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针刺足三里治疗急性胃肠痉挛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般资料56例胃痉挛患者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 2 3例 ,女 33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38岁。临床均排除阑尾炎、胃肠穿孔等器质性疾病。2 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 ,双下肢屈曲 ,暴露双膝 ,选用 1.5寸不锈钢毫针 ,垂直刺入双侧足三里穴 1寸左右。得气后 ,双手同时捻针 ,行大幅度快速提插捻转泻法 ,使针感尽量上行 ,连续行针 5分钟 ,留针 30分钟 ,必要时留针 4 0分钟 ,每 5分钟行针一次。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痊愈 :针刺后 30分钟内疼痛完全消失 ;显效 :针刺后 30分钟内疼痛明显减轻 ;无效 :针刺后 30分钟内疼痛减轻不明显。3.2 治疗结…  相似文献   

2.
上肢麻木指臂 /指麻木 ,病因复杂 ,临床颇为常见 ,治疗棘手。笔者近年来 ,采用针刺颈百劳为主治疗 3 0例 ,近期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 0例中 ,男 1 0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57.1岁 ;平均病程 3 0 .3天 ,均主述臂或手指麻木 ,可伴有疼痛 ;其中颈椎病神经根型 2 0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2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例 ,原因不明 6例。2 治疗方法  主穴 :颈百劳。 2寸毫针直刺 1 .5寸 ,使触电样针感放射至手指。臂麻为主配四渎 ,指麻加八邪 ,常规刺法。均患侧取穴。每周针刺 3~ 5次 ,显效为度 ,但最多观察治疗 1个月。3…  相似文献   

3.
“落枕”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多由睡姿不当或局部受凉等因素引起。近年来 ,笔者运用针刺悬钟穴治疗“落枕”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均来自部队且为男性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3 5岁。临床诊断 :①有训练史 ;②睡姿不当 ;③受凉 ;④早晨起床即感颈部正常活动受限且伴有疼痛 ;⑤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悬钟穴 ,此穴位于外踝上 3寸 ,近腓骨前缘处。2 .2   操作 在双侧悬钟穴常规消毒后 ,用两寸针直刺1寸~ 1 .5寸 ,得气后 ,留针 ( 1 0~ 2 0 )分钟 ,同时令患者做左右…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15例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37~60岁,病程最长者半年,最短者1天。治疗方法:取穴:以痛为腧,局部红肿为中心穴,左右各旁开1寸取二穴。刺法:中心穴直刺0·5~1寸,其他二穴斜刺向中心穴,深度为1·0~1·5寸以上均为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取中心穴,另任一穴加用电针,采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健侧飞扬穴治疗眶上神经痛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为30~60岁;病程短者2d,长者达4a;发病部位在左侧者13例,在右侧者7例。 1.2治疗方法独取缝侧飞扬穴。以50mm(2寸)毫针垂直刺入20~30mm,得气为度,留针30min 1.3 治疗结果疗效判断:疼痛消失,3个月内未复发者为治愈;疼痛明显好转,或于短期内偶有复发者为显效;疼痛有所好转者为有效。本组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2例。 1.4 典型病例患者,男,37岁,干部,1991年9月20日就诊。患者左侧眼眶内侧疼痛4a,经常反复发作,并伴有  相似文献   

6.
针刺曲骨穴治疗术后尿潴留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琨  丛秀玲 《中原医刊》2003,30(2):40-41
尿潴留是外科手术后病人的常见并发症 ,有些经诱导排尿可见效 ,也有须经导尿管插入方能排尿。在临床工作中 ,本人试用针刺曲骨穴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患者均为外科手术后病人 (排除泌尿系原发病 ) ,患者均经西药及下导尿管治疗。其中年龄最小2 2岁 ,最大 5 3岁。尿潴留最短 8小时 ,最长 2天。1 2 治疗方法 :①仰卧 ,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腹白线上取曲骨穴。②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屈膝 ,以 2 8号 3寸毫针 ,再以 3 5度角向阴部方向针刺 1 5~ 2寸。若病人体质较弱宜用补法 (即呼气时进针 ,吸气时出针 )。…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一般资料5 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 :男4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1岁 ,平均年龄4 9 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2个月 ,平均病程2 74年 ;CT或MRI示 :出血性脑血管病 2 3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2 7例 ;左侧偏瘫 30例 ,右侧偏瘫 2 0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取穴上肢瘫痪 :取颈椎及胸椎椎间穴 ,浅刺法 ,从第四颈椎开始向下 ,取椎间穴连刺 4~ 5针 ,进针 7分许。以上椎间穴轮流交替使用为主穴 ,配穴为患侧的肩骨禺、肩、曲池、合谷、少海。下肢瘫痪 :取腰椎 1~ 5节的夹脊穴 ,进针 7分深 ,取腰椎及骶椎关节…  相似文献   

