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维超声技术作为肝硬化诊断的一种手段 ,已为临床医师所接受。鉴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的报道不多 ,我们对 12 0例肝硬化和 90例慢性肝炎的相关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5月间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肝硬化患者 12 0例和慢性肝炎患者 90例 ,诊断均经肝活检证实 ,资料完整。肝硬化组男性 76例 ,女性 4 4例 ;年龄2 6~ 6 7岁。慢性肝炎组男性 5 7例 ,女性 33例 ;年龄 2 5~ 5 8岁。病程长短不一。对照组 70例 ,男性 4 2例 ,女性 …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的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新春  汤大鸣 《湖南医学》1998,15(3):183-183
  相似文献   

3.
4.
<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严重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2006年10月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病史、体征、乙肝标志物、B超、CT及胃镜等检查确诊,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28~70岁。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或腹水。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为我院职工,肝功能正常,乙肝3项检查均阴性,且无嗜酒史。  相似文献   

5.
寇海燕  梁莉  苏金花  陶丹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264-326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武警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并选取同期来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并且对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对Dpv、Qpv及Vpv的检测,肝硬化组分别为(14.4±1.2)cm、(1123.3±175.5)mL/min、(11.4±1.3)cm/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3±1.0)cm、(1023.4±212.6)mL/min、(19.8±3.5)cm/s。肝硬化组的Dpv和Qpv值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Vpv值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Dpv、Qpv及Vpv值结果显示:A级患者分别为(12.4±1.6)cm、(1064.2±200.5)mL/min、(16.8±2.4)cm/s;B级患者分别为(14.6±1.3)cm、(1123.4±211.8)mL/min、(12.4±1.5)cm/s;C级患者分别为(16.3±1.5)cm、(1180.5±221.8)mL/min、(10.5±1.1)cm/s。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Dpv、Qpv均呈正相关(r=6.231,P<0.05),与Dpv、Qpv均呈负相关(r=-2.424,P<0.05)。结论临床中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能够有效地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程度,也能够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发生门静脉高压的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属于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潘哲 《中外医疗》2016,(16):175-17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间来该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17例,全部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特点。结果观察组DPv(1.35±0.26) cm和Qpv(1247.83±502.35) mL/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Pv(1.02±0.19)cm和Qpv(1036.08±372.27) mL/min,而观察组VPv值15.96±6.91) cm/s,明显低于对照组26.01±7.36) cm/s(P<0.05);同时不同Child-Pugh分级间的DPv﹑VPv及Qpv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出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差异,还可检测出不同肝功能分级间不同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56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为A级,B级,C级3个组,同时设置5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探查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记录有关指标,计算两者的血流量及其比值。结果 肝硬化组按A、B、C顺序Dpv、Dsv明显增宽(P〈0.05),Vpv明显减低(P〈0.05),Vsv稍增快(P〉0.05),Qsv及Qsv/Qpv增大(P〈0.01),Qpv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对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血清学标志物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 HVPG)将5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分为HVPG<12 mmHg (1 mmHg=0.133 kPa)和HVPG≥12 mmHg两组。对血常规、肝功能、出凝血功能、Child-pugh评分(Child-pugh score, CPS)及肝脏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包括肝动脉到达时间(hepatic artery arrival time, HAAT)、肝静脉到达时间(hepatic vein arrival time, HVAT)、门静脉到达时间(portal vein arrival time, PVAT)、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epatic artery to hepatic vein arrive transmit time, 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ortal vein to hepatic vein arrive transmit time, PV-HVTT), 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以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无创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诊断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并确定界值。结果 建立诊断模型Y=-0.217×PV-HVTT+1.526×CPS-7.097。当模型的预测概率值≥0.631时,其判断HVPG≥12 mmHg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8.6%,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 由PV-HVTT和CPS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对评估门静脉高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回顾性分析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胆囊壁微循环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探讨其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为科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非肝病者于空腹静息状态下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门静脉系统。结果肝硬化组的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血流量参数增大;脾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稍增快,血流量参数明显增大;QsV/QPV明显高于非肝病组。结论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对诊断肝硬化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70例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将其中217例发生PVT者纳入PVT组,随机选择250例未发生PVT者纳入非PVT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手术及药物应用史情况,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寻找肝硬化PV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 670例肝硬化患者中13%并发PVT,肝功能分级以Child-Pugh B和C级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D-二聚体、Hb、TBiL、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脾切除手术、止血药物及心得安使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OR=6.918, P=0.018)、脾切除手术(OR=4.281, P=0.007)、D-二聚体升高(OR=5.007, P<0.001)为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止血药物、心得安、D-二聚体升高、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脾切除术均可能与肝硬化PVT的形成有关,其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脾切除术、D-二聚体升高为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旨在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判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高压程度、肝功能状况、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右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采用ACUSON-128型彩超仪对57 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及46例正常对照组的门静 脉及门静脉右支内径、平均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进行检测,并计算血流量。结果显示,与 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门静脉及门静脉右支内径、平均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差异有显 著性或非常显著性,血流量的差异无显著性,门静脉右支血流量占门静脉血流量的百分比, 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右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门 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右支内径增大,平均血流速度及最大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无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9年起,我科对1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胃底食管静脉栓塞或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结果: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手术成功率100%,止血率达100%。术后死亡1例,分析原因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术后11例患者出现低热症状,5~7 d后缓解,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腹痛症状,对症止痛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除1例患者术后考虑为急性肺栓塞死亡外,未出现肝脏出血、感染、门静脉血栓、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14例患者随访4~10个月,再发消化道出血1例,因肝肿瘤进展死亡4例。结论: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技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但是术者在术前及术中需重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分析,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大的分流道的存在,并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591名,分为PVT组(n=122,20.64%)和无PVT组(n=469,79.3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MELD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切脾比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MELD评分、血尿素氮降低、D 二聚体升高、脾脏切除史是与PVT形成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6,0.026,0.014和<0.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随访MELD评分、肝功能、D 二聚体水平及腹部超声,对有脾脏切除史的患者需给予更高警惕。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丹参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B)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疗效作用。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6 年1 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院住院的肝硬化并发UGB 与PVT形成的患者9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 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生长抑素组24 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生长抑素;丹参组24 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丹参;联合治疗组24 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生长抑素+ 丹参。观察4 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肝功能Chi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门静脉内径(PVD)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生长抑素组、丹参组、联合治疗组ALT、AST、CHE、肝功能Child评分、PT、FIB、PLT、PVD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联合治疗组降低最为明显;联合治疗组与生长抑素组、丹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丹参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门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 PVT)形成的多种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110例,其中39例肝硬化PVT患者作为PVT组,71例肝硬化未合并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是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P=0.031)。肝硬化患者应注意监测纤维蛋白原以便早期发现和预防P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