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庭远程监护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设计了一种家庭医疗保健远程监护网络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远程监护技术与家庭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应用实例——家庭远程监护网络。  相似文献   

2.
罗建  崔亮 《医疗装备》2001,14(12):20-21
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家庭监护网的研制。介绍了远程医疗家庭监护网的系统构成和性能特点,它实现了将病区与病区、医院与医院、家庭与医院以及地区与地间联网,实现远程监护远程会诊。特别实用于社区医疗网的远程医疗监护。  相似文献   

3.
远程医疗家庭监护网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家庭监护网的研制.介绍了远程医疗家庭监护网的系统构成和性能特点,它实现了将病区与病区、医院与医院、家庭与医院以及地区与地区间联网,实现远程监护远程会诊.特别实用于社区医疗网的远程医疗监护.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的系统由中央监护站、胎儿监护仪和家庭胎儿监护仪联网组成。中央监护站安装于中心医院产科,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去除了电缆对孕产妇的束缚,实现对孕产妇在医院内的移动监护;基于Internet,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的胎儿监护仪与中心医院的中央站的远程连接,由中心医院对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公共电话网或Internet,实现家庭胎儿监护,为在家的孕妇提供远程诊断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的系统由中央监护站、胎儿监护仪和家庭胎儿监护仪联网组成。中央监护站安装于中心医院产科,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去除了电缆对孕产妇的束缚,实现对孕产妇在医院内的移动监护;基于Internet,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的胎儿监护仪与中心医院的中央站的远程连接,由中心医院对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公共电话网或Internet,实现家庭胎儿监护,为在家的孕妇提供远程诊断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种远程家庭医疗模式,使更多老弱病残人群在家中得到有效的监护.方法:研制一种基于3G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社区远程诊断系统,将测量得到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库,医生在其终端通过访问数据库进行会诊,然后向用户反馈意见.结果:该系统可满足社区或家庭的常规生理参数检查.结论:该系统可以作为远程家庭医疗的有效平台,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家庭监护.  相似文献   

7.
王庆玲  白雅贤 《医疗装备》2000,13(11):17-18
目的:数码胎儿监护(院内/院外)网络系统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将系统内、院外终端分别与美国惠普公司的1351型胎监作对比试验。结果:院内终端与HPM1351胎监比较,胎心率符合率为97.26%、NST结果一致。院外终端与HPM1351胎监比较,胎心率符合率为96.89%、NST结果一致。结论:胎儿远程监护(院内/院外)网络系统适合临床使用,院外远程监护系统为达到“时时监护、按需监护”提供了可以普及的工具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区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它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了人类的健康需要。远程监护是社区医疗监护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目前社区远程监护主要有基于电话网、Internet网以及无线网等几种,本文主要介绍社区医疗监护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应用于远程医疗的远程家庭监护设备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远程医疗历史发展为背景,介绍当前国际国内远程家庭监护的发展和现状,提出远程家庭监护设备的理想设计要求和特点,分析目前推广现有远程家庭监护技术的问题所在,在探讨目前处于发展中的远程家庭监护设备市场和卫生领域远程家庭监护设备应用现状后,借鉴并支持医院信息化和远程医学统一发展的观点,并就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进一步探讨今后家庭远程监护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Internet的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一种新的基于Internet的家庭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该系统由多生理信号采集器、PC机、中央服务器组成,系统运行采用客户/服务器(C/S)模式结合对等网络(P2P)模式的混合模式。运用本系统可以对人体多种生理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与监护,并可以进行远程实时传输,实现远程监护与诊断功能,适合于社区和家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与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观澜人民医院及属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对现行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为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观澜人民医院及属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46.9%的调查对象选择到社康中心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保定点机构。在医院接受服务的人群中“没有听说过”社康中心的比例为26.2%,不知道社康中心地理位置的比例为37.0%。调查对象对双向转诊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为转诊流程手续复杂(34.3%),不愿意转回社康中心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没有必要/治好就走”(52.4%)、对社康中心不了解(21.0%)。结论;拓宽纳入社康中心首诊制的医保范围、在医院向前来接受服务的人群充分宣传社康中心以及简化双向转诊流程将更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性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提供及财政状况基本现状,为发展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分析甘肃省98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提供情况及财政状况。结果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利用率较低,公共卫生服务不完善且质量较差。40.0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政府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不足。结论建议转变服务模式,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加大政府投入,建立收支两条线的财务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拦截式调查方法,对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下属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20名就诊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有效率为96.5%.满意度最高的是方便到达(84.3%),其次是隐私保护(82.1%),满意度较低的有设施配备(58.6%)、药品供应(63.5%)和药品价格(68.9%)等.结论 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应进一步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并通过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门诊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南片)门诊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方法采用现场拦截方法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门诊服务的309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诊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87.5%,满意度最高的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90.1%),最低的为门诊医技水平(80.5%)。结论浦东新区(南片)门诊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技术水平和就诊环境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依据2011—2019年新疆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2010—2018年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医疗数据进行熵权法及TOPSIS法分析。结果2010—2018年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6年增长速度最快;医疗人力资源对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影响最大,权重为0.4358;医疗服务量对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影响次之,权重为0.2024;医疗服务设施的影响最小,权重为0.1258。结论2010—2018年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总体升高,而加大卫生人员数量投入及质量提升对总体服务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服务资源下沉情况及服务利用率较好,住院服务利用率较低,存在资源闲置与浪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2009-2010年模拟数据纵向评价新医改下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发展状况。方法:设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区共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算各指标环比增速的加权平均值获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发展指数。结果: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效率发展指数均值最大(103.82),其次为满意度发展指数(101.93)和总量发展指数(101.45),总体运营发展指数达到104.60。结论:新区社区卫生机构整体运营发展态势良好,应进一步强化社区首诊实现基本诊疗服务下沉,同时改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缓解医院门诊压力,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同时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治疗服务。此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医疗设施设备的配置均由地方政府免费提供,交由医院独立经营管理,服从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该中心成立三年以来,随着知晓率不断提升,业务工作量逐年呈现大幅度上升,相当于成都相似规模其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倍以上,病人满意度大于99%。三甲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技术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信任,极大的提高了中心的知名度,促进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基本医疗业务的知晓率,促进居民选择就近就医,真正实现了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为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深圳市10个区各随机选择1个区域性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使用优化后的重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包括3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采用变异系数衡量各项指标的不均衡性.结果 深圳市10家社康中心综合平均得分为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模式。方法:通过近两年的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工作的实践,探索建立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化模式。结果:米市巷街道的居家养老医疗工作实现了可持续化、标准化、网格化、信息化、中医特色化,有效提升了政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象。结论: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医疗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是实现“老有所医”的一种可持续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院前急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合建立,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技术和质量,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完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