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整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96年1月~2005年12月间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264例,对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64例下颌骨骨折中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为20~29岁;各类损伤原因中,车祸最多;骨折部位以颏部最多;最常见的合并伤为颌面部其他部位骨折,其中以上颌骨骨折的发生率最高;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是本研究中最多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已逐渐被坚强内固定所取代,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年男性,多由车祸引起,以颏部最多,合并面部其他部位骨折较多,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2.
下颌骨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承林  王密腊 《河北医学》2002,8(10):884-886
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自1986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206例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39岁为高发年龄;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以颏部最多;34.95%的伤员有面中部骨折、颅脑和四肢等处的合并伤;非手术治疗的颌间牵引复位固定为本组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形态和功能均较满意的效果。结论:男性及20-39岁青壮年为下颌骨骨折高发人群。90年代以来,下颌骨骨折患者明显增多。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3.
286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军 《中原医刊》2005,32(6):12-13
目的分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就诊时间、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5~35岁为高发年龄段,大部分患者能够及时就诊,骨折部位以颏部最多,面中部骨折为最多见合并伤,本组病例手术者均采用开放复位,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近远期疗效良好。结论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事故是首发病因,颏部高发,面中部骨折是最多见合并伤,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对下颌骨骨折行钛钣钛钉坚强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管理,促进患者一期愈合,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006年3月期间,对254例下颌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手术及治疗方法,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达到了预期效果。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多于女性,以交通事故居多,25~35岁为高发,骨折部位以颏部及下颌角最多。本组病例手术均采用钛钣钛钉坚强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事故是首发原因,坚强内固定术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管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88/200l收治的下颌骨骨折169例患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合并伤、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169例下颌骨骨折患男女之比为5.3:1,年龄20—39yr102例,占6O.4%;车祸致伤64例;占37.9%;颏部骨折以例,占30.7%;合并面中份骨折37例。本组病例多数采取了颌间牵引治疗方法。结论 下颌骨骨折以青年男性为好发群体,颏部为好发部位,车祸已成为下颌骨骨折的主要致伤原因,面中份骨折是常见的合并伤。目前颌间牵引仍是治疗下颌骨骨折时较多采用的方法,因此坚强内固定需要更积极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罗扬力 《当代医学》2016,(12):26-27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诊治.方法 对于200例进行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的一些基本资料和选择的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下颌骨骨折最常见的发患者群为青年男性,17~27岁为这种病症的高发年龄;交通事故是此病症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其中以病发于颏部的患者最多;其中3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合并伤;采取非手术方法 进行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是这种病症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手术治疗中,坚固内固定是一种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形态和功能的治疗方法 .结论 男性及17~27岁的青壮年是此种病症的高危人群.交通事故是最主要的致伤原因.坚固内固定在现阶段来说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一种办法.  相似文献   

7.
余海  钟伟  黄谢山  黎逢霞 《海南医学》2010,21(12):122-123,109
目的回顾性研究海口市120急救中心收治患者有关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方法对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在1995年5月至2009年7月14年间收治的749例颌面部骨折住院病人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致伤原因、骨折特点、好发部位以及合并损伤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和分析。结果 14年间颌面部骨折患者共749例,男女比例为3.5∶1;21-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全年每月病例数较平均,区别不大;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占59.81%,居于首位;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其次是上颌骨和颧骨、颧弓;合并损伤以颅脑损伤最为多见,占合并损伤患者的46.71%,四肢损伤居第二位,占25.66%。颌面部骨折治疗以坚强内固定为主要方式,占85.80%。结论颌面部骨折损伤逐年增多,好发于男性,有年轻化及女性患者增多的趋势;交通事故是造成颌面部骨折的首要原因;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骨折中最易发生的骨折部位,常见合并颅脑、四肢等多发性损伤;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以恢复外形及功能为原则,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颌面部骨折最主要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下颌骨骨折的特点。收集我科1995年1月至1999年9月间收治的216例患者,对临床流行病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患者比例为4.26:1,发病年龄高峰为20~30岁,致伤因素以交通事故伤最多见、占总数的53.7%,骨折部位中以颏部、体部及髁突部位最多发。有合并伤患者占总数的35.18%,以面中分骨折最多见,临床上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结果提示,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年男性,颏部、体部、髁状突最多发,多由交通事故伤引起,坚固内固定是目前较多采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总结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995年1月以来223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布情况及合并全身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高发年龄组为20—40岁,致伤原因以交通伤最常见。骨折分布情况: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其中颏部骨折发病率最高,合并伤中以上颌骨及颧骨、颧弓骨折最多。治疗方法包括急救、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和颌骨骨折的治疗。结论本文总结的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以恢复咬合关系为主,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2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下颌骨骨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1~40岁为高发年龄段,骨折部位以颏部最多,诊断采用下颌骨X线正、侧位片、全景片和CT扫描,本组病例手术者均采取开放复位,微型钛板和钛丝结扎法或二者结合的方法,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致伤是高发因素,颏部骨折最多,诊断以下颌骨X线全景片和CT扫描方法最可靠,微型钛板和钛丝结扎法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各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42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追踪3月~12月,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42例患者35例治愈,5例好转,2例因拒治、自动出院未愈.经术后3、6、12月定期复诊检查40例经治疗者面部形态正常,咬牙合关系恢复良好,可正常行使口腔功能,开口度平均≥3.5cm,开口型正常,无干扰,无关节区疼痛、弹响。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318例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受伤者以男性较多占79.87%,工人占41.50%,创伤部位以下颌骨体部较多,共164例;损伤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多,占23.58%;318例中有226例合并颅脑损伤,其中186例为严重颅脑损伤.从实践中我们总结了8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效果分为良、中、差三种,本组良和中占98.43%,5例失败,5例死于严重脑外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治疗41例下颌角骨折的疗效。探讨下颌角骨折的复位及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小型钛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治疗41例下颌角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均获得满意的咬(牙合)关系,轻度张口受限1例。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是治疗下颌角骨折及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秦建勇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503-1504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切口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颌骨升支骨折新的术式,以期完善地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恢复下颌正常功能、完善的咬合关系,切口隐蔽不影响面容。方法:应用改良腮腺切口入路,分离或翻起腮腺组织,充分显露骨折线,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该术式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下颌功能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刀口均1期愈合,切口隐蔽,不影响面容。结论:应用改良腮腺切口入路行下颌骨升支骨折复位内固定。这一术式是该类骨折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的疗效差异,对两种固定形式的临床应用作出评价。方法:下颌骨骨折57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病例术后愈合情况,功能恢复,X片检查结果等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共有7例术后有咬合干扰,调磨后恢复正常;2例术后感染;术后8周X片显示加压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改建基本完成,优于非加压内固定组。结论: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都完全能达到AO关于内固定的要求,均是下颌骨骨折良好的固定方式,加压内固定技术要求高,但固定理想,骨折愈合更快,临床应用表明加压内固定的骨折愈合早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下颌角部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回顾1987年1月~1999年8月收治的37例下颌角部骨折患者,着重对引起骨折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咬(牙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均恢复正常,骨折线上第三磨牙对角部骨折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打击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部位是下颌骨角部骨折的决定因素,下颌第三磨牙存在和位置可能是角部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在下颌角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68例患者下颌角骨折行口内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结果:6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3例术后伤口局部裂开,延期愈合;66例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2例咬矜关系尚好。3个月后X线复查,全部病例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在治疗下颌角骨折中具有非常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