8.
宋美芹 《中原医刊》2004,31(2):25-25
血管性头痛为一侧头部阵发性剧烈胀痛 ,多因肝郁气滞、肾阴亏虚等所引起。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的方法 ,治疗血管性头痛 3 0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 ,男性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5 7岁。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6年 ,治疗时间最短14天 ,最长 2 8天。1.2 治疗方法 :1.2 .1 针刺 :取穴 :风池 (双侧 )、百会、太冲 (双侧 )、太溪(双侧 )、阿是穴、内关 (双侧 )。针刺方法 :先针风池 ,嘱患者深吸气 ,迅速刺入该穴约 1寸 ,注意勿过深 ,令患者呼气 ,迅速将针退入皮下 ,而后…  相似文献   

9.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晴明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0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者2h,最长者5d。本组全部经X光摄片检查示无腰椎骨折,脊柱侧弯,在腰骶中线或两旁有明显局部压痛,肿胀,腰大肌及骶棘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2取晴明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号1寸针刺入睛明穴0.5寸,不作捻转提插,同时令患者站立做前屈、后伸、侧弯等运动以活动腰部,留针20min。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疼痛肿胀消失,活动自如为痊愈;疼痛肿胀明显减轻,仍不能自…  相似文献   

10.
紧张性头痛 ,表现为头痛反复发作 ,病人每因疲劳、工作紧张、情志不舒或其它诱因而发病。临床上经各种检查 ,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常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经服用药物无明显效果。笔者近几年对此类病人采用针刺风池、合谷等穴位治疗紧张性头痛 5 0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0例中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 5 0岁 ,病程l~ 2年。1 2 针灸方法 病人取坐位。主穴 :头项阿是穴、双侧风池、双侧合谷、百合、患侧太阳、神庭、下肢悬钟、太冲 ,常规手法以泻法为主。风池穴进针 1 2寸左右、针尖向…  相似文献   

11.
悬灸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采用悬灸配合针刺方法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 35例 ,同时与单纯针刺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35例 ,男 2 2例 ,女 1 3例 ,年龄 1 8~ 65岁 ,病程 1天~ 2年。对照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2 0~ 61岁 ,病程半天~ 1 .5年。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1悬灸 :取翳风、牵正穴。用清艾条点燃悬灸 ,距穴位 2~ 3cm,往复回旋伴雀啄 ,直至局部皮肤温热 ,潮红为度。每穴灸 1 5~ 2 0 min;2针刺 :取双合谷、患侧阳白、攒竹、太阳、迎香、地仓、颊车穴 ,用 1 .5寸 30号毫针刺 ,留针 30 min。每…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 ,是一种反复发作 ,发病率较高的常见顽症。目前尚无理想疗法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123例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23例患者均属肝胆火旺型 ,其中男性 :73例 ,女性 :50例。年龄28~45岁37例 ;45~67岁86例。病程 :最短一周 ,最长8年。2治疗方法2.1治宜平肝降逆 ,清热熄风。2.2取穴主穴 :悬颅、率谷、风池 ;配穴 :列缺、太冲。2.3方法施术时令患者仰卧位 ,用1~1.5寸毫针 ,针刺病人患侧的悬颅、率谷、风池穴 ,针尖向后方斜刺 ,强度捻转 ,使针感直达病所 ,然后配远端列缺、太冲穴 ,用捻转泻法 ,每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采用俞募配穴为主,结合口服排石汤,辅以运动等综合疗法治疗胆结石10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35岁。病程均以B超确诊算起。半年以内者20例,不足3年者35例,3~5年40例,5年以上者5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结石,其中胆囊结石80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颈部结石18例。12治疗方法先空腹口服排石汤300ml,每日口服2次。针刺治疗主穴取胆俞、日月、配穴肝俞、期门或脾俞、章门;肝胆湿热型加太冲、中院研气郁结型加三阴交、气海;牌虚胆瘀型加公孙。采用0.30mmX40mm…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 3年来 ,采用以芒针为主要的针刺方法对38例患前列腺增生的病人 ,进行了治疗 ,获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中 ,4 0岁以下者 3例 ,4 1~ 5 0岁者 4例 ,5 1~ 6 0岁者 13例 ,6 1岁以上者 18例 ;病程2年以内者 7例 ,2~ 4年者 19例 ,4年以上者 12例 ,其中 10年以上者 3例。 5 0岁以下的 7例患者都合并有慢性前列腺炎。1.2 治疗方法 取穴 :秩边 (双 )、中极、关元、气海、太冲 (双 )、侠溪 (双 )、然谷 (双 )三阴交 (双 )太溪 (双 )、阴陵泉 (双 )。操作 :操作前应排空膀胱。选用 6寸 (15 0 mm)芒针…  相似文献   

