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5 例(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训练)和对照组 45 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通过利伯曼精神康复 治疗后,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以及社会功能缺 陷筛选量表(SDSS)总分降低,生活质量量表(SQLS)心理社会、精力/ 动力、症状/ 副作用得分降低(P <0.05)。 结论 利伯曼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病症状及社会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42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技能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践知识),观察10周。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入组5周时、入组10周时,进行社会功能的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间SDSS、MR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0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提高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评价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Of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评定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47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加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将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ST评分和SSPI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的SST评分和SSPI评分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能够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90-92+96
目的探讨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3个月的计算机作业疗法及社会技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6、12个月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服药依从性对两组患进行训练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后干预组患者SANS、SDSS量表总分和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服药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可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精神康复.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康复有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7,(5):551-555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为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促进全面康复提供更为有效或更理想的方法。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进行改良森田疗法和康复技能训练结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远期(1年)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在NOSIE的总积极因素、SDSS、ADL的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与康复技能训练相结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和谐,提高社会兴趣和生活质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康复状态、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NSS、MRSS与SDS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护理前,ALD评分显著性高于护理前,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NSS、MRSS与SDS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ALD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居家康复措施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入户康复指导干预,每周2次;对照组患者不提供康复指导.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统计其再住院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BPRS、SD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PRS、SD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PRS、SDSS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BPRS、SDSS总分均有升高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再住院率分别为7.69%和28.21%.结论 居家康复措施可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其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9.
龙少红  谢曼  罗海东  徐明雅 《海南医学》2016,(18):3075-3076
目的:调查分析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除了日常护理和治疗基础上实施社会技能训练。采用国内认可的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自尊量表(SES),分别于入组时和训练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在SQLS、GWB、MRSS、SDSS、SE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RSS、SDSS、SQLS评分分别为(31.5±11.2)分、(3.4±1.6)分和(15.8±5.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8±13.7)分、(6.4±2.8)分和(23.2±7.4)分,而GWB和SES分别为(87.2±22.1)分和(36.6±11.4)分,圴高于对照组的(68.7±10.2)分和(24.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显著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及幸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3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精神简明量表(BPR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BP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社会功能量表(SSPI)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SPI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护理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