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颈椎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单个节段不稳是否也会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还不清楚。目的:研究颈椎不稳动物模型邻近节段椎间盘形态学、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的变化。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通过颈椎前路穿刺破坏纤维环及抽吸C5/6髓核组织建立兔颈椎不稳动物模型,12周X射线证实退变后处死动物取材,切取C4/5椎间盘组织,从矢状面切开,取其髓核组织10 mg,间苯三酚法测定髓核中蛋白多糖的量,另取椎间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S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 C4/5椎间盘髓核脊索细胞减少,被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取代,偶见圆形的软骨细胞,且椎间盘纤维环变得粗糙,排列紊乱,玻璃样变性及色素沉着,可见纤维软骨细胞,内外层纤维环之间形成裂隙。髓核中蛋白多糖的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退变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中Ⅱ型胶原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果表明颈椎不稳可诱发邻近节段颈椎退变,表现为椎间盘发生形态学变化,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椎间盘置换对颈椎临近节段活动度及椎间盘内压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20例,于术中椎间盘置换前后分别测量临近节段椎间盘内压力,并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半年分别摄颈椎动力位x线片,观察上下临近节段的活动度。结果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临近节段椎间盘内压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上下临近关节活动度未显著增加(P〉0.05)。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的同时保留正常的椎间运动而不影响邻近节段,从而防止邻近节段继发性退变。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变化是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的减少和Ⅰ型胶原含量的增加。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AAV-BMP-2)对兔退变腰椎间盘内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L2-3,L3-4,L4-5,L5-6椎间盘针刺制造退变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其中AAV-BMP-2组兔椎间盘注射AAV-BMP-2,AAV组兔椎间盘注射不携带目的基因的空载体,生理盐水组兔椎间盘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第8周处死动物取其相应的椎间盘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髓核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髓核组织Ⅰ型、Ⅱ型胶原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普通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AAV-BMP-2组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数目较多,呈单个或者簇状分布,髓核结构清晰,无纤维样组织填充。而AAV组和生理盐水组的组织结构相似,髓核内细胞数目少,髓核皱缩干瘪,细胞间为纤维样组织填充且排列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AV-BMP-2组椎间盘髓核内Ⅱ型胶原的表达均高于AAV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AAV-BMP-2组椎间盘髓核内Ⅰ型胶原的表达均低于AAV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果说明,体内转染AAV-BMP-2能抑制椎间盘髓核细胞表达Ⅰ型胶原,促进椎间盘髓核细胞表达合成Ⅱ型胶原,提示维持椎间盘内胶原的含量、种类,可维持椎间盘内组织学的结构和形态,稳定髓核细胞生长环境,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4.
背景: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被认为是颈椎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和融合的标准治疗,但是,颈前路植入钢板有着很多金属植入物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目的:分析和比较使用颈椎桥形连接融合器和Cage椎间融合器±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进行颈椎前路2节段以上椎问融合的有效性。方法:纳入54例2节段以上颈椎间盘突出接受颈椎前路减压和融合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颈椎桥形连接融合器进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n=30)和Cage椎间融合器与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n=24)。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系统评价临床结果,椎间融合后3,6个月依据X射线检查评价颈椎前凸角、椎体间高度和颈椎融合状态。结果与结论:对桥形连接融合器和Cage椎间融合器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桥形连接融合器组平均JOA评分由治疗前(7.4±0.4)分,提高到治疗后3个月(14.3±0.5)分,治疗后6个月(14.5±0.8)分,Cage椎间融合器组平均JOA评分由治疗前(7.6±0.7)分,提高到治疗后3个月(13.9±±0.4)分,治疗后6个月(14.0±0.6)分,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颈椎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说明该植入体植入后能有效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避免出现螺钉钢板固定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徐无忌  李悦  原超 《中国临床康复》2013,(26):4857-4864
背景:胶原纤维是维持椎间盘正常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物质,椎间盘中胶原的类型及含量的变化,影响整个椎间盘的生理和病理状态,I型及Ⅱ型胶原是椎间盘胶原的主要组分。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a致伤兔椎间盘I型、Ⅱ型胶原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只新西兰白兔带终板的45个L2-L5椎间盘随机分为空白第1天组、空白第14天组、肿瘤坏死因子a组、中药血清组、肿瘤坏死因子a+中药血清组。后两种培养液中分别含5ug/L肿瘤坏死因子a和体积分数10%六味地黄丸血清,培养14d后收集髓核和纤维环观察。结果与结论: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纤维环中I型胶原及髓核中Ⅱ型胶原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a可加速这种变化,而含药血清可延缓I,Ⅱ型胶原蛋白和基因表达变化。提示六味地黄丸可通过稳定I,Ⅱ型胶原蛋白和基因表达,对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大多数文献报道Dynesys动态中和稳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能否防止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发生仍然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手术减压加Dynesys系统动态固定治疗.Dynesys动态系统由Zimmer公司提供,由钛合金椎弓根螺钉、聚氨基甲酸乙酯套管和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绳索组成.以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依照Woodend评分评估邻近椎间盘退变程度;治疗有效率按Macnab标准评价.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22-31个月.临床疗效按Macnab标准评价:优11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达85%.末次随访时,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25±1.67)分,(8.29±1.50)分,P〈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也显著低于治疗前[(15.38±3.42)分,(65.46±10.33)分,P〈0.01].