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在能级对应管理下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小组定位抢救的效果。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69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护士按日常工作经验配合医师实施定位抢救,观察组护士根据能级对应实施小组定位抢救,比较两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的效果以及急诊科护士在能级对应管理下实施小组定位抢救前后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科护士在能级对应管理下实施小组定位抢救后培训效果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能级对应管理下实施小组定位抢救不仅提高了复苏成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加强了急诊科护士的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抢救人员不同分工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把103例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抢救在白天正式上班时间,工作人员采取了适当的站位与明确分工,对照组抢救在值班时间,工作人员少,将心肺脑复苏的过程分为Ⅰ期、Ⅱ期、Ⅲ期三个阶段,分别对两组各期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Ⅰ期、Ⅱ期、Ⅲ期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在抢救人员充足,站位方式恰当的情况下抢救成功率高于值班时间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抢救人员不同分工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把103例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抢救在白天正式上班时间,工作人员采取了适当的站位与明确分工,对照组抢救在值班时间,工作人员少,将心肺脑复苏的过程分为Ⅰ期、Ⅱ期、Ⅲ期三个阶段,分别对两组各期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Ⅰ期、Ⅱ期、Ⅲ期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在抢救人员充足,站位方式恰当的情况下抢救成功率高于值班时间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个体化心肺复苏抢救程序,分析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462例,针对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接诊21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均按指南要求采用ABCD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39例。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接诊245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优化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56例。结论辨证准确地优化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可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急救护士紧急气管插管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9月接诊的70例呼吸心跳骤停并实施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救医护人员紧急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的院内复苏成功率。结果:急救护士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与麻醉医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救复苏成功率高于麻醉医师组(P〈0.05)。结论:急救护士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施心肺复苏流程再造,提高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应用新流程实施团队形式心肺复苏;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转至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总抢救时间、首次除颤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开始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复苏是否成功。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抢救时间、首次除颤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开始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肺复苏流程再造,提高了院内心肺复苏时效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鹏  崔莉  王霞 《护理学报》2004,11(12):23-24
目的 通过编制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优化急症病人人院抢救流程,改善急救护理服务,建立一条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病人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 80例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进行急救护理工作.对照组80例病人采用常规抢救方法进行急救护理工作,两组密切观察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使用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后抢救病人时间平均缩短18min,抢救成功率由87%提高到93%,病人满意度由90%提高至98%。结论 应用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优化抢救程序,将抢救措施程序化、规范化。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工作流程。结果:观察组抢救质量、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睡眠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可以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有效人工通气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评价 A (气道 )、B(呼吸 )、C(循环 )抢救步骤在心肺脑复苏 (CPCR)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70例心搏、呼吸骤停行 CPCR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 (4 4例 )和非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 (2 6例 )患者在实施 CPCR过程中采取的 A、B、C顺序及 CAB组依 C AB间隔时间 (<5分钟、5~ 10分钟和 >10分钟 )所分组的各期复苏成功率。结果 :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 ,C组 (11例32例次 )各期复苏成功率均 >87.5 %,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均 <0 .0 1) ;CAB组 (2 4例 )依 C AB间隔时间不等 ,各期复苏成功率不同 ,<5分钟组各期复苏成功率均明显高于 >5分钟组 (P<0 .0 5或 P<0 .0 1) ;AB组(3例 )各期复苏成功率均≥ 6 6 .7%,ABC组 (6例 )各期复苏成功率均≥ 33.3%,均显著高于 CAB组 (P均 <0 .0 1)。非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 ,ABC组各期复苏成功率与 CAB组总体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CAB组依 C AB间隔时间不等 ,一、二期复苏成功率间均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三期复苏成功率差异显著 ,>10分钟组明显低于 <10分钟组 (P均 <0 .0 1)。结论 :CAB可能是各种原因致心搏骤停患者 CPCR中可取的抢救步骤 ,但 5分钟可能是进行有效人工通气的极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联合多学科协作在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30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将2019年7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30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联合多学科协作.比较两组各项救治措施的落实时间、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模拟仿真抢救演练,提高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实践效果。方法:对临床常见的危重抢救病例进行整理,拟出抢救程序,进行学习及演示训练。结果:实施情景演练后,护士的急救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度较前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情景模拟抢救演练,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录音笔提醒呼吸在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呼吸遗忘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进入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后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10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复苏室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ACU拔管后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录音笔播放录音提醒呼吸进行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遗忘的次数、拔除气管导管后1、5、10、15min的SpO_2、使用盐酸多沙普伦的次数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遗忘次数、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时的SpO_2、盐酸多沙普伦使用次数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拔除气管导管后的老年患者,使用录音笔提醒呼吸,能够有效防止呼吸遗忘的发生,既保证老年患者的安全,又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运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20年5月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在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院内抢救介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66%,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以加强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增加救治成功率,效果明显,对临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方法:将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统计两组的清洁肠道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时间、中间综合征例数,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例数、呼吸机肺炎例数、死亡例数、住院费用和患者、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医生的满意度。利用χ2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中间综合征例数,呼吸机肺炎例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患者家属和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唐蓉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60-206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我院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效果、并发症、院内再手术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术后并发症、院内再手术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率,改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度新生儿窒息的有效复苏及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5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严格按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方案进行复苏,并加强复苏过程的护理配合(复苏前评估、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维持循环)及复苏后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新生儿呼吸、哭声、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通畅、按需吸氧等).结果 56例窒息新生儿治愈54例(96.43%),其中并发吸入性肺炎7例(12.5%);死亡2例(3.57%).结论 对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正确复苏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3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急诊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3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难点,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29例,成功率为90.6%。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休克期护理,加强病情观察,严格遵守输血规程,合理安排局部止血药物的灌注或口服时间,重视三腔二囊管对胃底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止血作用,以及积极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等,是圆满完成此类患临床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沾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抢救效果、睡眠障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救治时间、待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总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PSQI 评分比对照组低.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抢救脑梗死患者,帮助患者克服睡眠障碍,效果显著,非常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将40例接受同一儿科模式的常规医疗护理服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医护人员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同时接受早期监测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治愈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有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护理中的早期重症监测和呼吸机等仪器的正确使用,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