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4.
咳嗽变异型哮喘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 ,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 ,容易漏诊和误诊 ,其临床特点为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伴有发作性胸闷为主要症状 ,无喘息和哮鸣音。VCA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获理想疗效 ,并可避免和减少其发展成为典型支气管哮喘。本文将我院呼吸科于 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3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临床特点及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抗菌治疗无效,而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症状消失。结论:了解掌握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特点,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变异型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CVA)最早于1972年由Glauset提出 ,认为任何年龄均可患此病 ,报告年龄56天~88岁。本病唯一症状为慢性咳嗽 ,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 ,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1],而得不到合理治疗 ,致病人症状长期不能缓解。本文就CVA的诊断与治疗谈些体会。临床资料一、一般 资料1997~1999年接诊CVA病人41例 ,男性26例 ,女性15例 ,年龄18~75岁。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 ,且都为干咳。病程1~3个月22例 ,4~6个月11例 ,7个月~1…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认识,以利于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主要症状为咳嗽不伴或伴有轻微的胸闷和喘息,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所有病例治疗1周后有52例咳嗽症状消失,28例症状缓解至1个月后咳嗽症状消失。结论本病易漏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8例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气道反应性测定,治疗及疗效。并以46例青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对照。结果:老年组院外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组咳嗽(41.7%),肺部罗音(29.2%)。胸片炎性改变(20.8%),均组显多于青年组的6.5%,2.5%,及0,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两组所有病人均有气道反应性。老年组咳嗽消失时间为6-20天(平均14.2天),明显长于青年组的4-11天(平均7.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极易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人出现慢性咳嗽,抗感染治疗无效,应尽早作气道反应性测定。 相似文献
9.
咳嗽变异型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 ,CVA)的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而没有典型的喘息 ,很容易漏诊、误诊。我科自 1998~ 2 0 0 1年收治CVA7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6例患者中 ,男 47例 ,女 2 9例 ,年龄 15~ 72岁。本组CVA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 1997年哮喘会议制定的标准。本组病例季节性发病者为多 ,冬春季发病占 61例 (80 .2 % ) ;余一年四季均有发病。诱因中上呼吸道感染 45例(5 9% ) ;运动后加重 2 4例 (3 1.6% ) ;吸入冷空气后加重 2 5例(3 2 .9% ) ;吸入烟雾、煤气等刺激性气体后加重 3 8例 (… 相似文献
10.
咳嗽变异型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慢性咳嗽的多种病因当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占据着重要位置。咳嗽变异型哮喘是1981年由Irwin等首次提出的,此后又有其他名称如咳嗽型哮喘、隐匿型哮喘。1990年Irwin报告102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其中CVA占24%,位居病因榜第二。近年我国广州呼吸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我国CVA占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14%,位居第三。近20余年,国内外有大量关于CVA的报道,表明作为慢性咳嗽主要原因之一的CVA已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但其中许多是关于CVA误诊或漏诊方面的文章,由此可见,加强对CVA的正确认识、提高对CVA的诊断能力,仍然是临床医生,尤其是我国基层医院医生特别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丽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129-130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确诊前均经抗生素、抗病毒药及各种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咳嗽迁延不愈,确诊后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吸入剂,配合中药祛痰通络,2d起效,1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继续维持治疗2~3个月减量,病情基本稳定。结论CVA一旦确诊,治疗上应按哮喘治疗原则即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临床上对反复顽固性咳嗽的成年患者,应该做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检查以确定或排除CVA的存在,减少CVA的误诊及误治。 相似文献
12.
小青龙汤加味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淑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50-1051
目的观察与分析小青龙汤加味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应用及效果,旨在为规范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方案,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四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16-417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气道炎性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的主要特性。方法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组16例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组16例患者、哮喘组15例患者以及对照组15例正常体检者,检测这4组人员诱导痰中的嗜酸粒细胞即嗜酸粒细胞(EOS)比例;流式检测白细胞介素-5(IL-5)和γ-干扰素(IFN-γ)刺激的EOS表面CD69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C4(LTC4)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EB组、CVA组、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EOS表面CD69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B组、CVA组、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PGE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CVA组患者、EB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的诱导痰中LTC4浓度显著增高(均P<0.05),EB组患者的LTC4的蛋白表达量和CVA组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A组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LTC4/PGE2的比值与EB组患者相比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EB组患者的诱导痰中PGE2的表达水平增高,CVA组患者的LTC4/PGE2比值与EB组患者相比也是明显升高,推测这两个因素是EB缺乏气道反应性的潜在炎症基础。 相似文献
14.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其中6岁以下0.5mg/次,6岁以上1mg/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吸入治疗,体重20kg以下2.5mg/次,20kg以上5mg/次,每日2次。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24%,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1)。显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病人数也急剧上升。诱导痰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可靠客观的气道炎症评价方法,不仅可用于评估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气道炎症的存在、类型和程度,更能指导抗炎治疗,协助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血浆中的浓度、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VA患者30例(CVA组)、典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典型哮喘组)和25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对每例研究对象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CGRP,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VA组、典型哮喘组、健康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分别为(103.58±28.66)、(129.37±27.28)、(72.63±21.52)ng/L,CVA组与典型哮喘组内皮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CVA组、典型哮喘组、对照组CGRP浓度分别为(7.62±2.56)、(6.63±2.09)、(21.60±3.29)ng/L,CVA组与典型哮喘组CG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CVA组与典型哮喘组内皮素、CG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A组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8,P<0.05);典型哮喘组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19,P<0.05).结论 CVA患者与典型哮喘发作期患者一样,其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内皮素、CGRP在EVA中是一对相互拮抗因素,内皮素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在CVA中起着重要的促发或加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及舒喘灵片,观察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及氨溴特罗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26,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x2=4.7535,P〈0.05)。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感染与治疗。方法选择CVA患儿70例为观察组,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8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MP-IgM、CP-IgM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MP-IgM、CP-IgM感染率观察组分别为28.57%、21.43%,对照组分别为14.12%、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CVA伴有一定程度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且感染率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加强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19.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和炎性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GVA)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确诊的CVA患儿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为C组20名.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均进行基础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5、IL-8、IL-10的检测.入组后A组患儿接受ICS长期干预治疗,治疗方案为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 μg,每日1次,随访观察6个月;B组为对照组,未接受ICS长期干预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症治疗及必要时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评估治疗前各组及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A、B两组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BDT和血清IL-5、IL-10、IL-8水平及改变情况.结果 (1)肺功能:治疗前3组FVC、FEV1及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B两组的MMEF显著低于C组(F=58.40,P<0.05).A组经ICS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MEF均有明显改善(P <0.05,P<0.01).B组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MEF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组BDT阳性者明显低于A、B两组;A组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DT阳性率均有所下降,且随疗程延长,呈下降趋势;而B组治疗后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DT阳性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IL-5、IL-10、IL-8水平:治疗前C组血清IL-5、IL-8水平低于A、B两组,IL-10水平高于A、B两组(P<0.05);治疗3、6个月后,A组血清IL-5、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随疗程延长,变化更趋明显.B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比较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治疗后3、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是治疗CVA有效抗炎药物,而且ICS的疗程需要坚持长期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中的阳性率及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9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sM抗体阳性率为35.8%(38/106),对照组是14.4%(13/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5—12岁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1~5岁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