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尹琼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41-174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与猝死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3月接受过心脑血管病理检查的并在有准确资料检查记录检查后一个月内发生猝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无心脑血管疾病的非猝死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的冠脉狭窄情况以及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共22例,其中左冠脉主干狭窄者5(9.6%)例,回旋支狭窄患者11(21.2%)例,前降支狭窄患者3(5.8%)例,右冠脉狭窄患者3(5.8%)例。对照组出现1例冠脉管腔面积缩小约5.7%的患者,其余患者均无冠脉狭窄现象。观察组患者共有44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占总猝死人数的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血管病史并不能作为预防猝死的主要依据,冠状动脉狭窄才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评价冠脉造影与冠脉CT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准确性。方法:入选63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时行冠脉CT和冠脉造影。结果:共检测378支冠状动脉分支。冠脉造影显示轻度狭窄24支,中度狭窄19支,重度狭窄83支。冠脉CT显示轻度狭窄85支,中度狭窄14支,重度狭窄54支。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做为标准,冠脉CT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28.2%,准确性为53,1%;阳性预测值为46.49%,阴性预测值为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法医病理对冠心病猝死小冠状动脉形态学的检测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25例冠心病猝死病例,均通过法医病理学得以证实,利用福尔马林对标本实施固定,在显微镜下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冠心病猝死病例中,普遍心脏重量增加,心脏重量为321~613 g。6例Ⅰ级狭窄,8个斑块;7例Ⅱ级狭窄,9个斑块;6例Ⅲ级狭窄,6个斑块;3例Ⅳ级狭窄,2个斑块。5例累及1支血管,11例累及3支血管。其中前降支病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右侧主支、旋支,其狭窄程度以左前降支、右主支前段最高。3例患者小冠状动脉Ⅰ级狭窄,15例Ⅱ~Ⅲ级狭窄,7例Ⅳ级狭窄。所有患者全部表现为心肌断裂,7例心肌梗死(陈旧性),2例心肌充血,1例心肌微血栓形成。结论 法医病理学检测冠心病猝死小冠状动脉形态,病变范畴无特异性,发病到猝死时间越短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多见于中年人,病程长者猝死发生率较低,Ⅲ、Ⅳ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无明显的小冠状动脉狭窄,因此,小冠状动脉与冠心病猝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胰岛素原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3例。检测患者的血清空腹胰岛素原;采用Gen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年龄、性别为控制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示胰岛素原的含量与Gensini评分显著性正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原的水平与Gemini评分独立正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为0.339,P值为0.004。结论:高胰岛素原血症为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不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对1997~2001年间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49例住院患者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男性及高LDL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组(P=0.000 1~0.016);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组中年龄高低、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SBP、TC、LDL和ApoA1的均值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t=2.423~7.816,P=0.000 1~0.016);高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TC与病变冠脉积分、冠脉病变积分及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性(r=0.093~0.29,P=0.000 1~0.02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P=0.000 1)、高血压病程(P=0.007)、吸烟量(P=0.000 1)、高LDL(P=0.003)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猝死者(SCD)冠状动脉内弹力膜(internal elastic lamina,IEL)病变与内膜增厚的关系.方法 从2001~2005年尸检案例中挑选成年病例及其心脏标本 40 例,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死因分为 SCD组(病变≥Ⅲ级)和对照组(病变≤Ⅱ级的非 SCD 者),各 20 例.检查心脏及冠状动脉病变,于左前降支近段取材,制片,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双重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内膜和 IEL 的变化;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特殊染色的内膜和 IEL 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 SCD 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膜厚度和 IEL 缺失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 IEL 缺失率与内膜厚度的关系:SCD 组呈正相关(r=0.386 0, P<0.05),对照组无相关性(r=0.168 1,P>0.05).结论 SCD 者冠状动脉内膜厚度与 IEL 缺失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铁代谢相关指标与冠心病(CHD)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4例CHD病人作为观察组,非CHD病人9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SF/TIB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SF、SF/TIBC显著高于对照组,TI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之间SF、TIBC、SF/TI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重度狭窄组SF、SF/TIBC高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TIBC低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和P<0.01);中度狭窄组SF/TIBC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TIBC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P<0.01).CHD病人Gensini评分与SF、SF/TIB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19、0.624,P<0.05),与TIB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47,P<0.05).结论:铁超负荷与CHD病人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CHD病人应定期进行铁代谢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0.
室壁瘤与左室功能及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3):234-235
  相似文献   

11.
