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通腑活血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奇偶性原则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通腑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障碍程度、腹腔压力、肠鸣音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腔压力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通腑活血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及纤溶效果影响。方法以接受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未接受凝血酶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治疗后的止血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凝血指标、纤溶指标水平、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CRP、TT、PT、APTT、FIB水平以及D-D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2、APTT、tPA以及PAI水平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更佳,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和血管纤溶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洛美沙星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洛美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洛美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IL-6、 IL-8、 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P <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IL-6、 IL-8、 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IL-6、 IL-8、 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2%(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洛美沙星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SCr、 BUN)及炎性因子(CRP、TNF-α、 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1):89-9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瘙痒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hs-CRP、 IL-6、 TNF-α水平及瘙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肺透明膜病(HMD)早产儿的效果。方法68例HMD早产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_(2)、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和PaO_(2)/FiO_(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HMD早产儿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对患者手术指标、外周血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行传统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48例行双侧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的TNF-α、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结论双侧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高秀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43-3444,344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8月,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96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变化不大(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邢燕飞  卢春霞 《智慧健康》2023,(11):154-157
目的 分析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治疗的64例肺炎患者,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做分组,得到对照组(氨溴索)及观察组(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每组各32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患者呼吸功能变化,测评其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其免疫状况指标,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TNF-α、CRP、IL-6等炎性因子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FEV1等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55,P<0.05)。结论 以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对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提高肺功能与免疫功能、促进康复进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瑜 《现代养生》2014,(24):55-55
目的:探讨调脂联合抗栓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调脂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治疗后的炎性因子TNF-α、CRP、IL-6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调脂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炎性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败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头孢噻肟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前列地尔联用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DN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都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DN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含量,抑制炎性反应,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败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头孢噻肟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s ICAM-1、PAF和AMS水平的影响。方法138例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sICAM-1、PAF和AMS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L-1β、TNF-α、hs-CRP、sICAM-1、PAF和AM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AP患者可有效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sICAM-1、PAF和AMS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直肠脱垂患者炎性反应及排便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炎性反应及排便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IL-6、 CRP、 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排便功能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可有效提高直肠脱垂患者的排便能力,减轻炎性反应,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9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α-酮酸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减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对症标准化治疗及营养支持,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连续用药5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IgA、 IgG、IgM)与炎性因子(TNF-α、 IL-6、 IL-8)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A、IgG、 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TNF-α、 IL-6、 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能够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IgA、 IgG、 IgM)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 IL-6、 IL-8)水平,临床疗效较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结果术后,两组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及呼吸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TGF-β)水平和呼吸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TNF-α、IL-6、IL-8、TGF-β、RAW、Fre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EV1.0、MVV、MMF、Cdy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更高,呼吸功能更差,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因此临床治疗COPD患者时应警惕出现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9,(4):503-504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2%(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 hs-CRP、 IL-6、 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