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为了探究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对新生儿采用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天津市红桥医院2020—2021年收治的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及临床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均明显下降,但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每次摄入奶量、单日体质量增长克数、睡眠时间以及排便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新生儿增进食欲、促进肠胃活动、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神经兴奋性,有利于加速新生儿病情缓解,帮助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邢利英 《健康研究》2014,(4):451-452
通过总结10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的护理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对NHB蓝光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抚触护理、环境护理、语言交流等是NHB心理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周幼玲 《健康大视野》2007,15(2):111-1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很多见,主要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皮肤、粘膜、巩膜黄染。蓝光照射原理是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的乙型转变成水溶性的B型,然后从胆汁中及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达到退黄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于2004年起收治了81例高胆红素患儿,均采用了光照疗法,护理精心,细致科学,患儿基本痊愈,无副作用,达到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及小婴儿最常见的症状.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新生儿及小婴儿临床常见的疾病。为了对高胆红素血症寻求一个可靠的合理有效的治疗,降低胆红素脑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我院2002年6月~2003年6月的102例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别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及传统治疗外加用蓝光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越于对照组。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时期较常见 ,其病因复杂而特殊 ,如不及时治疗及处理 ,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核黄症 )。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 ,目前常采取综合治疗 ,包括药物 ,光疗、换血疗法 ,而光疗者必须实施专人守护。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82例在蓝光照射治疗时的监护工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我科于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2月共收治新生儿黄疸 2 18例 ,其中ABO血型不合溶血 3 8例 ,Rh血型不合溶血 2例 ,母乳性黄疸 46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伴黄疸 96例 ,败血症 3 6例。 4例核黄症者胆红素为 85 3 5 μmol/L ,未结合胆红素…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严重者可发生核黄疸,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因此,必须及时给予积极的治疗护理.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使黄胆逐渐消退,无严重副作用,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小.我科自采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来,效果明显,其蓝光治疗前的准备及蓝光中的护理起着重要作用,先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钟艳玲 《医疗装备》2022,(20):154-156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仪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仪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保护性睡眠护理,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清胆总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光照射仪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促进其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0.
华旭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715-2716
目的:探讨持续蓝光照射与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持续照射,观察组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胆红素值及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对照组为43.3%(13/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蓝光照射与连续蓝光照射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减少了医疗费用,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细的护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有2例患儿出现发热症状,1例患儿出现腹泻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其余患儿均治愈后出院,黄疸平均消退时间为(38.5±9.8)h。5例患儿在治疗后4-8h出现黄疸轻度反弹,2d后逐渐消退。结论: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的方法,全程不间断的精心护理有利于确保护理质量,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面蓝光光疗与双面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面组和双面组各40例。单面组采用单面蓝光光疗治疗,双面组采用双面蓝光光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水平以及SCE频率。结果治疗后,双面组的血清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单面组(P <0.05);两组的血清IL-2、 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面组的SCE频率明显低于单面组(P <0.05)。结论与单面蓝光光疗比较,双面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且对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SCE水平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刘娴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813-8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01例新生儿黄疸光疗前准备、光疗中、光疗后护理的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10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持续48~72小时蓝光照射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热<38℃2例,腹泻6例,皮疹9例。结论通过光疗前准备,光疗中护理,光疗后护理可保证蓝光照射治疗的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黄疸患儿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48例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退黄时间、24h排便次数、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黄疸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促使其黄疸症状早日消退,且不良反应少,护理效果突出,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OHIP-1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和OHIP-14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对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疼痛情况,改善其口腔健康状况,促进其口腔溃疡愈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窄普红蓝光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8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窄普红蓝光交替照射,每周2次,每次20分钟。研究组在红蓝光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82.6%,对照组总有效率70.1%,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窄普红蓝光联合护理干预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6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干预组在疼痛时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疼痛的表现,并于疼痛后1min、5min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 facial coding system,NFC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新生儿对疼痛反应主要表现在面部表情变化,以皱眉、张口、挤眼最为常见。另外还有肢体动作以及呻吟、尖叫、甚至屏气等。而早期护理干预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两组在疼痛后1min、5min的疼痛程度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新生儿对疼痛极为敏感,反应较强烈,而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6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干预组在疼痛时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疼痛的表现,并于疼痛后1min、5min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 facial coding system,NFC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新生儿对疼痛反应主要表现在面部表情变化,以皱眉、张口、挤眼最为常见,另外还有肢体动作以及呻吟、尖叫、甚至屏气等。而早期护理干预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两组在疼痛后1min、5min的疼痛程度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新生儿对疼痛极为敏感,反应较强烈,而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张双华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93-1494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的231例行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实施前的21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随机抽取100名新生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新生儿溢奶、皮肤损伤、眼罩脱落、睾丸受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100名新生儿家属对基础护理、护士态度、专科护理和卫生状况四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作用明显,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