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邳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AMI患者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采取PCI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流TIMI分级、炎症因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0%,较对照组的2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AMI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流灌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预防主要不良... 相似文献
2.
3.
常三利罗灿平谢峰波徐永梅关贤颂赵扬程 《当代护士》2012,(1):15-1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未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8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PCI术后患者可促进其疾病康复,而完善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介入联合冠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与介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冠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5 d,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血流分级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血流分级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联合应用介入术、冠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可改善心功能、血流分级与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替罗非班与维拉帕米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维拉帕米治疗组。经冠状动脉给药后48h,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及心电图变化;术后2周,观察并记录心源性猝死、再发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0级、1级发生率显著低于维拉帕米组,TIMI血流2级、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维拉帕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替罗非班组心电图改善明显,与维拉帕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周替罗非班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维拉帕米组(P0.01)。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国产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PCI治疗的325例年龄≥60岁的ACS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210例)和对照组(115例).两组患者术中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支架植入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血流(TIMI)3级的比例,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轻微出血、大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术后30 d和12个月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心梗)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的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后即刻TIMI血流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9.05%比94.78%,P<0.05),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47%比2.61%,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0 d和12个月病死率、心梗和TVR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 d:0、0.47%、0.47%比2.61%、3.48%、2.61%;12个月:0、0.47%、0.47%比2.61%、5.22%、5.22%,P<0.05或P<0.01);替罗非班组轻微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比4.35%,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病例;替罗非班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0.95%比0,P>0.05).结论 国产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状况,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减少术后30 d和12个月的病死率及心梗和TVR发生率,且不增加大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34例女性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8)和对照组(n=66),对照组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48 h和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出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48 h两组均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生病例.用药后30 d,替罗非班组有3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其中2例心绞痛,1例全因死亡;对照组有10例心脏不良事件,其中5例心绞痛,3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全因死亡.替罗非班组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4%vs 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是降低女性ACS患者非介入治疗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因素(OR=0.40,P<0.01).两组总的出血发生率(8.8%vs 3.0%)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5%vs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降低女性ACS患者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生率,并不增加其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20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98)和标准治疗组(n=108)。标准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比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替罗非班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给予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疗程为2.0-4.5 d。观察2组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心绞痛、新近心肌梗死和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标准治疗组相比,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主要终点事件有下降趋势,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查阅本院2007-2008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共150份,均为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其中对照组患者72例,替罗非班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有78例,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情况,术后4周内并发症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无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慢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替罗非班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预后的疗效。方法所有确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并于发作6h内行急诊PCI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控制组(B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急诊PCI术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A组另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内使用,观察两组在病变性质和术后即刻靶血管TIM/血流分级、术后心电图改变(ST段回落幅度)、术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并随访出院后MACE发生情况。结果A组PCI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B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A、B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较B组明显、30d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比单纯PCI术及常规药物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行PCI手术全部成功,术后24h、36h及30d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效果良好,可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运重建不良方面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PCI术中加用硝酸甘油,治疗组加用硝酸甘油和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和TMP心肌灌注分级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IMI血流分级与TMP心肌灌注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校正TIMI帧数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中加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运重建不良症状,其临床疗效比单独使用硝酸甘油时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刘艳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4):44-4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重组尿激酶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 ( PCI )术 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行急诊 PCI 术的 64 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2 例。 对照组患者于 PCI 术中给予基本药物、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患者于 PCI 术中给予基本药物治疗、替罗非班及重组人尿激酶原。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左 心 室 收 缩 末 内 径 ( LVESd )、左 心 室 射 血 分 数 ( LVEF ) ] 、心 肌 酶 指 标 [ 肌 酸 激 酶 同 工 酶 ( CK-MB ),肌 钙 蛋白( cTnI ) ] 、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 TIMI )血流、心肌灌注分级( TMPG )情况、术后 3 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 )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 LVEF 高于对照组( P<0.05 );术后两组 LVEDd 、 LVESd 指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 TIMI 、 TMPG 分级均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 期 间 观 察组 MACE 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急诊 PCI 术采用替罗非班联合重组尿激酶原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使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直接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中慢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缺血性胸痛发作<12h,或≥12h但仍有缺血性胸痛)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行PPCI并于术中出现慢血流的患者187例.根据冠脉内应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即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恢复情况、对收缩压的影响、出血及临床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术前收缩压(P =0.245)、术后达到TIMI血流3级比率(P =0.568)及术后ST段回落率(P =0.824)、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P=0.275)、病死率(P=0.5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显著低于替罗非班组(P=0.018),术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替罗非班组(P=0.031).虽轻度出血比例替罗非班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5).两组均无中、重度出血发生.结论 AMI患者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够达到与硝酸甘油同样地改善PPCI术中慢血流的作用,同时并不影响收缩压,安全性高,可能为合并低血压的AMI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无复流发生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对13例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患者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应用后半小时冠脉血流情况,心电图及应用24h后,停用1周后心电图,临床出血反应等情况。结果: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后冠脉血流8例由Timi0-1级恢复至3级,5例恢复至2级,心电图均示抬高的ST段回落,半小时,24h后,1周后相关血管支范围心电图无再抬高。应用过程中3例患者穿刺部位渗血,1例齿龈渗血,均在减少应用剂量和压迫止血处理缓解,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无复流应用时能明显改善冠脉血流,且安全性能好,应做为介入科常备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时,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加强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PCI时有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组78例和对照组(未应用替罗非班)74例,比较两组用药后1周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11例,对照组8例,替罗非班组多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4例,对照组11例(P〈0.05),对照组再狭窄率高。结论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在PCI时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有效,能降低术后1周心血管事件,不增加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术后加强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心肌灌注、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急诊PCI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两组均持续随访至术后7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肌灌注、心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7<0.05)。观察组血流灌注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1,P=0.030<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Blush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死亡率和并发症情况,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1)观察组TIMI1-2级、3级分别为2例和48例,CTFC为21.6±7.3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Blush分级1-2级和3级例数分别为12例和38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5.2±12.7%、56.1±10.8%,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例数为1例、3例,差异显著,P<0.05;(4)2组均未出现颅脑出血、脑卒中、靶血管重建病例。2组均有牙龈出血、穿刺部位血肿、消化道出血等常见并发症,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胸痛再发率为10.6%,与对照组26.1%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提高TIMI分级和Blush分级,改善左室射血情况,减少胸痛再发,降低死亡率,不增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