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抗菌药物、抗氧化剂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要使用抗菌药物。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包括稳定期治疗和急性加重期治疗。稳定期治疗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才考虑使用。由于多数导致疾病急性加重的诱因是细菌感染,有必  相似文献   

2.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不可逆气道阻塞性疾病,病情进展可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多合并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传统中药具有抑炎、抗感染和调节免疫等作用。本研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10-07-2019-04-12荣成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频率匹配的方法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11年版给予规范处理。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时间5d。治疗前、后,采用免疫化学比浊法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plasma 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超声检查并计算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分析两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心肌损伤、无创呼吸机支持率、有创呼吸机支持率、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NT-proBNP、肺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下降,中药组血清NT-proBNP为(106.59±21.35)ng/L,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的(309.48±33.28)ng/L,t=2.597,P0.05;中药组肺平均动脉压水平为(31.69±2.54)mm Hg,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的(40.76±2.17)mm Hg,t=2.580,P0.05。中药组心肌损伤、无创呼吸机支持率、有创呼吸机支持率、呼吸机使用时间、肝损伤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CT和IL-6水平均下降,其中中药组IL-6水平为(19.56±2.17)U/L,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的(27.56±2.46)U/L,t=2.759,P0.05;中药组PCT水平为(0.41±0.06)pg/L,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的(0.87±0.22)pg/L,t=2.598,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右心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冷莹 《中国保健》2010,(10):80-8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的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约0.48%,晚期死亡率可达N30%。死亡率较高。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缺血性肺原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则预后不良,甚至引起死亡。我院从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芝芹  杨付芸 《工企医刊》2013,26(3):259-26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肺引起的气流阻塞且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响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病患者的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并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其中治疗的重点和难题是急性加重期。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对延长病人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慢性肺心病肺内分流状况.[方法]用丹麦ABL520型血气分析仪测定了慢性肺心病肺内分流32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肺心病缓解期(组)肺内分流为(11.78±7.58)%;肺感染急性发作组为(19.45±4.82)%;肺感染急性发作并发全心衰竭组为(33.87±14.26)%;全心衰竭加重组为(40.56±13.03)%.说明慢性肺损害、肺感染急性发作、出现全心衰竭及其加重比正常肺内分流依次递增约10%.通过吸氧、控制肺感染,治疗心力衰竭和防止心衰加重等措施又使肺内分流依次递降10%.[结论]肺心病肺内分流的规律性和可逆性.可逆的原因是综合治疗改善了缺氧,使泡内动脉的平滑肌又变回中间细胞和周细胞,降低了肺动脉压和右心室的负荷,也改善了肺内分流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为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从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分为急性加重期组(60例)和稳定期组(40例),并选择50名健康人员设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CP抗体水平,采用SPSS 15.0进行分析。结果 CP-IgM检出阳性率急性加重期组为61.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0%,(P<0.05);CP-IgA和IgG检出阳性率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0%和22.0%,均显著低于稳定期组的52.5%、57.5%和急性加重期组的53.3%、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方法:将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平喘、化痰、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剂。观察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患者咳、喘、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的变化,血生化、生命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显效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结论:正确诊断、规范化治疗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症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期,一项对我国7个地区的20245名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陧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中,总是处于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交替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细菌和病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和疾病进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内细菌和病毒负荷与气道炎症直接相关,能起到维持炎症状态的作用。该综述对不同临床条件下相关宿主肺微生物动力学及其与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回顾分析,对细菌-病毒负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因,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及防控措施。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268例诱发因素及防控进行分析。结果:感染、劳累及情绪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主要诱因。结论:有效地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对防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及进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刘波  霍建民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85-1387,13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及气道持续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出气流减少、呼气末容量增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进行性肺动脉高压为特征。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由于炎性因子或介质、血管内皮、血小板、黏附因子的作用,逐渐产生血栓前状态,导致COPD患者肺部微小动脉血栓形成,肺血管重构,导致肺动脉高压,最终引起右心衰竭。因此,肺动脉高压是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环节,阐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并寻求理想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方法,一直是防治COPD、肺心病的重要研究课题。一氧化氮(NO)是近年来发现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其可作为神经递质、信使及调节因子等参与机体许多生理、病理过程。NO具有广泛的功能,如血管调节、神经传导、宿主防御及细胞毒性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O参与肺血管张力调节及肺血管结构重建,在由COPD向肺心病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调节肺功能和肺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治疗和预防的疾病,它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在全球死亡原因排行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第4位,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在世界疾病经济负担排行中,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是数据显示为第5位。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状态和增加其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症状急性加重,根据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建议,其治疗应包括氧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呼吸运动训练等。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护理方法,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正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由于多数急性加重的诱因为细菌感染,有必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伴有发热、痰量增多或出现脓性痰,是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病情变化快,有一定危险性,患者必须及时到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脑病患者随机分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观察指标有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神志恢复清醒时间(T)。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经过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性治疗.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取规范化治疗.经过3周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气和肺动脉压.结论 经过对比性治疗得出,采用规范化治疗的治疗组其肺动脉压以及血气等情况的改善均比对照组显著.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肺动脉高压,缓解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春学 《家庭健康》2005,(12):34-3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肺血管病变或胸部疾患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呼吸、心脏功能衰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老年人患病率最高。肺心病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肺心病病人最重要的是避免诱发因素,防止病情加重,维持肺功能相对稳定。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易造成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而引发呼吸道感染,使肺心病复发或加重,肺心病病人要安全过冬.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1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常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等变化。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中老年常见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而来,其病程长,并发症多,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尽早发现和诊治并发症是延长老年患者寿命的重要环节。本文就2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诊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慢性咳嗽、咳痰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咳嗽、咳痰每年至少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咳嗽)。对老年人的这种疾病,也称为“老慢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若病情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大多同时存在,所以将它们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慢阻肺可引起肺动脉高压,所导致的心脏病称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80%~90%的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所致。那么,怎样防止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慢阻肺和慢性肺心病呢?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