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参松养心胶囊对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CHF心功能II~IV级(NYHA)患者119例,检测BNP和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6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2组均治疗1个月后,重复检测BNP和LVEF、LVEDd。结果2组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LVEDd缩小和LVEF提高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NP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佐治CHF疗效肯定,可作为CHF的长期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鹏  仲宁 《疑难病杂志》2010,9(8):569-57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8%vs 58.3%,P<0.05)。LVEDD及BN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LVEF、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BNP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研究诊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表法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后,分析临床疗效、血清BNP、cTnI、NT-proBN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BNP、cTnI、NT-pro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6min步行距离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效果显著,可能是与其可以有效改善血清BNP、cTnI、NT-pro...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心气阳虚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心气阳虚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参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静脉泵推,1次/天,疗程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治疗前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6min步行距离、血浆NT-proBNP和LVE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参附组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min步行距离、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血浆NT-pro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参附组较对照组更显著增加6min步行距离、LVEF,降低血浆NT-proBNP (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心气阳虚型老年CHF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LVEF、IVST、LVPWT、LVEDD、WMSI及相关血清因子TNF-α、IL-6、CRP、NT-pro BNP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的LVEF、IVST、LVPWT、LVEDD、WMSI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LVEF、IVS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VPWT、LVEDD、WMS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TNF-α、IL-6、CRP、NT-pro BN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TNF-α、IL-6、CRP、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洋地黄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VEDD、LVEF、6 min步行距离结果及BNP改善的程度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汤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共同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VA)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2例CHF伴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且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排量(CO)、每博量(SV)、室性早搏数、室性心动过速数、QT间期离散(QTd)、校正QT间期(QTc)、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CO、SV均高于治疗前,LVEDD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LVEF、CO、SV均高于对照组,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室性早搏数量、室性心动过速数量、QTd、QTc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室性早搏数量、室性心动过速数量、QTd、QT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DNN、SDANN、RMSSD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SDNN、SDANN、RMSSD...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电图相关指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心率变异性、心功能和氨基端前B型钠尿肽(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电图心率、QTd、QTcd及QRS波群均显著降低(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 MSSD、SDANN和RNN50水平显著上升;LVEF显著上升(P0.05),LVEDd显著下降(P0.05),NYHA分级均显著提升(P0.05);NT-pro 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缩短QT离散度和QRS波群,提升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心率、LVEF、6min步行距离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5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卡维地洛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的LVEDd及BNP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的LVEF、6 min步行距离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BNP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0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n=99)、Ⅲ级组(n=75)与Ⅳ级组(n=86);同时,选取同期5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BNP、CysC、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出院3个月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Ⅲ级组和Ⅳ级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BNP、CysC水平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BNP、CysC水平及LVEDD均明显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且LVEF低于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心功能等级越高,血清BNP、CysC、LVEDD水平越高,LVEF越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NP水平与尿素氮、肌酐、尿酸、胱抑素C及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5);BNP水平与LVEDD呈负相关(P<0.05)。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组血清BNP、CysC、Hs-CRP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组(P<0.05)。结论血清BNP、CysC、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会增加近期不良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入选CHF患者260例,其中对照组10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阿替洛尔;试验组152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咪达普利、比索洛尔;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NP、hs-CRP、LVEDD明显下降(P〈0.05),LVEF、6MWT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NP下降、LVEF和6MWT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的含量,探讨BNP含量的变化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免疫测试仪测定观察组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心脏多普勒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测量心胸比,同时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类型,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865.6±590.9)p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2)pg.mL-1(P<0.01)。心功能II级组、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级组(P<0.01),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I级组(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1),LVEF下降(P<0.01);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5),LVEF下降(P<0.05)。心功能IV级病例组中,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两两比较BNP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中BNP含量可反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和分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衰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CHF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按西医常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辨证应用心衰合剂方加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脑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径值、细胞凋亡相关因子sFas/Apo-1、sFas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NP下降、LVEF上升、LVED下降,治疗组BNP下调与LVEF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sFas/Apo-1、sFasL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sFas/Apo-1及sFas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衰合剂能够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脑钠肽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BNP在老年CHF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83例(CHF组)和健康老年人62例(对照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浆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结果 CHF组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P<0.05),CHF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浆BNP和cTn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BNP在老年CHF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CHF病人69例,随机分为CHF对照组(38例)和CHF治疗组(31例)。CHF对照组和CHF治疗组均给予地高辛、利尿剂、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6个月,CH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加服厄贝沙坦片(150mg/日)连续6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后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素(BNP)和脂联素水平。结果 (1)CHF对照组和CHF治疗组病人治疗前的BNP与脂联素水平成正相关(R=0.36,P〈0.05)。(2)与治疗前对比,CHF对照组和CHF治疗组病人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LVEDD均无明显改变(P〉0.05),但是两组LVEF有显著改善(P〈0.05),血清BNP和脂联素水平均降低(P〈0.05)。(3)治疗6个月后,CHF治疗组LVEF、血清BNP和脂联素水平与CHF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以升高CHF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测量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观察二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方法:CHF组患者70例,对照组入选正常人65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血清BNP、HCY.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①CHF 组治疗前BNP、HCY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BNP、HCY亦明显增高,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分析:BNP、HCY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④二者与CHF程度、疗效、预后的评估有关(P<0.01).结论:CHF患者BNP、HCY浓度与NYH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反映临床心功能分级水平,对疗效观察及病情转归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含量及其与左心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其与LVEF呈负相关(r=-0.34,P<0.001),而与LVEDD呈正相关(r=0.65,P<0.001),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BNP浓度下降,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与重组人脑钠利肽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心衰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 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的药物联合治疗,分别比较两组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3.02%)提升,而无效率则(6.98%)减少,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32.43±4.05)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7.39±4.09)mm、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66.03±12.09)ml、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86.41±13.52)ml 均减少,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48.64±6.98)%提高,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0.29±0.10)μg/L、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9.65±3.21)mg/L、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389.47±113.70)ng/L均降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重组人脑钠利肽在顽固性心衰患者的联合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改善心功能指标,并有效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从根本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