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残端保留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对膝关节功能、稳定性及本体感觉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修复重建ACL治疗的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残端保留组与残端非保留组,每组各49例。采用KT-1000测试评估膝关节稳定性。采用国产持续被动运动仪进行被动重新定位测试及被动运动察觉阈值测量评估本体感觉功能。结果术后9个月,残端保留组患者Lysholm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与残端非保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残端保留组前后松弛度差值低于残端非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9个月,残端保留组被动重新定位角度(15°、30°、45°)、被动运动察觉阈值(15°、30°、45°)均低于残端非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绳肌腱残端保留重建膝关节ACL近期治疗效果满意,能更好地提高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及本体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异体腘绳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经治的76例关节镜下异体腘绳肌腱保留残端单束重建ACL病例。男53例,女23例;年龄18~51岁,平均30.4岁。左膝50例,右膝26例。术前诊断ACL损伤51例,术中诊断25例。伤后至手术的时间2天至4.5年,平均1.3个月。关节镜下保留未损伤束支及残端采用异体腘绳肌腱重建ACL,术后随访检查患膝关节活动度,并按照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Larson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76例均获12~34个月的随访,平均19个月。术后均I期愈合,无感染、高热及明显排斥反应发生。4例术后出现患侧关节积液,2周内经抽取关节液保守治疗后积液消失。2例出现前抽屉试验阳性,其余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良好。Lysholm评分从术前(43.4±4.3)分提高至(86.4±6.4)分,IKDC评分正常72例(94.74%),Larson评分从术前(45.3±5.5)分提高至(85.4±4.8)分。所有患者轴移试验均为阴性,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进行ACL重建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患者主观功能恢复良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双隧道双束异体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56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行股骨双隧道双束异体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后交叉韧带术。患者年龄18~52岁,平均32.7岁。男30例,女26例。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committee,IKDC)评分(46.6±3.7)分,Lysholm评分(50.5±4.2)分。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IKDC评分(89.2±2.3)分,Lysholm评分(91.5±2.7)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双隧道双束异体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后交叉韧带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联合半月板移植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微创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8例膝关节半月板切除伴有ACL损伤的患者,同期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与ACL重建微创手术.内侧半月板移植采用前后角骨栓固定方法,外侧半月板移植采用前后角骨桥固定方法.ACL重建术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股骨端内纽扣固定、胫骨端可吸收界面钉固定的方法.全部手术过程在关节镜下完成.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记分和IKDC分级评价.关节稳定性检查包括Lachman试验、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膝关节活动度通过测量双膝活动度的差值评价.平均随访20.4个月(5-42个月).结果 本组病例没有因移植物失败需ACL翻修或取出移植半月板者.患侧膝关节屈曲度较健侧减少9°±6°,伸直度较健侧减少3°±2°.术前患膝Lachman试验Ⅱ°阳性2例,Ⅲ°阳性6例,抽屉试验Ⅱ°阳性3例,Ⅲ°阳性5例,所有患膝轴移试验阳性.术后患膝Lachman试验阴性6例,Ⅰ°和Ⅱ°阳性各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6例,Ⅰ°阳性2例.所有患膝轴移试验阴性.Lysholm记分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KDC分级正常和接近正常者所占比率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MRI示ACL移植物位置适当,移植半月板1例前角和1例后角有Ⅱ°损伤信号影,其余半月板外形良好,有内部信号不均匀现象.结论 对适当选择的半月板切除伴有ACL损伤患者,联合半月板移植与ACL重建术可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功能.虽然其在全关节镜下的微创操作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此术式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胭窝囊肿关节镜下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胭窝囊肿患者5l例。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其中关节镜组27例为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胭窝囊肿,Ⅱ级8例,Ⅲ级19例。开放手术治疗组24例为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胭窝囊肿,Ⅱ级6例,Ⅲ级18例。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至0级的恢复率,囊肿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8~16个月随访,平均13.6个月。切口长度:关节镜组(1.08±0.14)cm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10.08±0.7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关节镜组(30.25±3.38)min长于开放手术治疗组(19.85±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关节镜组:0级24例,Ⅰ级1例,Ⅱ级2例。开放手术组:0级21例,Ⅰ级2例,Ⅱ级1例。恢复率:关节镜组(88.9%)与开放手术组(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关节镜组(3.7%)与开放手术组f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胭窝囊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残端韧带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前交叉韧带损伤178例,其中运动伤63例,军事训练伤61例,交通伤54例;部分断裂35例,韧带松弛16例。