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心脏破裂修补术是我院有史以来开展的第1例普外科手术,病人入院30分钟后,在没有住院手续,家属没有到齐的情况下,直接由绿色通道入手术室行心脏破裂修补术.入院后的整个抢救过程是在迅速有序中进行的,仅仅30分钟便急诊入手术室,行心脏破裂修补术,手术只经历了近3个小时安返病室,现病人处于恢复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15例心脏锐器伤患者的抢救经过,以期提高该病早期诊断和急救水平,增加抢救成功率.总结医院心脏破裂修补术的手术急救配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急诊心脏破裂伤施行心脏破裂修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有3例死亡,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结论 锐器伤所致心脏破裂病人,由于伤势危重,若不采取直接果断抢救治疗措施,死亡率极高,但随着近年来心胸外科的开展,城市交通发达,医疗机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患者受伤后大多能迅速到医疗机构就诊,为成功抢救此类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通过积极迅速开胸手术治疗,使大多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3.
1例心脏破裂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遇1例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已痊愈出院,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介绍 患者,男,26岁,于15min前被尖刀刺伤左胸部,当即感到左胸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呈持续性钝痛,伴有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外伤后,左胸部形成开放性血气胸,出血量约800ml,伤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急诊入手术室行开胸探查,经心脏破裂修补及肺破裂修补术,手术顺利,患者于术后30min清醒,术后给予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马素美  马军  张际春 《新疆医学》2012,42(11):136-138
外伤性心脏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致命伤,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患者常因心包填塞或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诊治外伤性心脏破裂9例,行紧急开胸心脏修补术,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相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例心脏破裂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7岁,最大35岁,平均28岁,其中开放性的损伤6例,闭合性外伤3例。1.2典型病例1车祸致闭合性胸部外伤半小时就诊,患者躁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心脏外伤病人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急诊手术28例,抢救成功24例,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后遗症,死亡4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迅速开胸行心脏修补、止血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心脏外伤病人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急诊手术28例,抢救成功24例,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后遗症,死亡4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迅速开胸行心脏修补、止血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心脏外伤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急诊手术15例,抢救成功11例,死亡4例,另有1例术后发生脓胸及胸壁感染,感染率6.7%,4年来胸壁慢性感染迁延不愈,其余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后遗症。[结论]快速转运伤员,早期正确的诊断和迅速开胸行心脏修补止血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心脏刺伤是胸外科急症,需及时手术,迅速入胸,切开心包减压、行心脏修补术,才能挽救患者生命。我院对1997年8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8例心脏刺伤患者施行微创小切口入胸行心脏修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眭康  魏玮  李明  余显畅 《当代医学》2012,18(22):88-89
目的 总结刀刺伤致心脏破裂的救治方法及疗效.方法 20例刀刺伤致心脏破裂患者,其中右心室破裂13例,右心房破裂4例,左心室破裂3例,合并腹部刀刺伤5例.患者均行急诊手术,且均未采用体外循环.结果 17例患者经手术抢救后痊愈,2例患者因术前心跳停止时间过长术后成为植物人,1例患者因左前降支冠状血管断裂致死.结论 外伤性心脏破裂病情危急,尽快诊断和实施抢救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余浩 《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59-16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方法的选择及诊治情况。结果: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治愈58例,死亡2例,成功率为96.7%,平均住院时间16.5 d。术式根据脾破裂的程度与部位不同而异,其中行脾缝合修补术16例,脾动脉结扎和(或)脾部分切除术或脾修补术34例,脾切除术+自体脾移植术10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常伴有其他实质脏器或空腔脏器损伤,病情凶险,应根据脾脏损伤情况选用相应的手术方式,规范操作,才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心脏和大血管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 对开放性(5例)和闭合性(8例)心脏大血管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9-65岁.现场紧急开胸3例,急诊手术治疗10例.结果 8例康复出院,死亡5例,其中4例在术中因心脏复苏无效死亡,1例术后第2天彩超发现室间隔肌部有1cm的破口,术后8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在闭合性心脏破裂患者的诊断中,B超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检查手段.胸腔内大出血要警惕有大血管破裂,果断送手术室救治是成功的关键,血液回收机在提高救治成功率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10月96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资料,男62例,女34例,年龄5~74岁,平均34岁,术前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70例,Ⅳ级18例。胸骨正中切口88例,左前外侧切8例,均在全麻下行部分心包剥脱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其中术后低心排血综合征1例,术中右心房破裂出血修补失败1例,96例中有92例获得随访,心功能恢复到Ⅰ级者86例,恢复到Ⅱ级者6例。