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番  郑淑媛 《现代保健》2014,(11):49-51
目的:评价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和切开内固定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利用AOFAS踝和后足评分系统、视觉模拟量表(VAS法)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患者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9%明显低于切口内固定组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跟骨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Ⅳ型跟骨骨折27例32足,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48(22.3±8.3)个月,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优14足,良12足,可6足,优良率81.3%.切口皮缘坏死4足(12.5%).结论 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但应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周康  邓信昌 《现代保健》2009,(17):56-58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冶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26例28足手术治疗情况,年龄19~48岁,平均32.18岁。骨折类型按Sanders跟骨关节内骨折分型:Ⅱ型12足,Ⅲ型12足,Ⅳ型4足。所有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及多根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5足,良9足,中2足,差2足,优良率为85.7%。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合并症少等优点,适合骨折移位较小、Sanders Ⅱ型骨折、多发伤或软组织条件差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了36例4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Sanders标准分型:Ⅱ型15足,Ⅲ型25足,Ⅳ型10足。通过(1)经皮撬拨克氏针或空心钉内固定20足,(2)小切口切开复位加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18足,(3)常规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加螺钉钢板或植骨7足。结果 36例45足平均随访16.7个月。按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Ⅱ型15足优良率l00%,Ⅲ型25足优良率88%,Ⅳ型10足优良率70%。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方法 采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23足.术前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外侧入路,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26个月,均无内固定松动,植骨及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按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9足,良11足,可3足.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折,治疗较困难,术后容易出现骨折复位不良、皮肤边缘坏死、内固定物及骨外露、骨髓炎、足跟部疼痛、腓骨肌腱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2 cm应首选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脊髓神经功能、Cobb’s角与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的ASIA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Cobb’s角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8%(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降低Cobb’s角,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1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实施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的AOFAS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的Bohler和Gissane角度数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术后患者的跟骨活动好、术后功能可以很快恢复、创伤小、疼痛较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效果极为理想,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23足。术前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外侧入路,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26个月,均无内固定松动,植骨及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按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9足,良11足,可3足。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折,治疗较困难,术后容易出现骨折复位不良、皮肤边缘坏死、内固定物及骨外露、骨髓炎、足跟部疼痛、腓骨肌腱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2cm应首选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的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便更好地帮助骨折患者复位,促进骨折的愈合。方法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甲组)与髓内钉内固定(乙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的手术效果以及愈合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0.05,乙组疗效优于甲组。结论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面,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具有创伤小与固定牢固以及加快骨折愈合的优点,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研究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摘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46%(22)和91.89%(3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43%(12)和64.86%(2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骨骼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根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较传统的切开复位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的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