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付金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6):129-131
目的 评估冠心病患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治疗效果,为探究更佳方案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随机选取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6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4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均服药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阿托伐他汀钙用药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两组数据: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变化、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 0,P<0.05)。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TG、TC、LDL-C以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TG、TC、LDL-C以及HDL-C)均较前改善,且联合用药组患者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与联合用药组的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血脂指标明... 相似文献
2.
《社区医学杂志》2017,(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实验组(52例)则进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以及炎性反应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取χ~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TC(4.23±1.20)mmol/L、LDL-C(2.13±0.25)mmol/L、hs-CRP(2.13±0.25)mmol/L低于对照组[(5.05±1.45)、(3.03±0.22)、(5.03±1.10)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冠心病治疗期间行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前者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者行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TC、TG、LDL-C、ET-1、ALT水平更低,HDL-C、NO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5.00%)、对照组(18.33%)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前者更低(P<0.05)。观察组(96.67%)、对照组(83.33%)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前者更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期间,行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治疗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血脂指标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推广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80例,根据使用的降脂方案不同分为中等强度他汀组30例、高强度他汀组23例、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2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 w后检测患者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肌酸激酶水平。记录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上限2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上限3倍、肌酸激酶>正常上限10倍的患者数,评价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3组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高强度他汀组和中等强度他汀组,高强度他汀组明显优于中等强度他汀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3组肝功能指标及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肌酸激酶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高强度他汀组与治疗前相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依折麦布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70.59%(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组62例(依折麦布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和双倍剂量他汀药物治疗组64例(阿托伐他汀20mg/d)。持续24周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和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SCK9)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比例和PSCK9水平明显低于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DL-C水平在12周后逐渐回升而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降低较为平稳。结论:对常规他汀剂量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并且降低LDL-C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加大他汀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实验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下降都十分明显,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于高血脂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联合依折麦布对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未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61例应用他汀治疗12周后LDL-C未达标(<2.07mmol/L)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原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依折麦布(10mg/d),观察治疗8周后的血脂水平,及对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及肌酸激酶(CK)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LDL-C未达标的61例患者LDL-C分别为(2.74±0.43)nmaol/L和(2.19±0.32)mmol/L(P=0.03);干预后LDL-C水平下降20.1%(P<0.05),总胆固醇(TC)下降19.1%(P<0.05),LDL-C水平达标率为74%(45/61).干预前后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显著变化(P>0.05),AST、ALT和CK等指标也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可以提高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LDL-C达标率,使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9.
王新国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5,(4):287-288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基础性疾病,其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是决定病情转归的关键阶段目。控制饮食、体重和增加运动已经成为NASH主要的治疗措施,但体重和转氨酶反复波动影响治疗效果。依折麦布作为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在控制血液胆固醇方面有较好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血管患者,已有研究显示其可以使肝内脂肪消减,据此.我们利用依折麦布这一功效去除NASH肝内脂肪,评价其对NASH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富强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2):12-15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折麦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血小板聚集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F、LVFS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LVFS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曲美他嗪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对比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良好,适合临床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涞源县医院治疗的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明显缩小,以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并且安全性高,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超声检测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研究冠心病 (CHD)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3羟基 -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在改善内皮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12 0例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及硝酸甘油 (GTN)引起的舒张反应 ,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 10~ 12周后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在冠心病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的肱动脉基础内径略大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冠心病组由血流介导的以及GTN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反应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 ,冠心病患者的内皮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 ( P <0 0 1)。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和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开展血管内皮功能检查 ,可为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可作为监测和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34例,A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40 mg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治疗结束后对其血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TG、TC以及L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A组HDL-C升高水平明显高于B组,且TG、TC以及LDL-C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中,A组患者与B组患者表现ALT>3个正常上限(ULN)各1例,停药复查后恢复正常,发生率均为2.9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6例患者在治疗1~2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7.65%(6/34),B组有5例患者在治疗1~3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4.71%(5/3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疗效优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且两种方式安全性无差异,故在临床治疗中建议采用大剂量给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关围术期指标、术后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心脏指数(CI)、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做功指数(LVSWI)、右室做功指数(RVSW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前三项出现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为85.00%,对照组为6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肾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4例轻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观察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出血率及凝血三项。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出血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凝血三项比较变化均不明显。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疗法疗效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集本院临床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60 mg/d,1次/d,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40 mg/d,1次/d。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给药后,两组血脂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仅为15.00%,而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40 mg剂量的辛伐他汀是治疗老年患者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常规临床剂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