用双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探测35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经食道彩色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100%,结果表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病理基础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猝死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75例猝死中,老年人47例,占62.7%,非老年人28例,占37.3 %,男女之比约3:1。心原性猝死52例,其中冠心病猝死36例,占69.2%(36/52);非心原性猝死19例,其中以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所占比例最高42.1%(8/19);4例尸检病理检查未见致死性疾病。冠心病猝死患者主要建立在冠状动脉多支严重病变基础上。结论猝死以老年男性多见,有广泛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者猝死发生率高。防治冠心病、改善心肌缺血等综合治疗十分必要。胰源性猝死主要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所致,误诊率较高。猝死可发生在无器质性疾病的正常人,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及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确诊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CTA)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CA),以CCA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双源CT对不同性质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析狭窄程度与斑块成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与CCA对照,50例患者中,双源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如下:轻度狭窄分别为98.9%、46.7%、77.8%、95.8%;中度狭窄分别为97.6%、71.0%、84.6%、94.8%;重度狭窄分别为96.6%、96.4%、96.4%、98.6%。误诊冠状动脉狭窄共20支,诊断符合率为89.8%。对非钙化性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诊断符合率达84.3%,高于钙化性斑块(76.9%)。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有效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48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59例)、多支病变组(107例)和对照组(82例),比较血清ApoB水平在各组中的变化,分析血清Apo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单支病变组血清ApoB(1.09±0.25g/Lvs0.69±0.18g/L,P〈0.05)和多支病变组血清ApoB(1.99±0.11g/Lvs0.69±0.18g/L,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多支病变组血清ApoB水平较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0.25g/L vs1.99±0.11g/L,P〈0.05);②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率(20.3%、23.4%VS7.3%,P〈0.05)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③血清ApoB水平与冠心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率(r=0.482,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冠脉积分(r=0.563,P〈0.05)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ApoB水平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医学领域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概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支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评价成为医学关注的焦点。该文就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 )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52例冠心病患者的ET和ADM ,并做冠状动脉造影术 ,证实狭窄程度 ,用目测累积记分法 (CS)表示。研究组 4 2例 ,按含CHD易患因素的多少分 3组。对照组 10例 ,无易患因素、无心绞痛、无心梗病史、冠造无狭窄。结果 ET值和ADM值研究组 (有狭窄者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含CHD易患因素越多 ,这种增高越明显 (P <0 0 5) ;52例总的ET值与ADM值相关性良好 (r =0 74 5,P =0 0 0 1)。A、B、C3组CS积分无差异 (P >0 0 5)。结论 有冠脉狭窄者ET和ADM值增高 ,说明存在内皮系统损害 ,并且易患因素增多对这种损害有叠加作用 ,但狭窄程度并未随着ET和ADM值增加 ,说明内皮损害不是冠脉狭窄的唯一决定因素。另外ET与ADM良好的相关性也说明ADM能够反应内皮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刘丽君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27-152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AG)。结果:60例患者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平均为(9.8±2.2)mm。左冠状动脉直径为0.30~0.73cm,右冠状动脉直径为0.26~0.73cm。冠状动脉类型:右优势型30例,左优势型6例,均衡型24例。在60例患者中,CAG诊断阳性55例,阴性5例;MSCT诊断阳性50例,阴性10例。以CAG作为判断标准,MSCT诊断敏感性为90.9%(50/55),特异性为100.0%(5/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与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高,敏感性与特异性高,可合理判断冠状动脉类型与长度、直径,可成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本院同时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24 h DCG)监测的住院患者共270例,同时收集患者吸烟史、血脂、血糖、血压等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CT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心率减速力(DC值)、心率加速力(AC值)和猝死危险分层的差异,判断DC值、AC值和猝死风险分层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相关性。 结果 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载脂蛋白B(ApoB)则较对照组下降(P<0.05)。相比对照组,冠心病组的DC值明显下降,AC值明显升高,猝死危险分层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C值与猝死危险分层、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负相关,AC值与猝死危险分层、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猝死危险分层与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率减速力能够定量评估自主神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郭欣君 《河北医学》2014,20(2):193-195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与血清IL-10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一级组、冠脉狭窄二级组、冠脉狭窄三级组、冠脉狭窄四级组,以心肌梗死的发生作为应变量的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检测外周血IL-10、IL-19、IL-20、IL-22、IL-24、IL-26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的发生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且呈现出冠脉狭窄一级组〈冠脉狭窄二级组〈冠脉狭窄三级组〈冠脉狭窄四级组。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与血清IL-10家族水平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