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学民 《中国校医》2020,34(2):159-160
目的 研究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其中21例治愈、12例治疗改善、7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5%。结论 针对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首先需要对该疾病进行合理有效的诊断,在确定疾病类型和患侧后,采取针对性的手法复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复位方法 (Semont复位法和Epley复位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两种复位方法之间有无差别。方法将珠海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眩晕门诊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8例PSC-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行Semont复位法和Epley复位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1周后:Semont复位法的成功率为71.4%(40/56),而Epley复位法的成功率为85.7%(48/56);第2周:Semont复位法的成功率为82.1%(46/56),而Epley复位法的成功率为89.3%(50/56);第3周:Semont复位法的成功率为89.3%(50/56),Epley复位法的成功率91.1%(51/56);第4周:Semont复位法的成功率为96.4%(54/56),复发1例,无效1例,无效的1例改用Epley法亦无效;Epley复位法的成功率为92.9%(52/56),复发2例,无效2例,无效的2例改用Semont法亦无效。经过统计分析,两种方法随访各时间段的成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emont复位法和Epley复位法均有良好的效果,两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临床可以根据医生的习惯和患者的情况自由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卫东 《中国卫生产业》2014,(5):133-133,135
目的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无效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女性患者居多。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较多等特点,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蕊 《现代养生》2014,(6):33-34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8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0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研究中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主要合并症包括迷路炎、高血压、循环缺血及突发性耳聋等;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主要因素为合并中耳疾病、脑力劳动、过度劳累、精神和心理因素及全身疾病等。结论: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对全身疾病、精神和心理因素、过度劳累、合并中耳病史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有针对性地对近年来有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查阅近5年来有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资料,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比较和总结了不同专业对此疾病治疗方法。结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总结了可能的发病机制;位置试验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基本的方法,完整的诊断需包括受累半规管的确定及所涉及病理生理学机制;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是目前最普遍的治疗方案。结论:正确全面地认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诊断方法,配合有效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累半规管的差异采用Barbecue翻滚复位法、Epley管石复位法治疗,1周后复查,并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87例患者通过变位试验检查显示,单侧后半规管受累者居多,共72例,占到82.8%,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者11例(12.6%),单侧上半规管受累者2例(2.3%),混合型受累者2例(2.3%).所有患者针对不同半规管受累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法复位方法,结果发现首次治愈76例(87.4%),3个月后治愈83例(95.4%).结论 :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将Barbecue翻滚复位法、Epley管石复位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难治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前庭、耳蜗(听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手术前后的纯音测听、眼震电图、ABR等变化分析5例后半规管阻塞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位置性眩晕和诱发性眼震全部消失,术后一度出现听力减退和平衡失调,均为可逆性,2~3月后平衡失调消失,5~10月后听力恢复。随访4~5年眩晕无复发,听力保证在术前水平。结论后半规管阻塞术能有效地控制位置性眩晕,疗效快且持久,对耳蜗及其他前庭末梢器官功能无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4月治疗的41例BPPV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有85.4%(35/41)痊愈,14.6%(6/41)好转;病患满意度较高,78.0%(32/41)表示非常满意,其余22.0(9/41)均为较满意。结论对BPPV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71例BPPV患者,后半规管患者(PC-BPPV)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患者(HC—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并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其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复查,痊愈53例(74.65%),改善14例(19.72%),无效4例(5.63%),总有效率94.37%。复发10例,复发率14.1%。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高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蒋子栋 《医药与保健》2007,15(12):19-19
70多岁的张老先生,最近得了一种怪病:晚上睡觉时身体不能向左侧翻身,只要偏向左侧,立即会出现几秒钟的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但睡觉姿势回到正中或向右侧时,头晕立刻消失。张老和家人非常紧张,却了多家医院,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托人找到了看眩晕的专科医生,医生  相似文献   

11.
王超  陈卓  黄辉 《现代保健》2013,(23):103-10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pley复位法、Barbecue复位法对BPPV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同时结合心理疏导,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第1次治疗后46例(79.3%)痊愈,第2次治疗后53例(91.4%)痊愈,第3次治疗后57例(98.3%)痊愈,随访6个月1例复发,总有效率达98.3%。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心理疏导治疗BPPV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20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强迫体位联合天麻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6%,高于对照组的54.37%(P<0.05)。治疗后,两组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A、LVA及RVA最大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血液流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imed to methodically review the available evidence on poor treatment outcomes after repositioning maneuver treatments in adults with BPPV and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outcomes for older and younger adults.

Data sources

Embase, CINAHL, Scopus, PsycINFO (Ovid),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and PubMed.

Review methods

Studies were included if they were prospective experimental or observational studies with a minimal follow-up of 1 month; the subjects were at least 18 years old, had BPPV, and were treated w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Studies were excluded if they were not available in English full text and if the outcomes used were confined to positional tests and subjective vertigo rating.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Critical Appraisal Checklists.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outcomes for younger and older (≥60 years) subjects where multiple studies utilized similar outcomes.

Results

Thirty-five studies were selected.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as poor in more than 60% of the studies. Treatment efficacy, based on positional test results and symptom resolution and recurrence were the most common outcomes. Bal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but were not always normalized. Residual symptoms and psychoemotional consequences persisted in some subjects, despite BPPV resolution. Meta-analyses indicated poorer dynamic balance recovery and increased self-perceived level of handicap in the older group relative to the younger group.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Although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were effective in BPPV management, some patients experienced residual dizziness, postural instability, recurrences, and psychoemotional consequences at least 1 month after repositioning. Moreover, older adults experienced less improvements in dynamic balance and self-perceived handicap rating compared with younger people. These issues may further impact on older adults with BPPV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nd should be addressed by future better-qualit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实验组给予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的VSI评...  相似文献   

15.
支架的选择对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置入在食管良恶性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支架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36例食管狭窄患者,良性狭窄5例,恶生狭窄31例,其中4例合并食管气管瘘,3例合并食管纵隔瘘,选用国产镍钛合金记忆网状支架26根,带膜支架14根,均在X线监视下经口腔置入内支架。结果:36例置入40根支架成功,仅1根带膜支架发生移位,治疗前吞咽困难3组16例(44.4%),2级20例(55.6%),治疗后3级1例(2.8%),2级8例(22.2%),1级12例(33.3%),0级15例(41.7%),总有效率97.2%,结论: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迅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大大提高了生存质量,为肿瘤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支架选择恰当能保持食管开通率和减少滑移率。  相似文献   

16.
17.
陈素芬 《职业与健康》2008,24(9):870-871
通过对初治肺结核病人发现延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寻找如何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病人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7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采用根管填充进行治疗,共治疗患牙120颗。将120颗患者基于治疗后X线片显示的填充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每组患牙40例,观察组1为欠充治疗,观察组2为适充治疗,观察组3为超充治疗,观察这三组患牙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中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观察组3中治疗显效16例、治疗有效1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0.00%(28/40);观察组1中治疗显效13例、治疗有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7.50%(23/40),三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患者采用根管填充进行治疗时,采用适充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发生率、术后发热发生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发生率为5.88%,术后发热发生率为8.82%,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5%、35.29%和23.5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