15.
例 1 :患儿 ,女 ,1 0岁 ,自幼即有遗尿 ,每晚 1次~ 3次 ,曾服中药等无明显疗效。于 1 997年 1 0月 2 1日来我院治疗 ,经检查 ,患儿无器质性病变 ,给予针刺治疗。取穴 :百会、素 、关元、三阴交 (双 )、太冲 (双 )。手法 :百会、素 穴进针 1分~ 2分深 ,轻刺激 ;关元穴进针0 .5寸~ 1寸深、中等刺激 ,三阴交、太冲穴进针 0 .5寸~ 1寸深、中等刺激 ,均留针 2 0分钟 ,患儿经治疗后 ,当晚即未遗尿。以后隔日针刺 1 0次 ,共针治 1 1次 ,遗尿至今未复发。例 2 :患儿 ,6岁 ,自幼遗尿、每晚 2次~ 3次 ,白天小便频数、不能控制。曾服中西药治疗 …  相似文献   

16.
缪刺“扭伤穴”治疗痛证1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性疾病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疗效较好。笔者近年来应用经验穴“扭伤穴”治疗颈项痛、肩背痛、腰痛、腿痛共142例,收到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0例,女性62例,年龄20岁以下15例,21~30岁26例,31~40岁29例,41~50岁32例,50岁以上40例。按疼痛部位分:预项痛48例,肩背痛30例,腰痛43例,腿痛ZI例。2治疗方法扭伤穴属经验用穴,位置在曲池穴下2.5寸之明显压痛点处。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或站位,手肘关节徽屈,找准穴位.局部常现消毒,选用28号1.5寸毫针.治皮肤向上针刺进针,进针…  相似文献   

17.
鼻衄是鼻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反复发作可致贫血。笔者取孔最穴针刺治疗 36例鼻衄患者 ,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 12岁~ 6 7岁 ;男性 30例 ,女性 6例 ;12岁~ 2 0岁 8例 ,2 1岁~ 30岁 12例 ,31岁~4 0岁 7例 ,4 1岁~ 5 0岁 6例 ,5 1岁~ 6 7岁 3例 ;病程最短2 0min ,最长 1.5年。2 治疗方法  取穴 :双侧孔最为主穴。鼻衄兼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 ,配合谷 ;鼻衄反复发作有高血压病史者 ,配曲池 ;面色无华 ,头昏乏力者 ,配足三里、血海 ;头晕眼花 ,五心烦热者 ,配太溪。…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经诊治皮疹消退后,有部分患者仍有局部针刺刀割样疼痛,笔者从1987~1993年临床中对39例患者施行电针、水针、红外线联合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39例患者中,男性28人,女性11人,年龄最大为74岁,最小为36岁,皆患带状疱疹经中西药治疗后仍存在局部针刺刀割样疼痛,以腰部,胁肋多见。 治疗方法:视疼痛部位大小,选用1~1.5寸毫针4~6枚,在距皮损周围1~2cm处平刺,针尖均刺向皮损中心,入针得气后,加上海产G6805治疗机,留针20分钟,出针。用注射器吸取0.1毫克维生素B_(12)注射液1毫升,取阿是穴穴注,同时用红外线照射患处,每日1次。 治疗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全部痊愈,其中治疗2次痊愈者2例,最长治疗30次共5例,绝大多数在  相似文献   

19.
1995年 10月至 1999年 5月 ,笔者在临床上用快针治疗小儿腹泻 12 0例 ,多针刺 1至 3次即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 0例中 ,男 6 9例 ,女 5 1例 ;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12岁 ,平均 3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5天 ;其中未补液2 4例 ,补液 1~ 5天 72例 ,补液 5~ 10天 15例 ,补液 10~ 15天 9例。2 治疗方法取穴 :中脘、天枢 (两侧交替 )、气海、关元、足三里 (双 ) ,伴呕吐加内关 (双 )。具体治疗方法 :让患儿仰卧位 ,选上穴常规消毒 ,取 1寸 2 8号不锈钢毫针 ,捻转进针 ,采取平补平泻手法 ,进针约 0 .5寸 ,再捻转出针 ,按压针孔 …  相似文献   

20.
枕后神经痛主要表现为疼痛多自后颈部向头顶放射 ,往往是闪电式、刀割钻痛型 ,严重时患者昼不能食 ,夜不能眠 ,以致诱发心脑器官疾病的发作 ,药物疗效欠佳 ,自1996年以来 ,我科采用针刺疗法治疗 10 8例枕后神经痛患者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0 8例患者均系门诊患者 ,其中男 37例 ,女 71例 ,年龄 2 7~ 6 5岁 ,平均 5 0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4天。1 2 治疗方法 :取穴 :疼痛放射终点 ,经常规消毒 ,用1 5寸 2 0号毫针逆着疼痛放射方向 ,快速平刺 1寸左右 ,得气后 ,采用泻法捻转 1分钟 ,嘱患者带针回家 ,次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