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住院自发性SAH204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率及阳性检出率后谵性研究。方法:以2005年4月~2008年4月住院SAH204例做DSA检查161例,对检查率及DSA阳性检出率偏低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04例SAH其中161例做DSA检查,检查率为78.9%,DSA发现脑动脉瘤81例占造影的50.3%,发现脑AW24例占造影的14.9%,低于文献报道。无诱因的SAH做DSA检查阴性33例占20.5%,较文献记载显高。结论:影响造影检查率及阳性检出率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医怠及影像学技师对DSA检查的微外性、积极争取造影检查对制定救治方案决策重要性理解;客观评估病人及分析选择;掌握检查相对安全期;临床医师与影像学技师配合默契;提高投照技术及阅片质量是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56例SAH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52例患者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CTA检出动脉瘤43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静脉窦血栓3例,阴性5倒;在同时接受DSA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5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阴性1例,其中除1侧CTA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外,其余全部证实CTA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A对SAH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脑血管立体成像技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可作为急诊SAH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对脑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脑内小动脉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机检查并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等进行三雏图像处理。对所有患者行DSA检查,与CTA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DSA证实40例病人42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0个,大脑中动脉瘤8个,大脑前动脉瘤11个,后交通动脉瘤13个。CTA检查共检出40个动脉瘤,1个大脑前动脉瘤和1个大脑中动脉瘤未能检出,检出率和准确率为95.23%(40/42)。结论:多层螺旋CTA是无创性检查脑内小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多由于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部分是由于瘤体压迫脑血管痉挛及栓塞造成。如不及时治疗,SAH发病率为63%,病死率达50%,而直接行动脉瘤夹闭术者病死率为1%~5%,因此宜早期进行治疗。我院2001-2004年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1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起病状态、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208例SA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8例SAH患者中静态起病142例(68.3%),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155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12例(72.2%)。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头痛(148例,占71.2%)、头晕(36例,占17.4%)、呕吐(182例,占87.5%)常见。介入治疗21例,手术治疗91例,保守治疗43例,再出血死亡12例。结论 SAH起病状态不一,病因多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DSA检查能直接明确病因,可为临床选择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入加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中医附院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现动脉瘤的病人常规做介入栓塞治疗,并配合使用醒脑开窍、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成药或中药。结果: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中动脉瘤引起的有21例(占63.6%),动静脉畸形(AVM)5例(占15.2%),余7例为未查出明确原因的。经过综合治疗,恢复良好17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0例。结论:通过引进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运用介入栓塞方法,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减低患者再出血机会,提高SAH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检查的6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MSCT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MSCTA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情况,分析MSCTA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8例疑似患者中,经DSA检查共检出颅内动脉瘤56例,检出率为82.35%,经MSCTA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共检出颅内动脉瘤54例,检出率为79.41%;MSCTA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时间短于DSA检查,检查费用低于DSA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SCTA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灵敏度为94.64%,特异度为91.67%,准确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98.15%,阴性预测值为78.57%。Kappa检验显示:MSCTA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κ=0.810,P <0.001)。结论:MSCTA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果较好,与DSA检查一致性强,且检查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低钠血症发生情况。方法2000年1月-2007年8月收治动脉瘤性SAH患者100例。按解剖部位分成大脑前及前交通(ACA及ACoA)组、后交通(PCoA)组和大脑中动脉(MCA)组,分析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动脉瘤性SAH患者低钠血症总的发生率为29.0%。ACA及AcoA组、PcoA组、MCA组低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7.5%、15.0%和20.0%。ACoA组中Fisher分级Ⅲ级~Ⅳ级和Ⅰ级~Ⅱ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2.0%和20:0%;有脑血管痉挛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痉挛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ACoA动脉瘤破裂出血Fisher分级Ⅲ级~Ⅳ级或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应注意观察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5例头颅16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11例行CTA检查后进行MRI及MRA检查,8例行DSA及手术治疗。结果:CTA显示25例患者中8例为动脉瘤,5例动脉狭窄、闭塞,1例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4例为动脉瘤术后复查,3例动脉狭窄、闭塞治疗后复查,3例阴性,8例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为脑血管疾病筛查、病因诊断、治疗效果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优利特(Uritest-500B)尿干化学分析仅11联和显微镜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尿标本1200例,用三种方法分别检测,以显微镜检查方法为标准,另两种方法的结果分别与镜检结果比较。