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子宫全切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行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活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全切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护理路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联合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非特异性发热、腹胀、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实施品管圈联合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减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前、中、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共情沟通在子宫全切手术患者术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行子宫全切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行子宫全切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手术常规沟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共情沟通。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手术配合治疗程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第2天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配合治疗程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共情沟通能减轻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并能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治疗程度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人性化护理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68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4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手术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状态焦虑评分(50.75±5.68)明显高于手术前状态焦虑评分(43.6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干预组状态焦虑评分(45.96±5.31)低于对照组状态焦虑评分(50.75±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前后状态焦虑评分差值(2.18±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状态焦虑评分差值(7.13±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地减轻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手术后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焦虑、抑郁、疲劳感知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子宫广泛或次广泛切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手术疲惫感。  相似文献   

7.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患者离婚率低于对照组(P<0.05)。加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手术引起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促使患者术后积极调适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防治胃镜检查继发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干预和在此基础上辅以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分级和次数、胃镜检查时间、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查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及检查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分级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次数和胃镜检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检查前和检查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用于胃镜检查患者可有效减轻恶心呕吐严重程度,缩短胃镜检查时间,缓解焦虑情绪,并有助于提高检查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恶性肿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恶心和呕吐程度、SAS和SD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SAS和SDS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作为恶心肿瘤患者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案,并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萸散穴位贴敷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物日间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92例行乳腺良性肿物日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姜萸散穴位敷贴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24 h内恶心呕吐及口渴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患者干预后10 min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患者干预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物日间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姜萸散穴位贴敷干预,能有效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性格测定把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易感性格人群筛查出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降低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艾森克个件问卷(EPQ)调查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患者性格特征,并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精神质(P)维度、效度最表(L)分差异无疑著性(P〈0.05),神经质(N)、内一外倾(E)分有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EPQ各因子分均下降,N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预期性恶心呕吐程度下降明显(P〈0.05)。结论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具有焦虑、担忧、忧郁不乐、情感反应强烈等神经质,属情绪不稳定个性,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各量表值,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进行心理及行为干预,降低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刘俊莉 《全科护理》2008,6(35):3203-32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侵蚀性葡萄胎病人化疗时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11月80例侵蚀性葡萄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疾病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人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明显减少,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时病人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癌症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206例接受化疗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化疗前后均给予患者盐酸格拉司琼止吐。干预组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0级、Ⅰ级、Ⅱ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确保化疗顺利完成,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的影响,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心理干预的依据。方法:将7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护士指导进行心理支持疗法、渐进性放松等心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第5d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焦虑程度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或消除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陈新  朱建丽 《全科护理》2012,10(27):2497-249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镜受检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胃镜受检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有效沟通、认知疗法、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穴位按摩、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焦虑状况、检查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胃镜检查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0干预组检查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胃镜受检者焦虑情绪,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对术后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方式给予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的影响及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或者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C组、N1组、N2组、N3组,每组25例。C组硬膜外注射0.9%氯化钠液4 mL,N1、N2、N3组分别硬膜外注射5、10、20μg/mL的纳络酮4 mL,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作为负荷剂量的镇痛药物后应用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4mL/h)。手术后6、12、24 h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恶心呕吐评分等不良反应。结果:(1)与C组比较,N1组术后6、12 h内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均较低(P0.05),N3组术后6 h内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较高(P0.05)。N2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2组、N3组术后6、12 h内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明显高于N1组(P0.05/0.01);(2)与C组比较,N1组、N2组、N3组恶心或呕吐发生率较低(P0.05),恶心或呕吐的评分较低(P0.05/0.01)。与C组比较,N1组、N2组、N3组观察期间需要应用昂丹斯琼的患者例数较少(P0.05)。4组患者均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硬膜外应用小剂量纳络酮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舒芬太尼PCIA所引起的恶心呕吐,5μg/mL的纳络酮同时还可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能。  相似文献   

17.
音乐干预对缓解子宫输卵管造影病人应激反应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音乐干预在不孕痘病人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过程中缓解病人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不孕症病人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和对照组,音乐干预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对照组不播放音乐;测量并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用焦虑自测量表(SAS)评估焦虑程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音乐干预组病人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干预组病人的SAS评分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且音乐干预组病人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可有效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心理,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曹春凤 《全科护理》2011,(3):193-19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降低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干预在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8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患者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给予患者自我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d内胃肠道症状与镇痛类药物的使用、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其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10例(15.63%),恶心呕吐12例(18.75%),镇痛类药物的使用率为17.1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94,10.152,13.227;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33.58±7.07)h,首次排气时间(39.79±1.22)h,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49.51±8.48)h,住院时间(10.55±3.62) 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2.261,7.411,9.584,2.019;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66.88±5.61)分,高于对照组的(49.64±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6,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总分(91.08±3.63)分,高于对照组的(63.52±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1,P<0.05)。结论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干预可以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及化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使得自我管理教育具有科学性的指导,有助于其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