ,术后 1周发现1例。术中及术后探查发现胆管损伤的部位及类型见表 1。表 1 胆管损伤部位及例数损伤部位例数肝总管横断伤 1肝总管侧壁损伤 3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处损…  相似文献   

3.
熊奇如 《安徽医学》2008,29(6):704-707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14例、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胆管损伤17例。损伤的临床分型;按损伤部位分为胆总管Ⅰ-型、肝总管Ⅱ-型、胆总管与肝总管汇合部Ⅲ-型、左右肝管Ⅳ-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22例、Ⅳ-型4例。按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线形1-亚型、横断形2-亚型、缺损形3-亚型,1-亚型4例、2-亚型5例、3-亚型22例。按病程分为术中至术后72h以内发现为A期,72h以后至术后3个月为B期,大于3个月为C期,A期21例、B期7列、C期3例。手术方式;胆肠内引流20例,胆管修复+腹腔引流+“T”管或胆管支架管引流术8例,胆管端端吻合3例。早期手术1次手术19例,中期2次手术10例,晚期2次手术2例。术后随访28例,失访3例,随访率28/31。1例术后2个月出现胆管吻合口狭窄黄疸再次手术改行胆肠内引流,2例偶有轻度的畏寒、发热,考虑为反流性胆管炎、经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其余病人均能胜任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胆囊切除应重视胆管解剖变异、把握手术时机、尽量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胆囊切除后检查胆囊管与肝总管、胆总管的交汇处的连续性,同时检查胆囊标本、有无双管开口,肝门有无异常胆管开口和胆汁流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术中发现1、2-亚型胆管损伤、应优先考虑胆管修复和支架引流,同时加以有效的腹腔引流。对于3-亚型胆管损伤无论损伤部位、损伤分期,以内引流为首选。医源性胆管损伤处理取决于其分期和损伤的严重程度。胆管损伤胆管狭窄的最佳处理时间尚无定论。我们认为早期手术有利于胆管重建和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付代敏  杨宗林 《西部医学》2008,20(4):772-77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上腹部手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46例(86.8%),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操作粗暴及腹腔镜开展早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B超确诊率82.35%;CT可显示损伤胆管部位以上胆管扩张、胆管损伤平面及长度。47例随访平均4年1个月,效果优良率达76.6%。结论早期诊断,根据损伤情况正确决定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对治疗效果好坏至关重要。上腹部手术时应时刻注意肝外胆道走行,胆道手术应认真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医源性胆管损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3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共施行手术36次,其中2次手术者4例,胆管端端吻合4例,胆管壁缺损修补2例,单纯缝线拆除4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2例,其中4例吻合口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0例获随访1~5 a,均临床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重建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宗瑞林 《中外医疗》2009,28(35):58-5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胆囊坏疽穿孔对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坏疽穿孔的胆囊182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6例(3.1%)。结论感源性胆管损伤预防是关键,掌握胆囊手术切除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可以减少和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管损伤并不少见 ,常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 ,如术中及时发现和恰当处理 ,一般效果良好。再次手术的后果多不如即时手术好[1] 。我院自 1984~ 1998年对医源性胆管损伤 19例进行再手术处理 ,效果尚好。本文就诊断和再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本组男 6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 5岁。发生在急诊手术后 15例 ,择期手术后 4例 ;15例为单纯胆囊切除术 ,3例为胆总管探查术 ,1例为胃大部切除术。本院 15例 ,外院转入 4例。损伤部位及原因 :胆囊管牵拉过度 ,肝、胆管被扎 2例 ,胆总管缝扎 2例 ,肝总管横断 4例 ,胆总管横断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息县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占80.1%(21/26)。26例均行手术治疗,共行胆道重建修复手术31例次,其中行2次手术3例,3次手术1例。24例随防6个月~5年。疗效优良率达84.6%。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术中肝外三管的辩认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目前最常用且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的病例资料。分析损伤的部位、类型、发现时间、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等。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及时采用胆道端端吻合、胆肠吻合并引流6例,术后3d内发现胆道损伤再次手术2例。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关键是预防,术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武 《四川医学》2009,30(3):348-350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发生的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特。结果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术中仔细检查,术后临床表现、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检查。结论术中良好的暴露,在确认三管关系后切断胆囊管,胆囊切除后辩清胆总管、肝总管,检查切除胆囊有无异常管道,是预防和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再决定手术时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对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影响,探讨造成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2008年8月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1340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0.22%),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24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0.5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6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4例(0.98%)。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预防是关键,熟练掌握各种胆囊切除术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医源性胆管损伤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道手术3958例,发生胆管损伤20例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外院胆道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术后发现4例,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8例.结论 切断胆囊管前先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16例共施行手术18次,其中2次手术者2例。胆管端端吻合2例,胆管壁缺损修补1例,单纯缝线拆除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3例。15例随访1~5年,均临床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重建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道手术3958例,发生胆管损伤20例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外院胆道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术后发现4例,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8例.结论 切断胆囊管前先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3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根据胆道损伤的部位及程度的不同,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即胆管端端吻合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修复术、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对3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施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总结分析了3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因素。结果随访3年,吻合狭窄4例,占11.11%,逆行胆道感染2例,占5.56%。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贵在预防,一旦发生,后果是很严重的,术中或术后及时发现,并根据胆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与医源性胆管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对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影响,探讨造成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1年6月~2006年12月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1660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4例(0.24%),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90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0.5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5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5例(1.20%)。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预防是关键,熟练掌握各种胆囊切除术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医源性胆管损伤是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崔东鸿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26-292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及二次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造成胆管损伤的患者20例,其中小胆管瘘3例,部分胆总管或肝总管损伤例5例,胆总管或肝总管完全闭阻12例。分别采用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壁修复T管引流术及胆肠吻合术等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胆肠吻合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总有效率及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治疗方法。结论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常见、最复杂,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并发症,为进一步降低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应全面提高腹腔镜的操作技术水平,明确胆囊三角的解剖位置。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二次手术方式的最佳选择是胆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至2008年收治的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资料,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其中胆总管横断伤6例,胆总管局部裂伤3例,肝总管误扎2例,右肝管横断伤1例.术中发现损伤8例,及时进行吻合或修补7例,拆除缝线1例;术后2例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术后2例出现黄疸,明确胆管损伤后行原位整复胆管,T管支撑引流.11例随访1~23年,8例效果理想.结论 医源性胆管损伤预防是关键,要重视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规范手术操作,胆管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发现时间、部位、类型等选择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误伤胆总管、肝总管偶有发生。近10年来,我科在施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管损伤8例,他院转入3例,共11例。对其致伤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3例,女8例,年龄27~75岁,平均45.3岁。11例均为胆囊结石,施行胆囊切除。损伤部位:胆总管4例,肝总管4例,左、右肝管汇合处1例,右肝管2例。损伤类型:肝外胆管误扎2例,横断2例,裂伤4例,胆管壁部分切除3例。2.讨论胆管损伤的原因(1)术者对一般胆囊手术过份自信,单纯追求小切口和手术速度,不注意应有的手术操作原则,以致发生胆管损伤;(2)处理胆囊颈管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方法、处理、预防。方法:对3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损伤共施行手术54次。2次手术者42例,3次手术者4例,4次手术者1例。手术后均痊愈。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在预防,也可以避免。可依据损伤情况、发现时间行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