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是因服用抗精神病药诱发的致命性综合征,临床以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椎体外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1].2010年4月,我们收治1例尿毒症伴恶性抗精神病药综合征患者,给予腹膜透析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恶性综合征是1960年法国医生Delay首次报道,临床主要表现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的持续高热、肌肉僵硬、意识障碍、植物神经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等症状,是精神科、急诊科遇到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20%-30%[1].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是减少恶性综合征死亡率的关键,为提高诊治和护理水平,现将我们收治的12例恶性综合征的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恶性综合征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严重而危险的并发症。最早由法国医生Delay在1960年报道,无特效治疗方法,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1]。死亡原因是高热性脑水肿、抽搐持续状态、缺氧、继发感染、心功能紊乱等。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防止并发症,患者是否完全康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对1998年12月~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32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针对其临床特征,给予了针对性的精心护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8年12月~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  相似文献   

4.
恶性综合征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严重而危险的并发症。最早由法国医生Delay在1960年报道,无特效治疗方法,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死亡原因是高热性脑水肿、抽搐持续状态、缺氧、继发感染、心功能紊乱等。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防止并发症,患者是否完全康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对1998年12月-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32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针对其临床特征,给予了针对性的精心护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恶性症状群又称恶性苍白球、高热综合征、脑炎样综合征,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致死样并发症.恶性症状群发病率为0.5%~1%,病死率,占总发病率22%~30%,应用高效果价低剂量的氟哌啶醇,发病率49%[1],且可发生在给药的任何时期,与用药剂量无关.该症状群发病急,症状难以控制,常由于循环衰竭或全身衰竭而死亡.我院于1998年7月12日收住了1例恶性症状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恶性症状群又称恶性苍白球、高热综合征、脑炎样综合征 ,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致死样并发症。恶性症状群发病率为 0 .5 %~ 1% ,病死率占总发病率 2 2 %~30 % ,应用高效果价低剂量的氟哌啶醇 ,发病率 49% [1] ,且可发生在给药的任何时期 ,与用药剂量无关。该症状群发病急 ,症状难以控制 ,常由于循环衰竭或全身衰竭而死亡。我院于1998年 7月 12日收住了 1例恶性症状群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儿男 ,12岁。因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 ,伴精神异常在门诊服用氟哌啶醇 3天后出现高热 1周 ,昏迷 ,四肢不自主运动 ,肌张…  相似文献   

7.
赵蓉琪 《上海护理》2010,10(4):90-91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e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一种罕见但可致命的不良反应,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引起。通常由服用抗精神病药诱发,临床以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椎体外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是血肌酸激酶升高和白细胞增多。如未及时处理,会导致死亡。我科于2009年9月29日收治1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现将护理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恶性综合征是一种罕见可致命的不良反应,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引起,常见于剂量过大或加药过快者,其中以氟哌啶醇引起者最常见.该综合征可能是变态反应所致,或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肌肉缺陷.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肌肉僵硬、吞咽困难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排尿困难、血压升高等,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大汗虚脱、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2009年10月,我们收治1例高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不典型性恶性综合征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症状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霞 《护理学报》2002,9(3):42-43
总结6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症状群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和护理质量,是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致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Levenson的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对44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早期识别和及时停药后进行支持性护理。结果:44例患者在使用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时出现以发热、肌张力增高、意识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明显的临床表现,在治疗1~4周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结论:要求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尤其在医师换药、调药的过程中应重点监护,加强患者服药后的观察。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药并给予支持性护理,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恶性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由法国精神病学者Delay于1960年首次报道,是指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肌强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明显的精神症状。从1960年-1980年代初期,全球约只有200例的病例被报道,但近20余年来,  相似文献   

12.
的1947恶性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附3例报告/李洪 荣…//黑龙江护理杂志一1999,5(8)一22 恶性综合征(MNs)是指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而又危险的并发症。由于病人不能主诉,反应迟钝,应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为临床医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提供依据。发热是MNS主要症状之  相似文献   

13.
费建惠 《护理与康复》2006,5(3):189-190
恶性综合征常在应用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联合用药过程中发生,以高热、意识障碍、肌肉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恶性综合征重视高热、意识障碍、肌肉强直等针对性护理及必要的基础护理,尤其要加强病情观察,早期识别是治疗恶性综合征的关键.通过治疗和护理,本组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正恶性综合征是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于1968年由法国医生Delay首先提出,临床表现以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木僵、缄默同时伴有多种自主神经障碍(出汗、心动过速)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通常辅助检查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升高、血清肌酸磷酸肌酶升高。其疾病特点为来势凶险、漏诊误诊率高、潜在死亡率高。现就本科对1例恶性综合征患者进行的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药源性恶性症状群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药源性恶性症状群是精神药物所致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副反应 ,我院发生 15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药源性恶性症状群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6例 ,最大者 5 6岁 ,最小者 19岁 ,平均37 5 6± 13 7岁 ,大于 4 5岁者 7例(4 6 6 % )。1 2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恶性综合征(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NMS的危险因素及做好NMS患者的护理,成为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早期发现NMS的患者,1998年5月-2003年5月本研究对住院患者中发生NMS的8例患  相似文献   

17.
张倬秋  李小玲 《华西医学》1998,13(2):139-140
3例恶性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张倬秋李小玲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恶性综合征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其死亡率很高,国外统计约为12%~20%。据文献报告常在药物增量过快、更换或联合用药时发生〔1〕。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高热、肌张...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MS)是由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最严重并发症。国内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1 病历摘要 患者 男,23岁。3年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应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年前停用抗精神病药。20天前症状复发住精神病医院,服氯丙嗪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精神病患者直立时血压下降 ,严重导致心脑缺血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药物治疗依从性。这不仅关系到临床医生的药物选择 ,还波及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效应。因此 ,对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血压的变化、严重程度调查应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 ,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住我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入组标准 :(1)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2 )入院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及影响血…  相似文献   

20.
恶性综合征(MNS)是指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严重而又危险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高热、肌强直、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它起病急剧、死亡率高[1],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作者在工作中遇有3例MNS,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对岁,农民。因活多、吹诩、多疑3年,于1996年8月23日第3次住院,诊断“精神分裂症”。人院后因病人兴奋、躁动,T38.9℃、紧张、大汗、意识不清、肌强直、吞咽困难;查WBC13.8X10’/L、N0.78、L0‘22,临床诊断,氟见保醇所致恶性症状群。即停用氟派院醇,给物理及药物降温,给予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