结果:UF-100全自动尿沉渣仪对RBC的检出阳性符合率为83.96%、假阳性率为23.48%、假阴性率为16.04%;对WBC的检出阳性符合率为88.35%、假阳性率为14.41%、假阴性率11.65%;对管型的检出阳性符合率为80.64%,假阳性率为40.46%、假阴性率19.35%。优利特对RBC的检出阳性符合率为90.07%、假阳性率为8.23%、假阴性率为9.92%,对WBC的检出阳性符合率为88.59%、假阳性率为8.56%、假阴性率为11.41%,对管型的检出阳性符合率为96.30%,假阳性率为14.75%、假阴性率3.70%。结论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相比较,准确率较高,但结果间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二者依然无法替代显微镜镜检。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只能对尿液沉渣检查起过筛作用,需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检验质量,保证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保守治疗存活者易复发,复发者死亡率很高,我科收治3例SAH因排尿诱发再出血死亡。例1:女,47岁。因SAHIO天住院。病后7天小便时突然意识丧失,考虑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例2:女,62岁。因SAH15无住院,病后15天解小便后突然昏迷,考虑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例3:女,69岁。因SAHI天住院。当天小便后突然神志不清,抢救无效死亡,考虑死于再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烟雾病等。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血压突然升高使病变的血管破裂然而引起SAH。本病保守治疗者易…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软脑膜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该病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多由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等导致血管破裂所致。占急性脑血管病的7%~15%。而且病死率高达2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常受到2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远远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我院1999-2004年共收治SAH患者50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及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确诊率。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89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387例(65.7%),急性胃黏膜病变96例(16.3%),胃癌72例(12.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4.4%),Dieulafoy病8例(1.4%);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258例,确诊率94.7%,48小时后行胃镜检查331例,确诊率69.9%,成功止血523例,止血成功率为88.79%0。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等;出血后胃镜检查时间越早,确诊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脑血管超声多普勒(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门诊建立卒中健康档案,收集记录480例患者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及首次TCD结果;经门诊给予一级、二级预防治疗,1周或2周、1月后再次复查TCD,登记结果。对TCD结果阳性收住院有适应证的126例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记录所检结果,与门诊TCD结果对比。结果480例TCD检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阳性率为48.75%,DSA验证TCD检出问题血管的符合率为82.54%。结论TCD为门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简易、快速、较为准确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SAH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其发病情况、出血部位、CT表现、发病年龄有密切关系,明确以上因素,对于早期诊断,进一步行DSA及动脉瘤栓塞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根据患者早期脑CT影像分型表现选择介入手术的时机,这是SAH早期行DSA检查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笔者收治200例此类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CD44在脑原发肿瘤及脑转移瘤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结果:①在22例脑胶质瘤中,20例表达CD44s,其阳性率达90%,而D44v均为阴性;在27例脑转移瘤中,CD44s和CD44v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84%和81%。②CD44s在胶胶质瘤及脑转移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D44v在脑胶质瘤及脑转移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D44s在脑肿瘤颅内播散中起作用,却不能介导颅外转移;脑胶质瘤中缺乏CD44v表达是脑转移瘤颅内播散中的重要粘附分子,可作为脑转移瘤诊断和预后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6-2008年收治的82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经综合检查发现血管病变18例(33%),小肠肿瘤11例(20%),小肠炎症及息肉12例(22%),克罗恩病3例(6%),回肠重复3例(6%),憩室2例(4%),吻合口出血2例(4%),肠伤寒1例(2%),假性血友病1例(2%),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2%),肠紫癜1例(2%)。各检查方法在小肠出血的检查中阳性率分别为CT16%,小肠钡灌35%,小肠镜84%,选择性动脉造影(DSA)65%,核素扫描(ECT)82%,胶囊内镜92%。结论小肠出血临床缺乏典型症状,在经胃镜和结肠镜检查阴性后,缓慢出血者做小肠钡灌,如仍为阴性可行小肠镜检查或胶囊内镜;出血迅速者可行ECT、DSA或小肠镜检查;出血迅速者、出血量不大但出现剖腹探查指征者、保守治疗止血不彻底或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探查,可结合术中肠镜定位,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疑诊脑动脉瘤患者行MSCTA检查.36例同时行DSA检查和手术治疗,将MSCTA结果与DSA及手术对照。结果:38例患者经过手术证实,共40个动脉瘤,其中MSCTA发现38个,其诊断敏感性在97%以上。结论:MSCTA具有无创、快速、经济、准确等特点,可作为脑动脉瘤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肾损伤73例,其中闭合性损伤70例(9S.9%),开发性损伤3例(4.1%);合并伤16例(21.9)。B超检查73例,CT检查132例,IVU检查7例,非手术治疗57例(78.1%),手术治疗16例(21.9%)。结果:B超阳性率86.8%,CT阳性率100%,IVU阳性率68.7%,非手术治愈17例,手术治愈15例。结论:B超检查最便捷,可初步判断肾脏伤情。CT检查准确快速,增强后可观察双肾功能状况,对治疗有重要帮助。其治疗主要取决于肾脏伤情,保守治疗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方法对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脑血管病患者15例进行脑血管造影榆查。结果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7例(47%),动脉瘤1例(7%),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7%),烟雾病1例(7%),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1例(7%),4例(27%)血管造影未见异常,术中并发脑栓塞1例(7%)。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脑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