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5):161-163
目的 探讨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与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2月—2020年5月接诊的80例早期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于两组入院患者均给予合理饮食及运动锻炼,控制血压,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胰激肽原酶单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脂素、脂联素、β2-M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脂素、脂联素、β2-MG水平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DN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胰激肽原酶组、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血糖、血压、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胰激肽原酶组和依那普利组患者UAE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激肽原酶组患者治疗后Cr水平较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依那普利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激肽原酶组SBP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和依那酱利均有较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胰激肽原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两组均给予血糖、血压控制,低蛋白饮食等基础治疗,将60例2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胰激肽原酶+依那普利)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有明显差异(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有所降低;血清白蛋白有所升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胰激肽原酶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胰激肽原酶组、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血糖、血压、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胰激肽原酶组和依那普利组患者UAE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激肽原酶组患者治疗后Cr水平较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依那普利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激肽原酶组SBP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和依那普利均有较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胰激肽原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降糖、ACEI类药物降压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的蛋白尿、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及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 05或P〈0 01);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更显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门诊及住院临床确诊4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除外各种原发肾脏疾病、尿路感染、心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治疗组在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怡开)120u3次/日,疗程为6W。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及药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减少,与对照组及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异常(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郭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3):51-5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90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观察A组、B组及对照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A组(替米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B组(替米沙坦)及对照组各30例。12周后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Al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肾功能(BUN、Cr)的变化。结果观察(A、B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A组较观察B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具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独立于降压之外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氯沙坦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前列地尔与氯沙坦联合治疗),每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不良反应发生率1.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检测各种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24h-UAER和ALB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30例,并与对照组30例对比,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搞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7例,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厦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1%(5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分别为(259.64±30.82)mg、(7.53±1.95)mmol/L和(105.89±9.92)umol/1,对照组分别为(309.64±39.82)mg、(9.09±2.49)mmol/L和(113.92士12.63)pmol/1,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军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6)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38/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3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分别为(212.15±25.59)mg、(7.52±1.81) mmol/L和(105.62±8.51)μmol/L,对照组分别为(332.46±38.71)mg、(9.06±2.43)mmol/L和(122.29±11.98)μmol/L,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1月在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和C三组。A组(23例)仅应用降血糖药物,B组(26例)应用降糖药物和肾炎康复片,C组(31例)在B组的基础上加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观察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GLU)、人尿微量白蛋白(U-MA)、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测定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C组患者在服药6个月后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GLU、m-ALB、BUN和Cystatin C测定值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19,(1)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与前列地尔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厄贝沙坦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为观察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仅给予厄贝沙坦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U-malb)、血肌酐(Cr)、尿素氮(BUN)、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β_2-微球蛋白(β2-MG)、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DBP、SBP、BUN、Cr、hs-CRP、β2-MG、U-malb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Cr、DBP、SBP、hs-CRP、β_2-MG、U-malb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Cr、DBP、SBP、hs-CRP、β_2-MG、U-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前列地尔二者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改善糖尿病肾病预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及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影响.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24例和联合用药组3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 mg,1次/d,厄贝沙坦75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10 μg,1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用药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明显减少24 h尿蛋白(P<0.05),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P<0.05).结论 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厄贝沙坦单独应用能更快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那普利治疗,分析其对尿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含量与24h尿微白蛋白排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那普利治疗与单纯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相比,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含量,控制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ND)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芪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92例N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丹芪汤治疗,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χ2=5.060,P=0.025);治疗后FBG(5.69±1.02)mmol/L、2hPG(8.21±1.27)mmol/L、24 h尿蛋白(1.67±0.80)g、Scr(202.38±4.60)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25±1.13)mmol/L(t=6.950,P<0.001)、(9.96±1.45)mmol/L(t=6.158,P<0.001)、(2.08±0.93)g(t=2.267,P=0.026)、(366.29±5.37)μmol/L(t=157.222,P<0.001);随访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24 h尿蛋白(g)(1.11±0.45vs0.78±0.24,t=4.389,P<0.001)、Scr[(87.05±8.45)vs(79.54±13.87),t=3.136,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糖尿病肾病采用前列地尔和丹芪汤治疗效果较佳,能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