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Woodend评分治疗前平均为1.3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1.60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Dynesys系统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早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及其防止或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作用尚需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背景:临床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在一个家族中多人甚至全部发病,而且发病的部位、原因、症状基本一致,这表明基因在该种病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的:分析家族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内Fas凋亡基因表达的特点。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5例家族性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21例普通椎间盘突出患者、5例新鲜尸体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和髓核组织中Fa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家族性椎间盘突出与普通椎间盘突出患者终板内Fas基因的表达均高于新鲜尸体椎间盘终板内Fas基因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家族性椎间盘突出与普通椎间盘突出患者终板内Fas基因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家族性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内Fas基因表达与普通椎间盘突出患者、新鲜尸体髓核内Fas基因表达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家族性椎间盘终板中Fas基因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继发性的,可以通过阻止终板退变来达到阻止椎间盘退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相邻节段的影响:3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尽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短期临床效果已经完全得到了肯定,但是中长期临床效果,尤其是避免相邻节段的病变,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有待观察.目的:观察颈椎人间盘置换后中期效果及对相邻节段间盘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3-12/2005-03北京积水潭医院.对象:对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33例患者进行了超过3年的随访.单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25例,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8例.随访时年龄35~73岁.方法:对比分析忠者置换前及置换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主要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JOA评分,NDI指数,Odom's评分,SF-36评分.②影像学指标:Kellgren X-ray颈椎退变分级,X-ray相邻节段颈椎高度和颈椎活动度,Pfirrmann椎间盘分级,脊髓矢状径,脊髓前后方压迫分级.结果:JOA评分置换前13.62±2.31,置换后15.75±1.5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Kellgren X-ray颈椎退变分级发现,在人工间盘置换后的上方相邻节段,置换后10个节段出现了一定程度退变,约占33%(P=0.004).在人工间盘置换后的下方相邻节段,置换后9个节段出现了一定程度退变,约占32%(P=0.011).其余影像学指标置换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叶期随访临床效果优良.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相邻节段可能出现退变,这种退变在中期主要表现为相邻节段椎体前缘的新生骨赘.③相邻节段的退变不影响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椎间盘的特点正常椎间盘位于上下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呈层状环绕,排列紧密,富含纤维,其中以Ⅰ型胶原为主,同时含有其他类型的胶原。纤维环包裹在胶冻样的髓核外周,使椎间盘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负荷。髓核主要由胶原(主要为Ⅱ型胶原)、蛋白多糖、髓核细胞构成,其中蛋白多糖有亲水性,使髓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着脊柱手术方法的成熟及内固定器械的发展,脊柱内固定融合术已成为许多脊柱疾患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远期出现的邻近节段退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目的:回顾分析脊柱内固定后邻近节段发生退变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改善脊柱内固定的方法,减少远期并发症。方法:分别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Pubmed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关于脊柱融合内固定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文章,检索词分别设定为“脊柱融合内固定、邻近节段退变、单侧cage椎间融合固定”和“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spine fusion、unilateral single cage”。筛选资料,选取脊柱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文献,筛除非随机试验的研究,将随机对照试验作为纳入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文献。主要从术式、融合方式及邻近节段破坏等方面讨论脊柱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筛选得到27篇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从中得出融合节段数目、方式、部位及手术时对邻近节段小关节破坏是引起邻近节段退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工椎间盘置换、单侧cage椎间隙植骨内固定在预防、延缓邻近节段退变上有一定作用。在决定融合固定术前,应综合考虑内固定材料、手术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避免或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作为颈椎疾病治疗的全新方法,正逐渐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其使用的植入器械——人工颈椎间盘还需更深入研发及验证。目的:综述了现有人工颈椎间盘产品的结构、材料及体外生物力学研究,并对未来发展状态进行展望。方法:以“artmciaIcen,icaIdisc,prothesis,structure,materiaI,biomechanicalstud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结构,材料,生物力学”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纳入人工颈椎间盘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及体外生物力学评估相关工作,主要整理近5年来有关研究,排除重复性工作,重点对36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现有人工颈椎间盘产品主要采用金属-聚合物(MOP)结构,以半限制型和非限制型居多,尺寸系列已较完善,且全为进口产品。通过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人工颈椎间盘在新结构设计、面向种群设计和材料改进3个方向有重大发展空间,材料改进可以从终板材料、髓核材料、表面喷涂材料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成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腰椎间盘髓核组织退变的关系。方法 8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观察组),取手术摘除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8例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取手术摘除非明显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端粒酶阳性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端粒酶、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相对表达量,Spearman相关法分析观察组端粒酶与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髓核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率(2.1%)低于对照组(4.3%)(P<0.05),髓核组织端粒酶、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相对表达量吸光度值(7.62±0.98、59.45±6.32、3.31±0.38)低于对照组(15.52±0.94、69.33±5.86、4.64±0.29)(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端粒酶与Ⅱ型胶原纤维(r=0.488,P<0.001)、硫酸软骨素(r=0.673,P<0.001)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端粒酶参与了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退变过程,且端粒酶表达下调,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考虑到新鲜冰冻血浆在临床上有综合治疗的价值,如抗休克、免疫、止血和解毒等,并能纠正胶体渗透压.