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临床诊断价值和区分多发梗死灶中急性和非急性方面的能力。方法:对56例脑梗死发病时间不同的病例行常规MR及DWI程序检查,对同一层面所有的磁共振成像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信号强度及病灶大小,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DWI对超急性及急性脑梗死可显示T2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灶,并随时间延长显影范围逐渐增大,表现弥散系数(ADC值)明显下降。急性后期DWI显示病灶不如T2加权像,ADC值接近或高于正常。结论:脑梗死的DWI信号和ADC值变化具有特征性的时间演变规律,DWI能非常可靠地显示超急性和急性脑梗死,具有区分急性和非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急性期、超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常规弥散加权扫描、水抑制序列扫描和常规T1WI、T2WI扫描,对梗死灶和对侧相应部分正常脑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定。结果 66例患者中超急性期脑梗死9例,急性期脑梗死57例;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部分稍高信号或等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梗死灶ADC值显著低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敏感性较高,采用弥散加权扫描能有效区分多发脑梗死中的新旧病灶,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其中超急性期(<6 h)4例,急性期(6~72 h)37例,均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Dark-fluid及DWI检查。结果 DWI显示病灶、病灶边界以及范围均优于常规T1WI、T2WI、Dark-fluid像;41例在DWI像上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DWI结合ADC图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发现常规T1WI、T2WI、Dark-fluid像上不能发现的超急性期脑梗死,DWI与T2WI、ADC图结合能判断不同时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ance angiography,MRA)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头颅CT、常规MRI的基础上行DWI和MRA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卒中分型,选择治疗方案。结果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DWI可显示常规MRT2WI不能显示的病灶,MRA则能快速发现血管闭塞的部位或狭窄程度。结论DWI与MRA联合检查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为脑卒中的分型、早期溶栓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梗死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脑梗死各期弥散成像(DWI)与常规MR的信号改变,总结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脑梗死发病不同时间的病例行常规MR及DWI。结果:DWI超急性期显示率达100%,急性期与T2WI相同,亚急性期则不如T2WI。ADC值至亚急性晚期达假正常化。结论:脑梗死的DWI随时间有特征性的规律,有利于临床分期,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检查,予以研究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T2WI只显示了46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T2WI。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DWI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以及对病变灶的检出率。结果 DWI扫描的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CT扫描(P 0. 05)。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进行检测时,DW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序列(P 0. 05)。所有患者均表现为DWI高信号,发病时间不足2 h患者的DWI呈现为稍高信号影,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表现为低信号;发病时间为2~6 h患者的DWI呈现为高信号影,ADC图像表现为低信号;发病时间超过6 h患者的DWI呈现为高信号影,ADC图像表现为低信号。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准确率高,可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进行颅脑核磁共振(MRI)及D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影响表现。结果:采用DWI检测的检出率高于常规MRI检测,差异显著(P<0.05)。患者在DWI检测时呈高信号,T2W1上呈部分稍高信号或等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结论:DWI应用于临床上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便于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收治的79例疑似ACI患者相关资料,入选患者在入院时、确诊前均接受MRA、MR-DWI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MRA、MR-DWI单独及联合诊断AC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诊断效能。结果 79例疑似ACI患者经DSA检查,66例确诊为ACI。MRA联合MR-DWI检查诊断ACI的总符合率为96.20%,高于MRA、MR-DWI单独检查的84.81%、84.81%,差异显著(P<0.05)。与DSA结果对照,MRA联合MR-DWI检查的一致性极好,而两者单独检查一致性均一般。与MRA、MR-DWI单独检查比,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更高(P<0.05);而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A联合MR-DWI诊断ACI价值高,可提高符合率、灵敏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影像特点、AD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及ADC值对判断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12月18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6岁。在ADC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平均ADC值(均取4~6个区域,取平均值),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ADC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脑膜瘤各亚型间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囊变区与瘤周水肿平均ADC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区分肿瘤实质、囊变区及瘤周水肿,但对脑膜瘤亚型及良恶性的甄别需结合常规MRI与增强的征象。  相似文献   

12.
胡纪根  吴力源 《临床医学》2002,22(10):20-20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方面已日益显示其诊断及时、定性正确的优越性。现报道我院运用磁共振DWI技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15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付晓莉 《临床医学》2021,41(2):75-7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周口市淮阳区人民医院收治9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期3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3例ACI患者临床资料.93例ACI患者均采用DWI、MRA检查.计算DWI、MRA单项及联合诊断ACI结果.结果:93例ACI患者中D...  相似文献   

15.
刘文军  姜萍  张宗权  汪毅 《华西医学》2010,25(8):1499-150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9月对48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和DWI,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的DWI表现。结果在发病的超急性期及急性期,DWI病灶显示率均为100.0%,T2WI病灶显示率分别为37.5%、73.7%、100.0%。结论低场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和表面弥散系数图(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map-ping,ADCmap)对各期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T1加权(MRI T1 W)、T2加权(T2W)和水抑制反转恢复成像(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DWI对70例各期脑梗死病人进行86人次MRI检查,并作ADC图,测定病灶ADC平均值及病灶中心至边缘的值。结果:在超急性脑梗死病例中,DWI和ADC图均表现缺血,病灶中心至边缘的ADC值呈梯度增高,但T2及FLAIR成像均正常,病灶的ADC值随梗死时间延长,呈由低向高变化趋势。结论:对急性脑缺血病变,DWI比T2W和FLAIR更敏感,ADC图可量化缺血程度,二者结合应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病灶的转归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27-2328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收集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常规MRI及DW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诊断结果。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MRI的48.00%(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相对表现弥散系数显著高于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P<0.05)。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MRI,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特征。方法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脑梗死122例,并与常规MRI的T2WI进行比较。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仅46例急性脑梗死在T2WI、FLAIR显示异常信号。结论在急性期脑梗死影像诊断中,DWI可作为除外新发脑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b值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无锡市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诊治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磁共振DWI序列检查,b值分别为1 000 s/mm2、1 500 s/mm2、2 500 s/mm2。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b值下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b值为2 500 s/mm2磁共振DW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b值为10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 500 s/mm2下磁共振DW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高于b值为1 0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前列腺癌组ADC值比前列腺良性增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增大,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ADC值降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CTPI)和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超急性期有25例,急性期43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超急性期患者同时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结果:超急性期患者有23例CT灌注成像显示异常灌注,21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显示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而急性期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全部显示高信号。其中,23例异常灌注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峰值时间(TTP)在病灶中心、病灶周边上检测的三项数值分别为8.62±1.23m l/100g min,2.68±1.21m l/g,13.29±1.31s;39.18±3.12ml/100g min,9.56±1.68ml/g,11.89±1.74s。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CT灌注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更快的诊断出超急性脑梗死疾病,从而提高患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临床溶栓及取栓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支持在医学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