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应用微信对痛经女大学生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讨痛经女大学生健康教育新途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3-5月选取大连某高校180例痛经女大学生(非医学专业),随机分为干预组(90名)和对照组(90名),干预组通过微信发放健康教育内容,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对照组入组时只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痛经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及疼痛程度的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痛经知识、态度、行为及疼痛程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女大学生痛经知识得分为(13.25±2.36)分,态度(39.32±3.69)分,行为(42.93±7.60)分,痛经疼痛程度(3.65±1.14)分;对照组女大学生对痛经知识的得分为(11.80±2.93)分,态度(36.02±3.33)分,行为(37.84±4.72)分,痛经疼痛程度(4.53±0.90)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能提高女大学生对痛经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健康教育的信念,养成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痛经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艳清 《职业与健康》2014,(15):2156-2158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影响,为高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玉林师范学院基线调查发生原发性痛经学生51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该模式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只作一般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后,对月经生理知识的知晓率由42.02%增加到75.09%,中度和重度痛经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的认知水平,促进她们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催眠疗法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症状的改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群体的干预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9—12月,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90名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催眠暗示组(30名)、催眠放松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催眠暗示组按照干预方案进行10次有针对性的干预,催眠放松组开展10次催眠放松干预,对照组保持常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Beck抑郁量表(BDI-Ⅱ)、状态焦虑量表(SAI)、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简明量表(QOLCS)、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对3组成员进行前、后测评分。  结果  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的VAS、BDI-Ⅱ、SA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t值分别为7.04,13.32,3.58,2.15,2.52,2.01,P值均 < 0.05),3组VAS、BDI-Ⅱ、S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71,29.57,6.60,P值均 < 0.01);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QOLCS总分、生理、心理、行为维度评分提升(t值分别为-4.61,-3.36,-3.12,-2.81,-2.71,-2.19,-2.69,-2.28,P值均 < 0.05),3组QOLCS总分、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36,4.14,5.14,4.81,7.07,5.53,P值均 < 0.05);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CMSS严重程度和CMSS持续时间评分较干预前下降(t值分别为5.66,4.70,3.09,2.21,P值均 < 0.05),3组CMSS严重程度和CMSS持续时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33,12.33,P值均 < 0.05)。  结论  催眠疗法有助于减轻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疼痛,改善抑郁与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催眠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疼痛程度、疼痛灾难化、疼痛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改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将56例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名,实验组按照催眠干预方案,每周一、五的19:30—21:00,每周2次,每次1.5 h,共10次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疼痛自我效能量表(PSE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两组进行前测、干预结束时和结束后的3个月测试评分。  结果  两组女大学生NRS、PCS、PSEQ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83,21.77,13.65;22.96,28.98,24.84;25.35,18.26,27.02,P值均<0.01);实验组在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3个月,SCSQ积极应对评分(1.43±0.35,1.50±0.39)高于对照组(1.22±0.19,1.20±0.21)(P值均<0.05),SCSQ消极应对评分(1.59±0.38,1.52±0.49)低于对照组(1.80±0.17,1.80±0.20)(P值均<0.05),两组女大学生SCSQ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14,4.29,14.37;7.66,4.10,6.95,P值均<0.05)。  结论  催眠干预有助于减轻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疼痛程度,改善疼痛灾难化及应对方式,提高疼痛自我效能水平,且干预具有持久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利用医学生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随访与宣教,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痛经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对照组经前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随访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医学生随访与宣教,对比干预前后2组治疗有效率、痛经症状评分、痛经知识知晓度及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随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3.33%);干预后随访组痛经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痛经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在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方面,随访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医学生进行随访和宣教是值得探索的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312经络锻炼法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218名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按痛经程度随机分为观察组(110名)和对照组(108名)。观察组女大学生进行改良312经络锻炼,对照组女大学生进行健身走练习,两组练习时间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痛经症状评分及预后。结果:随干预时间延长,两组痛经症状评分均逐渐下降。干预后观察组痛经症状评分在3个月经周期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个月经周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经周期的干预后,观察组轻、中、重度患者的痊愈率分别达94.4%、66.7%和3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痛经患者总有效率为8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312经络锻炼法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较健身走锻炼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原发性痛经护理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所2014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将9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6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一组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知识掌握优良率、痛经程度以及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知识掌握优良率(91.30%)、痛经程度以及合理饮食、适当休息、注意卫生、防寒防潮四项健康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痛经知识的了解,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给予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温针灸联合加味温经汤治疗及健康宣教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97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温经汤治疗,且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月经相关指标(月经周期、月经量、疼痛持续时间)痛经程度、痛经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月经周期、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痛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给予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温针灸联合加味温经汤治疗及健康宣教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缓解痛经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评估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医专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降低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在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经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者32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名.干预组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追踪观察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痛经频率、痛经症状积分和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痛经频率(2.16±1.01)次、痛经症状积分(7.57±2.56)较干预前明显下降[(4.63±0.73)次,(10.26±3.45)分](t值分别为26.866,11.969,P值均<0.01),与对照组[(4.45±1.02)次,(9.88±2.59)分]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32,8.036,P值均<0.01);干预组生命质量维度中躯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生理健康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躯体疼痛、活力、生理健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减少原发性痛经女生的痛经频率、减轻痛经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贾红  耿秀晨 《医疗装备》2022,(24):154-156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经剖宫产手术分娩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波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可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伤口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12.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  相似文献   

13.
医院总值班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新的工时制和解决好“五一”、“十一”、“春节”休假时间较长的问题 ,我院对总值班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医院总值班是医院在节假日和夜间的临时最高行政指挥 ,负责处理医院 8小时正常上班以外临时发生的一切事情 ,履行院领导职责 ,临时主持协调医院工作 ,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8小时以外期间 ,医院各科室只留有少数值班人员 ,而医院负有重大的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因此 ,在这段医院管理比较薄弱的时间里 ,总值班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实行 5天工作制和新的节假日时间以来 ,做好医院总值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1 总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红包现象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红包的措施必然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而目前治理红包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堵轻疏”,偏重对红色现象的处罚,最近国家卫生部又规定:“收受红包一次,停止执业6个月,两次吊销执业资格,索要红包一次,吊销执业资格”。但笔者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标本兼治,重点是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采取合理的办法,减少租值消散,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打破卫生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些基础上完善各种监督、处罚机制,才能最级从根本上解决红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频探测音对某些单一低频耳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如:传导链中断,耳硬化症等)。方法:在原有单一低频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基础上,重点对多频探测音产生电路、恒压声控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及多频声导抗及相位角检测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果:运用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分别在不同频率探测音下对正常耳、鼓膜松弛耳和听骨链中断耳进行声导抗检测和相位角检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M系统的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为某些单一低频耳声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生对《条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100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7.9%的医生认为《条例》的鉴定程序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合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条例》公布后,工作压力加大,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增加;调查结果与医院等、职称、年龄、学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正确理解,认真执行《条例》,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过度医疗已成为社会热点,涉及医疗领域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过度医疗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完善监管的角度入手,着眼于探讨过度医疗的遏制之道。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监管以治理过度医疗:一是健全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政府监管机制,主要包括实施正当的监管程序、监管影响评价程序等;三是强化行业自我监督机制;四是实施替代性监管策略,主要是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五是保障公众和舆论对于监管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