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1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影象学表现、治疗结果。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认识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对经头颅CT、MRI证实为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28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GOS判断预后标准,恢复良好1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及早对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及早期预防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6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梗死部位、CT和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特点等进行研究。其中16例患者给予扩容、抗凝、拮抗脑血管痉挛、脱水降低颅内压、给予脑保护剂、高压氧等保守治疗。10例患者给予开颅去骨瓣减压和内减压术治疗。结果:出院时按GOS预后评分标准:死亡2例,植物生存l例,重度残疾2例,轻度残疾11例,恢复良好10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多不良,及时通过头颅CT或者MRI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并硬脑膜网状均匀切开减压的方法在抢救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肿胀患均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合并硬脑膜网状均匀切开减压。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存活15例,死亡9例。存活者中恢复良好2例,中残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并硬脑膜网状均匀切开对患者颅内高压达到均匀、分散减压,避免了术中及术后发生急性脑膨出带来的继发性脑损害,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脑疝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颅脑外伤后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56例,死亡23例,植物生存4例,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8例。本组死亡率48.3%。结论:颅脑外伤后脑疝形成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颅脑外伤后脑疝的预后与患者的脑损伤程度,血肿形成速度,血肿大小,年龄,合并伤,并发症等有关,尤其与脑疝形成的时间长短对死亡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2年4月~2004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重型颅脑外伤后24小时是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和无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对两组病例颅脑损伤的合并症,预后极其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6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22例(35.4%)在颅脑损伤后24小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5例必须行肾脏替代治疗。合并脑干损伤,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的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较多,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血糖较无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高,血红蛋白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较无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死亡率高。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重型颅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肾脏,呼吸和心脏损害并由此产生的严重而持续的低氧血症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是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6例老年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96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结果。结果:发生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表现多较重且复杂,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会明显提高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彻底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充分内减压.结果:伤后6 个月临床随访:30 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2例(40.0%),中残4例(13.3%),重残4 例(13.3%),植物生存1 例(3.3%),死亡9(30.0%)例.手术后并发症:迟发性血肿3例,癫痫4例,脑积水2 例.结论: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两年内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静脉快速滴注,降低颅内压,并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结果:急性弥漫性脑肿胀8例(40%),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7例(35%)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5例(25%)。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5例(25%),中残8例(40%),重残4例(20%),死亡3例(23.1%)。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较多,术中继发颅内血肿形成,外伤致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脑外伤后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长时间脑疝后脑组织缺氧等是颅脑损伤中脑膨出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复杂的重度颅脑损伤疾病的抢救及治疗。结果: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病情恢复良好5例,轻度残疾17例,重度残疾44例,植物生存19例,死亡21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重点是解决颅内压增高,采取药物治疗及外科减压等方法,加强病情监护,全面系统的综合诊疗,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存活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C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以此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10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早期CT影像学检查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0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一定的早期CT影像学特征,30例患者存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约为28.85%;41例患者存在豆状核边界不清,约为39.42%;45例患者存在轻度占位,约为43.27%;33例患者出现早期低密度影,约为31.73%;17例患者脑沟消失,约为16.35%;29例患者存在岛皮质边界模糊,约为27.88%。结论: C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能够较好的发现患者相应的CT影像学特征,以轻度占位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其次为豆状核边界不清、早期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岛皮质边界模糊,而脑沟消失发生率相对比较低。CT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后,患者脑组织普遍存在缺血、缺氧,除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外,脑缺血是影响患者外伤性脑梗死预后的关键。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要积极治疗,如果病情加重,出现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或病情无好转,意识障碍加重,要及时行头颅CT检查。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术后对症治疗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5例确诊为外伤导致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其中男16例,女9例;车祸11例,击打10例坠落4例,均已颅脑外伤住院后并发脑梗死。结果:手术10例和保守治疗15例,按照gos评分标准:良好15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了解外伤并发脑梗死的病发机制和病发的时间,以便预防和及早的发现,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术前CT表现分为外侧型组、前部型组、后部型组、混合型组,均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4组的性别、年龄、血肿体积、术前GC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存状态的异同。结果术后血肿清除〉90%者42例,血肿清除在80%~90%者6例。术后死亡6例,再出血1例。存活的42例中,术后6个月ADL评级Ⅰ级者6例,Ⅱ级者10例,Ⅲ级者17例,Ⅳ级者5例,V级者4例。在术前GCS评分及血肿体积方面,混合型与外侧型、混合型与前部型、后部型与外侧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血肿的CT分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脑出血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60例脑出血病人(血肿>10m l者)均行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加针灸、按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或微创术24h后予以香丹注射液30m l/天静脉滴注。于治疗5天、10天、15天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颅CT、凝血2项检查及临床评价。结果:治疗组意识、语言及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血肿容积明显缩小,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凝血酶原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予以小剂量香丹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改善脑缺血,有效减轻血肿周围继发性神经元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既缩短了病程,又提高了脑出血病人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乐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和愈后康复期治疗。方法对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的5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康复期治疗体会。结果术后第1天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90%者53例,其余5例血肿清除〈80%。术后存活50例,死亡8例。在存活的50例中,术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中残18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而术后及时康复治疗更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22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治疗与影像关系的回顾分析。方法: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与影像关系对比。结果:CTMR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4.5mm1710例及〉4.5mm312例,共计2022例保守治疗,2~4W临床治愈,占94.8%。258例椎间突出椎体后缘〉4.5mm手术治疗,2~4W临床治愈,占95.3%。讨论:影像(X线、CT、MR)椎间盘突出物大小对临床是否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最大限度降低病人创伤程度有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及临床相关情况,为今后辨证论治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选择慢性脑缺血患者259例,将临床证候归纳为气虚证、血瘀证、痰浊证、肝阳证、肾虚证5个基本证候进行中医积分评定,同时对基础疾病、年龄、病程进行相应分析。结果慢性脑缺血患者60岁以上居多,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者,气虚证、血瘀证和肾虚证占的比率越高,气虚证和肾虚证患者年龄、病程均长于其他证候患者;气虚证多见于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多见于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痰浊证多见于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肝阳证多见于高血压病患者,肾虚证虽以高血压病和冠心病为主,但均见于各种基础疾病患者;慢性脑缺血证候分布频率以气虚证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肝阳证;慢性脑缺血可出现2种证候、3种证候、4种证候及4种以上证候等多种类型,其中2种证候组合最多131例(50.57%),3种组合97例(37.46%),4种组合27例(10.43%),4种以上组合仅4例(1.54%)。结论气虚证、血瘀证、痰浊证、肝阳证、肾虚证5种证候基本概括了慢性脑缺血患者的证候,以气虚证、肾虚证、痰浊证为多见,并与年龄和基础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在CT定位下行血肿靶点穿刺,经抽吸、粉碎、冲洗、液化、引流等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按照ADL疗效评定标准:死亡12例,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19例,Ⅳ级14例,Ⅴ级9例。结论采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清除脑血肿,患者创伤小,操作简便、准确、能较快速清除血肿,降低脑内感染机会,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0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外伤性脑肿胀患者的病死率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在本组中,恢复生活自理38例,占48.72%,中度残疾20例,占25.64%,重度残疾13例,占16.67%,植物生存4例,占5.13%,死亡3例,占3.85%。结论:外伤性脑肿胀危险性高,主要的确诊手段是及时进行CT检查,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早期手术和减低颅内压,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