男119例,女59例,年龄为17~46岁,平均28岁。所有病例经关节镜检查证实,其中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127例,部分束支断裂35例,韧带松弛1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定位于原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残迹的中心点偏内、偏后,即外侧半月板前角游离缘的延长线、胫骨内棘前方2mm,关节外定位于胫骨结节内侧2cm,胫骨骨道定位器标定45°方向,钻入导针,根据移植肌腱的直径选择相应的胫骨钻头,沿导针钻孔建立胫骨隧道。膝关节屈曲90°,通过胫骨隧道放置合适股骨隧道定位器,于右膝10~11点左膝1~2点位置打入导针,选择与移植肌腱直径相同的钻头钻取股骨隧道,深度为3cm。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不对胫骨端或股骨端的残端进行清理,移植的肌腱穿过胫骨或股骨残端,残余韧带似套袖样包裹于重建韧带的表面。前交叉韧带单束支损伤者除了保留断裂束支的残端外,对因受损而出现松弛的另一束支也予以保留。对于前交叉韧带明显松弛者,将移植的肌腱穿过松弛韧带胫骨或股骨附着点附近,使移植的肌腱与原韧带重叠或缠绕。股骨端采用Rigidfix固定,胫骨端采用Intrafix固定。术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强,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68.6±5.1)分,其中完全断裂组(67.4±6.2)分,部分束支断裂组(71.1±4.6)分,韧带松弛组(72.7±4.1)分;术后平均(94.9±0.9)分,其中完全断裂组(94.6±5.5)分,部分束支断裂组(95.3±3.8)分,韧带松弛组(96.4±4.2)分。术后较术前平均提高26.3分。对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本体感觉的建立和减少关节液渗入骨隧道,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与关节镜下单纯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比较,探讨带跟骨异体跟腱重建 ACL 促进腱-骨愈合的作用。方法 选择 2008 年1月至 2009 年 12 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 41 例 ACL 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21 例采用带跟骨异体跟腱重建 ACL (试验组), 20 例采用单纯同种异体肌腱重建 ACL (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原因、病程及术前功能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单束单隧道技术重建 ACL。结果 术后 2周两组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24~28 个月,平均 26 个月;对照组 24~30 个月,平均 28 个月。术后2年,试验组 Lachman 试验阴性率 71.4% (15 例),前抽屉试验阴性率 76.2% (16 例);对照组2个试验的阴性率分别为 70.0% (14 例) 和 75.0% (15 例)。术后2年,试验组 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 (IKDC)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T 检查示,术后 2年两组骨隧道直径均较术后1个月有不同程度增加,但试验组 (4/21,19.0%) 的骨隧道扩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8/20,40.0%) (P<0.05)。膝关节松弛度检测显示:试验组关节前向松弛度为 (1.82±0.90) 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 (2.29±0.77) mm。结论 与采用单纯同种异体肌腱重建 ACL 相比,采用带跟骨异体跟腱重建 ACL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隧道扩大率,促进腱-骨愈合,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预防宫颈残端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市立医院于 1970年 1月~ 1990年 1月采用宫颈管部分切除术和保留完整宫颈两种不同术式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发现宫颈管部分切除术在预防宫颈残端癌中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将 1970年 1月~ 1990年 1月患子宫及附件良性病变及要求保留宫颈并准备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42 6例 ,年龄 32~ 6 3岁 ,平均年龄 (40 .5± 2 .5 )岁 ,其中患有不同程度慢性宫颈炎 318例 (76 .7% ) ,该组采用宫颈管部分切除术式手术 ;对照组 :435例 ,年龄 2 8~ 6 5岁 ,平均年龄 (41.5±…  相似文献   

9.
宫颈残端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子宫颈残端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2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6例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带瘤生存,16例无瘤生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依次为83.33%、52.94%、16.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残端癌的预防关键在于子宫切除前不漏诊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对保留宫颈者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及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胫骨高位截骨植骨内固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对14例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处理关节内病变。取自体股薄肌、半腱肌肌腱,经编织处理后以ACL瞄准器于胫骨结节旁内侧皮质f位于截骨线下方,距截骨线不小于1cm)钻骨道,常规方法重建ACL,股骨端以钮扣钛板固定,胫骨端以可吸收钉固定。同时于胫骨结节上缘截骨,指向近端胫腓关节上部,矢状面平行于关节面的后倾,外侧骨皮质不完全截断,行胫骨高位截骨,填充同种异体骨后以胫骨近端锁定解剖型钛板固定,矫正膝内翻。结果术后经6~28个月的随访,患者截骨端均于术后3个月内愈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满意,无关节不稳症状。HSS评分:术前(50.25±4.82)分,术后(80.12±3.41)分;Lysholm评分:术前(47.07±5.25)分,术后(78.08±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植骨内固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有效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38例狗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放疗的疗效及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38例患者中,25例为单纯阴道残端复发,13例为阴道残端合并盆腔复发。根据阴道残端肿瘤大小分为3组,A组:肿瘤直径≥3cm,B组:肿瘤直径〈3cm,C组:肿瘤结节不明显。采用阴道高剂量率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结果:17例患者治疗后存活期超过5年,五年生存率为44.7%;其中A组五年生存率23.1%(3/13),B组五年生存率3  相似文献   

12.
