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江医学》2017,(4):414-4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口服脉血康对脑梗死后下肢功能和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根据出院后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出院后自行康复治疗;康复联合脉血康组36例,使用脉血康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康复组31例,单纯使用早期康复训练。记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简化FMA(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下肢评分及Barthel评分,90天时完成随访,记录治疗90天后Ashworth评分、下肢FMA及Barthel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在急性期的Ashworth评分、下肢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天时康复联合脉血康组和康复组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康复联合脉血康组与康复组之间比较,90天Ashwort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使用脉血康后,90天时下肢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高于普通康复组(P<0.01)。结论康复联合脉血康治疗能更好地恢复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治疗痉挛性瘫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对2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67%(39/45)、66.67%(30/4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332,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ACI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ADL,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忠  蒋恒波 《右江医学》2008,36(2):140-14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采用CSS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办法,分为神经康复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4例,发病后如果生命体征平稳,疾病不再发展48 h后即进行正规神经康复治疗,2~3次/d,20~30 min/次,连续5周。对照组82例,单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未进行规范康复治疗。观察5周,采用FMA及Barthe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5周,治疗组的FMA及Barthel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分别比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可促进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改善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早期康复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脑梗死康复效果;干预前后情绪状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汉语失语检查表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脑梗死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FMA、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FMA、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按建档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康复组Barthel评分高于常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生物反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13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151例(脑梗死91例,脑出血60例)和对照组62例(脑梗死32例,脑出血30例),2组均同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康复组于病情稳定48h后进行早期瘫痪肢体生物反馈康复训练疗法。2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0d、60d、9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卒中影响量表(SIS)对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残疾程度、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在评分上均无差异(P>0.05);治疗30d时2组上述评分较治疗前有差异,其中康复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60d、90d时上述评分显示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生物反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邵志梅 《中外医疗》2009,28(34):143-14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组24例,对照组22例,对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分别于入院3d及1个月内,采用中国脑卒中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比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护理1个月后,与护理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8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益气活血法予以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HISS)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FMA评分、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FMA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提高其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与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独进行康复训练,疗程均为4周.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记分为指标,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判断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1.9%),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88.6%,74.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早期,灯盏细辛注射液与康复训练的联合应用能更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赵占东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270-127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积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给予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自行锻炼.结果: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明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采用FMA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ADL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俊燕  沈光宇 《当代医学》2008,14(23):50-5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 D 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依据不同情况介入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康复治疗措施,于治疗前、治疗后30天、60天采用临床功能缺损评分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 A)和修订的巴氏指数(MBI)分别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MBI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0天,早期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0天,早期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后30天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可以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产生,促进功能恢复,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脑梗死偏瘫早期(急性稳定期)时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观察其ND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及RNR(神经功能恢复率)的变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发脑梗死急性稳定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针刺 康复组两组,每组各30例进行对照治疗两个月。结果:针刺 康复组的NDS明显低于单独康复训练组,RNR及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独康复训练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头针运动疗法,与体针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在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更优方法。方法:将急性脑梗死后肢体瘫痪68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运动疗法组和体针康复组,每组34例。头针运动疗法组针刺顶中带、顶颞前斜带上1/5、中2/5(对侧),并嘱患者用意识支配患侧肢体运动;体针康复组针刺肩髃、肩贞、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积分(FMA)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症状评分(FMA)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头针运动疗法组优于体针康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运动疗法可促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受损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疗效优于体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35例,应用易化技术进行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对照组35例,不进行康复训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FMA、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320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按照康复流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平均于病后4d开始,时间为4周,每日1次,每次30min,其余时间由家属帮助训练,以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ADL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还是那个进行早期康复训练。30天后对比简式Fugl-Meyer(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以判断两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个月后对比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320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4天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行康复训练,时间为4周,每天1次,每次30min,其余时间由家属帮助训练,以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ADL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正常治疗时照组(3s例)采用常规给药治疗,早期康复干预组(40例)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稳定48 h后,在常规给药治疗的基础上开始康复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以及心理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0d后均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MA评分、NDS评分、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0 d后,常规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干预组的FMA评分、NDS评分、BI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NDS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干预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