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病率,现症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亚型(ISH)、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亚型(IDH)和联合性高血压亚型(SDH)的患病率及其与肥胖、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关联性。方法对百色市16~81岁居民进行血压、肥胖、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检测,计算ISH、IDH和SDH的患病率,分析ISH、IDH和SDH与肥胖、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关系。结果受检15102例,高血压患者4427例;其中新诊2605例,已诊1822例;现症3561例,ISH、IDH和SDH的患病率分别为8.7%、6.5%和8.4%,男性以SDH为主,女性以ISH为主,与非高血压组比较,ISH组和SDH组的BMI、腰臀比、空腹血糖、血尿酸、TC、TG、LDLC和vLDLC高(P<0.01),HDLC低(P<0.01),IDH的BMI、腰臀比、血尿酸、TC、TG、LDLC和vLDLC高(P<0.01),HDLC低(P<0.01),空腹血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SH组和SDH组比较,IDH组的空腹血糖和LDLC低(P<0.01),TG和vLD-LC高(P<0.01)。结论百色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累计患病率为29.3%,现症患病率为23.6%,普查新发现率为12.0%,高血压现症患者IDH亚型患病率高于SDH和ISH;男性以IDH为主,女性以SDH为主;IDH组空腹血糖均值低于SDH组和ISH组,不高于非高血压组,TG和vLDLC均值高于SDH组和ISH组,不同高血压亚型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应当分别对待,有60%的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漏诊之中,提示该地区高血压面上防治宣传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洛陀壮族高血压患病率、患病特点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田阳县布洛陀壮族居民3000例,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C)和血脂水平,并与2000例该县汉族居民比较。结果布洛陀壮族高血压患病率30.07%(男36.3%,女17.94%),汉族高血压患病率24.30%(男26.80%,女18.97%);壮族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布洛陀壮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1.90%(男23.69%,女18.43%),汉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8.10%(男20.19%,女13.64%);壮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汉族(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1);布洛陀壮族男性肥胖、TG和FBC异常率高于汉族男性(P〈0.05),布洛陀壮族女性肥胖和TG的异常率高于汉族女性(P〈0.05);布洛陀壮族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汉族者低(P〈0.01)。结论布洛陀壮族居民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伴发慢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壮族居民成人血糖、血脂水平与全国总体水平间、壮族居民内性别间、不同年龄组间、乡村与城镇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以酶法检测血糖、血脂含量。结果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性别间比较,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间比较,血糖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和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和乡村间比较,血糖和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糖、TG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TC、HDL-C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血糖、TG、TC与心脑血管疾病呈正相关,HDL-C则是负相关。总的来说,壮族居民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 选取2010年在本院参加体检的主城区居民79 092例,年龄18 -95岁,其中男性45 495例,女性33 597例,测定血尿酸、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分析血尿酸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22.19%,女性6.05%,P<0.01);男女组的体质量指数、腹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呈负相关(P<0.01);血尿酸水平与MS患病风险性密切相关.无论男女,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MS患病率逐渐增加.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MS密切相关,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预防MS的发生及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 e,M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选取2010年在本院参加体检的主城区居民79 092例,年龄18~95岁,其中男性45 495例,女性33 597例,测定血尿酸、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分析血尿酸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22.19%,女性6.05%,P<0.01);男女组的体质量指数、腹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呈负相关(P<0.01);血尿酸水平与MS患病风险性密切相关。无论男女,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MS患病率逐渐增加。结论血尿酸水平与MS密切相关,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预防M S的发生及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积水潭医院 6 0岁以上的职工 378例 ,检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及纤维蛋白原 ,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分为 3组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异常组和正常空腹血糖组 ,对 3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 4 0例 ,空腹血糖异常组 5 4例 ,空腹血糖正常组 2 84例。糖尿病组体重指数、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空腹血糖正常组 (P <0 0 5 ) ;空腹血糖异常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 <0 0 5 ) ;糖尿病组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异常组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空腹血糖异常组 (P <0 0 5 )。结论 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的老年糖尿病病前状态 (空腹血糖异常阶段 )有低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倾向 ,需要寻找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筛查方法确定糖尿病病前状态 ,发现并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1 985名≥18岁农村壮族居民进行血压、年龄、性别、婚姻、吸烟、饮酒、血压知晓及治疗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3.70%,男性15.37%,女性11.90%,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明显低于2002年全国调查的18.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 广西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年全国水平,患病率与年龄、吸烟、饮酒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来我院体检的442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调查,其中高尿酸血症组218例,正常血尿酸组224例,分别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体重指数,统计两组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1);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密切相关,是构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并分析无锡地区20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4485名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和血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男性为21.83%,女性为6.37%,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发生率都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或〈0.001)。结论无锡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高尿酸血症易伴发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庆市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50例重庆市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体质量、血糖、血压、血脂、 肝脏B超等检查,统计脂肪肝患病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2150例体检者,检出脂肪肝3871例,比例为31.88%; 男性体检者的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尿酸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体检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01).男性、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体质量指数增加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是脂肪肝 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的预防要以维持正常血脂水平、控制体重为主.  相似文献   

11.
