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超微量肝素治疗Ⅱ度以上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微量肝素治疗Ⅱ度以上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微量肝素1U/kg,每4h一次,皮下注射硬肿部位,每次注射后局部按压2min以上,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新生儿硬肿症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超微量肝素是治疗Ⅱ度以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速尿及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卫  李居侠 《重庆医学》2006,35(13):1211-1212
目的探讨速尿及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速尿每次0.5~1mg/kg,每日1~3次,多巴胺2.5~5μg.kg-1.min-1维持静滴治疗。结果治疗组新生儿硬肿消退天数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速尿及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静脉滴注可明显提高新生儿硬肿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标准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性。方法将4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组(22例):常规基础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0U/(kg.次),皮下注射,2次/d;标准肝素组(20例):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标准肝素0.5mg/(kg.次),皮下注射,2次/d。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硬肿消退时间基本相似。但两组肝素使用时间比较,低分子肝素组明显短于标准肝素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较标准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一种快捷高效治疗新一儿硬肿症的方法。方法:将4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暖箱复温,抗感染,多巴胺,利尿剂,纠酸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硬肿部位局部注射肝素6^u/kg/次,1天4次,结果:观察组痊愈好转率70%(14/20),死亡率10%(2/20);对照组痊愈好转率70%(14/20),死亡率30%(6/20),结论:硬肿部位局部注射超微量肝素辅佐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是一个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素、低分子肝素救治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50~100 U/(kg·d)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3 d;治疗组应用肝素30~50 U/(kg·d)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用3 d;输液泵30~60 min泵入.其他治疗包括;正确恢复体温、严密监护、合理供给热卡、液体疗法与抗休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去除原发病、纠正酸中毒和脏器功能紊乱等.结果 两组在复温时间、硬肿消退时间、住院天数、死亡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患儿,肝素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肝素治疗及预防新生儿重度硬肿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8例重度硬肿症患儿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组(n=35):常规基础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每次40U/kg),皮下注射,每天2次;标准肝素组(n=33):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标准肝素(每次0.5m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结果两组硬肿消退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血停止时间、肝素使用时间、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预防出血加重等方面,低分子肝素组优于标准肝素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防治新生儿重度硬肿症合并DIC较标准肝素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陈金梅 《右江医学》2003,31(2):140-141
目的 :探讨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 :将 6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 0 .1~ 0 .3mg/(kg·次 )、多巴胺 2~ 5 μg/(kg·min)加入 10 %GS液静滴 ,根据病情轻重每日一次 ,或隔 12小时或隔 8小时一次 ,每次持续 1~ 2小时 ,疗程以硬肿症消失为宜。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均 <0 .0 5 ) ;硬肿好转时间和消退时间均非常显著少于对照组 ( P 均 <0 .0 1)。结论 :此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效果 ,在治疗中未发现特殊的毒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联合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的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患儿随机分为二组,综合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东莨菪碱微泵静注及超微量肝素皮下注射.对二组病例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日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未发现使用超微量肝素后影响凝血功能,各症状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肢体活动、心率及硬肿消退)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日相应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东莨菪碱与超微量肝素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重度)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安全.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有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1 5例 )和治疗对照组 (1 5例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肝素治疗组加用肝素 ,每小时腹壁皮下缓慢注射 1次 ,每次每公斤体重 1U(1mg =1 2 5U) ,疗程 1~ 3d。治疗前后检测血浆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水平 ,并观察各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前 ,新生儿硬肿症各组血浆GMP 1 4 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治疗后 ,肝素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治疗对照组为早 (P <0 0 1 ) ,同时GMP 1 4 0水平仍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与正常组无差别 (P >0 0 5 ) ,治疗对照组患儿GMP 1 4 0水平较治疗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存在血小板的活化 ,超微量肝素可抑制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异常而改善症状、缓解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E(Vit E)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4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采用复温、控制感染、热卡及液体供给,纠正器官功能紊乱,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0.5~ 1mL/(kg·d),1次/d,同时给予Vit E涂硬肿处并按摩,5~7d为一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3.55%,对照组78.26%,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Vit E对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百多帮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2例新生儿脓疱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百多帮软膏局部外擦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0.5%~1%新霉素乳剂局部外擦治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8,P〈0.01)。