从1969年至1984年,采用小野照射30例食管术后残端癌患者,组织量50Gy~70Gy/5~7周。其它未治疗的53例做为对照。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是43.3%(13/50)和22.6%(12/53),P<0.05.放射治疗对残端原位癌与浸润癌效果不一样,残端浸润癌术后放疗非常必要,而原位癌仅需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81年至1983年间施行术前放疗与外科综合治疗的48例和同期单一外科治疗的150例中、下段食管癌术后标本的断端残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术前放疗组标本断端发现2例残癌;占4.2%(2/48);单一外科治疗组发现27例残癌,占18%(27/150)。两组残癌阳性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术前放疗对残癌的发生有预防作用。文中对其预防断端残癌的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价值.方法将1987年1月~1993年7月收治的并经病理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98例分成3组A组30例ⅢA期患者行手术及综合治疗;B组34例ⅢB期患者行手术及综合治疗;C组34例ⅢB期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结果B组无心肺并发症及死亡.B、C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31.9%、12.9%(P<0.05),A、B、C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9%、9.6%、6.2%.A、B 2组中Ⅲ期术后残端阳性与术后残端阴性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12.5%、36.2%(P<0.05).B组肿块≥8 cm的9例中有2例生存期超过5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0.9个月,此9例中鳞癌占66.7%(6/9).结论对无恶性胸腔积液及非N3的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对肿瘤≥8 cm且为鳞癌的患者选择手术及综合治疗,不会增高术后心肺并发症死亡率,且比放疗、化疗的疗效好.Ⅲ期术后残端阳性者,尤其是单纯手术治疗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宫颈残端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诊治与预防。[方法]分析42例宫颈残端癌,手术治疗9例,术中发生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各1例,单纯放射治疗33例,并发放射性直肠炎10例。占25.6%,放射性膀胱炎3例,占7.7%。[结果]9例死亡,12例失访,其余均健在,存活最长者已达18年。[结论]宫颈残端癌的预防关键在于子宫切除前不漏诊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对保留宫颈者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及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囊壁部分清除术治疗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3例窝囊肿病例,其中采取关节镜后内侧入路行关节腔与囊肿单向瓣膜交通口扩大、清除囊内纤维分膈及部分囊壁组织37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手术3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出血量,并对...  相似文献   

17.
上叶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 ,确立避免和减少切缘癌发生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分析1994年至 2 0 0 2年经手术治疗的 60例上叶肺癌 ,在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手术适应证与扩大的手术适应证、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不同手术方式、支气管残端不同缝合方法及术中是否行残端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等诸因素 ,对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形成的影响。结果 在 60例中手术后出现残端癌残留 10例 ,残端癌发生率 16.7% ,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能够在支气管腔内观察到肿瘤的 19例为中心型肺癌 ,其中残端癌残留 7例 ,阳性率高达 3 6.8% ,术前支气管镜检查阴性 41例为周围型 ,其中出现残端残留 3例 ,支气管残端癌发生率在中心型肺癌比周围型高 (P <0 .0 5 ) ;手术中未做残端冷冻病理检查的 5 6例 ,术后残端癌残留阳性 10例 ,其中 6例肺叶切除术后残端阳性者 ,分析其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在肺叶切除术中通过冷冻病理检查发现支气管残端阳性 2例 ,术式改变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结论 严格掌握肺癌手术的适应证并选择合理术式 ,术中支气管残端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应作为肺癌外科的手术常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诊治特点、预防及早期发现.方法:复习2例宫颈残端癌的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宫颈残端癌是指子宫次全切除术之后,在残留的子宫颈部发生的癌,一般以2年为界分为隐性残端癌和真性残端癌.其治疗原则与一般宫颈癌相同,由于子宫体缺如使得治疗有其特殊性,早期宫颈残端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与一般宫颈癌相同.结论:宫颈残端癌较少见.其发生率高低与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多少有关,应做好次全子宫切除术时的宫颈检查、术后残留宫颈的随诊及早期发现宫颈残端癌.  相似文献   

19.
下肢     
PF膨胀式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自体髌腱与自体四股凰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髌股关节软骨影响的关节镜对比观察研究;MRI检查对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诊断价值研究;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附2例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20.
198 5年 1月~ 1996年 12月对胃体癌、贲门胃底癌、胃内多原发癌、胃内癌灶达两个分区及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其中根治性切除 73例 ,姑息性切除 2 1例。全组死亡 3例 ,死亡率 3 19%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1 2 8% ,5 4 2 5 %、43 6 1%。根治性切除组 5年生存率为 5 7 5 % ,姑息性切除 5年生存率为 2 0 %。术后并发症发生 10例 ,占 10 6 4% ,发生吻合口瘘 1例 ,胰腺残端瘘 1例 ,肠粘连肠梗阻 1例 ,术后肺炎 2例 ,泌尿系感染 3例。对全胃切除的手术适应症 ,消化道重建及手术经路进行了讨论 ,认为间置空肠代胃术是较好的代胃术式 ,5、6组淋巴结无转移病人行保留幽门、间置空肠代胃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