The goal of modern transfusion therapy i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 blood components as opposed to whole blood for patients with specific hematologic deficiencies. A prerequisite of component therapy is, therefor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the deficiency. Appropriate use of components avoids many of the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whole blood,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maximal use of this valuable resource. Blood components separated from whole blood soon after collection and appropriately stored can, in combination, provide all the factors present in fresh whole blood. Red cell concentrates prepared from multiple packs have a hematocrit of approximately 70%. They may be stored for up to 3 weeks at 4 degrees C and are recommended for most situations requiring red cell transfusions. Platelet concentrates, which can be stored for up to 72 hours at 22 degrees C, may be used for thrombocytopenic patients. Fresh frozen plasma, stored plasma, cryoprecipitated factor VIII, factor VIII concentrate and factor IX complex concentrate are available for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disorders due to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ies. Similarly, albumin and immune serum globulin are available for their oncotic and antibody properties respectively. Thus, the availability and appropriate use of the various blood products allows not only optimal transfusion therapy for each patient, but also fuller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bloo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2.
肖瑞卿  蔡磊  林武存  赵树铭  杨占宇 《重庆医学》2007,36(24):2475-2476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手术各种成分血液的用量,更好地为临床保障供应所需各种成分血。方法对本院226例肝移植患者术中用成分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型分布:A型患者占36.28%,B型占25.22%,O型占30.53%,AB型占7.96%;用红细胞与血浆分别所占比例:A型用2000ml以上的占29.27%、21.95%,B型占33.33%、22.80%,0型占40.03%、42.03%,AB型占50%、38.89%。结论O型与AB型总体用血量比A型与B型多;应适当准备一定量的O型红细胞及AB型血浆,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适当合理准备各种成分血,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既可防止由于紧急情况造成的血液供给不足,又可避免术前血液储备过剩造成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白细胞滤除方法对血液质量的影响,选择并建立合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采血袋与滤器一体的多联采血袋,分别采用直接过滤法、制备后过滤法对采集的全血和制备的悬浮红细胞进行白细胞过滤,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析过滤后血液相关质量指标。结果制备后过滤法可以制备各种血液成分,保障了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8h后直接过滤法适合用于乡镇或路程较远的县城采血、减少滤器堵塞情况。制备后过滤法、6h内直接过滤法与8h后直接过滤法白细胞残留量、血红蛋白含量、过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过滤法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均符合GB18469-2012要求,使血液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器与注射器两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方法真空采血组和注射器采血组各1020例,分析两种采血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操作台及操作者污染率。结果负压真空采血器优于注射器采血。结论真空采血器具有干净、安全、准确、快捷、可靠的优点,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24-126
目的分析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采血方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用末梢采血法,试验组用静脉采血法,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指标、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WBC、RBC、HB、HCT、PLT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MCH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前者血常规检验结果优于后者,且受检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库血复温后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库血复温前后成份改变的对比观察与研究,为临床大量输入复温库血,更安全有效地抢救病人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方法 将每个库血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复温组。对两组血液在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复温后血液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压积、Na^ 、Cl^-、Ca^2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血小板计数、K^ 、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缓冲碱、HCO3^-明显降低。结论 库血复温后,对血液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的影响利多弊少,对大失血病人的急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血脂及血液黏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及血液黏度各项指标;并对有血脂、血液黏度异常的高血压患者66例,在常规降压药CCB治疗的同时加用血脂康调脂治疗12周后行自身对照.结果 高血压组的TC、TG、LDL-C、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经使用血脂康后,TC、TG、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血压平稳.结论 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脂、血液黏度监测,评估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降压、调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综合性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诊断血流感染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培养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同时进行血培养与降钙素原检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全自动连续性检测系统BacT/Alert3D进行血培养,VETEKII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检测降钙素原。结果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3.8%和22.9%;PCT诊断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77.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91.9%。结论半定量PCT检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容易判读,可用于常规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