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9%,对照组有效率为88.2%。结论:百多帮局部涂擦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明显优于0.5%-1%新霉素乳剂局部外擦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凝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凝状态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针5000u/(次.d),皮下注射,7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不加用低分子肝素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凝状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低分子肝素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溶栓治疗的应用,并与溶栓治疗中传统抗凝药物普通肝素相比较.方法 选取AMI患者35例,其中研究组15例,对照组20例,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溶栓前即刻静脉注射依诺肝素素30 mg,溶栓后15 min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 mg,以后每12 h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 mg,共5 d;对照组:溶栓前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 000 U(或 60 U/kg),后以800~1 000 U/h 静脉泵入普通肝素,依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调整肝素用量,每3 h测一次凝血常规,使APTT维持于正常对照的1.5~2.0倍(50~70 s),48 h后改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每12 h 40 mg,共5 d.所有患者均给予指南推荐的常规治疗.结果 研究组达到临床再通及冠脉再通标准为86.66%,再通时间平均(1.62±0.36)h;对照组为65.00%,再通时间(1.81±0.33)h.2组再通率及再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研究组1例(6.66%),对照组5例(25%),2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或致命性出血.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抗凝药物选用低分子肝素疗效不低于传统普通肝素,但方法简便、操作简化,不必反复监测凝血指标,减轻了临床工作负担,优化了溶栓流程,适合向基层及急救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观察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40例的疗效,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心绞痛改善显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心功能明显改善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中心绞痛改善显效14例,好转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心功能明显改善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疗效稳定、安全,对基层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曲美他嗪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铠 《河北医学》2008,14(2):132-13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1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8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 IU,2次/d,皮下注射,连用5~7d,加用曲美他嗪20?,每日3次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下降的数值总和(ΣST)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有5例皮下瘀斑,2例进展为AM I;而对照组有8例进展为AM I。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曲美他嗪,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8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2例,治疗组44例;2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制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用5~7d,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连用15d;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用5~7d,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下降的数值总和(∑ST)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有5例皮下瘀斑,2例进展为AMI;而对照组有8例进展为AMI,均行冠脉介入治疗。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曲美他嗪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凝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凝状态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针每次5000u/d,皮下注射,7d为1个疗程;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3.1%(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凝状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0.4mL,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用10d。停用后即给予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口服,每日一次,持续半年。对照组3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注14d,同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日一次,持续半年。两组同时辅予胞二磷胆碱、ATP、CoA等药。结果:治疗组30例TIA发作在10d内完全控制随访半年无复发29例,有效率96.67%(29/30),无1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30例TIA发作完全控制15例,有效率50.00%(15/30),有11例发展为脑梗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氯吡格雷治疗TIA安全有效,不易复发,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神经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实验组100例,术前12h至术后7d,每日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03ml.对照组100例,未行任何预防性抗凝措施.两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每隔7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无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与手术前检查无显著性差异,无术后颅内出血者;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0例(10%),1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并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固本消疣汤内服结合干扰素术区皮下注射治疗肛门尖锐湿疣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行肛门尖锐湿疣经高频电刀切除术彻底清除肉眼可见疣体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术后口服固本消疣汤结合干扰素术区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术后仅采用干扰素术区皮下注射治疗。治疗期为术后1个月,观察期为术后3个月,对3个月内复发率,复发时间进行研究对比。结果:观察期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7.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复发时间(78±18.19)d,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43±17.61)d。2组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固本消疣汤内服结合干扰素术区皮下注射治疗肛门尖锐湿疣术后患者,复发率、复发时间均优于仅使用干扰素术区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其用于临床有效,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