如果在限水、补钠的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能提高脊髓损伤患者血钠水平,将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 目的:建立家兔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疗效. 方法:健康成年家兔60只,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制作家兔颈脊髓损伤模型,将幸存且合并低钠血症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实验组20只,再按取标本时间不同依次分为1,3,6,10,15 d组,共10组,每组4只.实验组家兔出现低钠血症后每24 h静脉输入20 mL新鲜冰冻血浆(即1 d组输入1次,3 d组输入3次,6 d组输入6次,10 d组输入10次,15 d组输入15次).对照组家兔每24 h静脉输入20 mL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及输入血浆后24 h采取标本分别进行血清钠离子及脊髓组织钠离子测定.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3 d和术后6 d时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的平均血钠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0,15 d时实验组血钠浓度升高,而对照组血钠水平持续下降,与实验组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3,6 d时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脊髓组织钠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输入血浆10 d后脊髓组织钠浓度逐渐恢复,而对照组脊髓组织钠浓度持续升高,与实验组脊髓组织钠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可见颈脊髓损伤后易并发低钠血症,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对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纠正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10%-30%的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统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而腰椎不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Quadrant系统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为53.7岁,治疗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为90-210 min,平均时间145 min。术中失血量50-300 mL,平均失血量120 mL。治疗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住院时间6 d。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0个月,平均7.2个月。JOA评分治疗前为(10.25±2.34)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8.31±3.12)分和(25.35±2.61)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前为(8.24±1.15)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97±1.12)分和(1.13±0.39)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53例,良9例。证明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单、双边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单边组(44例,单侧固定)与双边组(44例,双侧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单边组的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少于双边组,住院费用低于双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PGE2及5-HT水平均降低,且单边组低于双边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脊柱融合率均为100.00%;术后,两组Prolo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单边组关节退变率低于双边组(P<0.05)。结论单边固定术能够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经济费用较少,相邻关节退变率较低,但要注意把握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背景: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可以用来保留椎体运动节段,减少椎体相邻节段的退变。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中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骨科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的18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男11例,女7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5岁。应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以Oswest功能障碍指数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应用过屈过伸位X射线测量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后腰椎间盘和相邻间盘活动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0-45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前7.1—9.4分,平均得分8.3分,内固定治疗后0—3.1分,平均得分1.5分,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为81.5%。Oswest功能障碍指数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前35-81分(平均60分),内固定治疗后0—45分(平均22分),功能障碍恢复率为63.3%。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后1例出现松动,1例出现下肢神经症状一过性加重,3个月后逐渐缓解。腰椎间盘在内固定后平均活动度为5.3°。后路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中期临床症状恢复良好,说明该系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非融合性固定方法,但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尚需要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表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相关。目的:探讨湖南汉族人群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水平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受试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362位点的基因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运用ROC曲线进行诊断性检验,计算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对脊柱结核的诊断阈值并分析诊断效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脊柱结核患者208例,健康志愿者210名。脊柱结核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134.58±51.63) ng/L vs.(39.18±17.45) ng/L,P〈0.05]。且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不受性别影响,但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362-CC基因型人群中表达显著增高。当受试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大于101.65 ng/L时,提示受试者可能已经罹患脊柱结核(敏感度:85.5%,特异度:94.3%,约登指数:0.799,ROC曲线下面积:0.946,95%可信区间:0.916-0.975,P 〈0.01)。可见在湖南汉族人群中,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高表达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作为诊断脊柱结核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