结论心包剥脱术仍是治疗此病惟一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充分合理的心包剥脱范围,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膈肌破裂6例,左侧膈疝15例,右侧膈疝8例,双侧膈疝3例。单纯膈肌破裂经B超确诊4例,右侧膈疝术前确诊5例,双侧膈疝术前确诊1例,余病例经术中、X线及CT等确诊。死亡2例。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易漏诊和误诊,术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救治的经验,以期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5月~2008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者63例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34例,穿透性损伤29例;左侧膈肌破裂47例,右侧9例,双侧7例,形成创伤性膈疝24例;合并血气胸63例,休克60例,术前确诊41例。63例均行手术治疗,经左胸手术18例,右胸2例,双侧开胸5例,经胸经腹切口4例,经胸腹切口2例,经腹切口32例。结果:治愈56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1.1%。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死率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手术入路应视具体伤情而定;及早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脏跳动中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方法将1996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42例)和停跳组(41例)。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心功能情况、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停跳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停跳组(P〈0.05);正性肌力药使用量少于停跳组(P〈0.01);随访中停跳组有2例术后10年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不停跳组一例术后7年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结论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直视下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对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应该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4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左室破裂修补成功病例,方法:4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左室自发性破裂,再次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两条长涤纶补片距裂口10mm处全层修补后,加用组织生物胶和止血纱布覆盖创面,其中1例加用自身心包补片修补。结果:4例病人均修补止血成功,3例康复出院,1例水后第10天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左室破裂是心脏手术后的严重的并发症,用长涤纶补片距裂口10mm处修补,外盖自身心包补片加固,并加用组织生物胶,止血纱布粘固是一种有效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断裂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过,对32例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就其伤情、手术要点及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年龄14~55岁(平均35.2岁),以交通事故伤为主。5例气管断裂和14例支气管完全断裂者诊断后即手术,不全断裂13例中,4例患者一过性治愈,后又出现狭窄,损伤累及气道周径1/3以下且未达全层者3例,其中2例经保守治愈,其余均手术治疗。术后再狭窄3例,经纤支镜咬除肉芽组织而治愈1例,再手术2例。结论:气道断裂早诊断、及时手术是避免术后再狭窄的关键。对小于气道周径1/3的裂伤可先试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TAPV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 3例 ,余均为术中确诊。心上型 8例 ,心内型 1例。全组无死亡。8例随访 1~ 1 0年 ,心功能 (NYHA) 0~ 级。身体发育与活动能力与正常同龄人无异。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术前易误诊为房间隔缺损。采用左右心房联合切口矫治本病 ,保证足够大的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吻合口 ,可获得满意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方法、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6年该院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857例,其中4~6岁学龄前儿童3例,占0.35%。该组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平均5岁,体重平均17.8公斤;1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停搏,2例为室缺术后并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均为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心律失常。3例均采用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治疗,1例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术后1周、1、3、6、9个月、1年及每年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继发感染,予取出起搏器,清创缝合,患者交界性逸搏心率55次/min,家属拒绝再次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自动出院;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术后随访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学龄前儿童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是可行、有效的,但有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等并发症的风险;电极经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5例、女4例,年龄18~50岁,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5例患者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阻断时间74.11±30.35分钟,体外循环时间117.33±36.00分钟 。本组病例无死亡。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静滴利多卡因有效。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尽早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右心房或主动脉及右心室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利于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