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异体肌腱移植是目前修复肌腱缺损的理想方法,但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使其使用受到限制.目的:观察碳化二亚胺交联改性脱细胞处理的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移植修复兔跟腱缺损的效果.方法:横向切除40只日本大白兔双侧跟腱,随机分组:实验组以碳化二亚胺交联改性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移植修复,对照组以自体肌腱移植修复.结果与结论:①组织学观察:两组新生组织内细胞主要都是单核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术后1-4周主要是呈椭圆形或圆形的成纤维细胞,细胞聚集区的细胞周围有新生胶原形成,这些胶原的走向较紊乱;局灶性条索状成熟胶原呈岛状分布,形成所谓“胶原岛”;术后12周时细胞越来越拉长,成为梭形和长条形的纤维细胞.②实验室检测:两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羟脯氨酸含量及抗拉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碳化二亚胺交联改性的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能成功修复兔跟腱缺损,且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移植排斥反应轻、生物力学性能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背景:羊膜有预防肌腱修复后粘连的作用,但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目的:探讨脱细胞羊膜对生物衍生肌腱修复鸡屈趾深肌腱Ⅱ区缺损修复后肌腱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分别以罗曼鸡右爪的第2,3,4趾将实验分成生物衍生肌腱组,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以及自体肌腱组,建立屈趾深肌腱Ⅱ区1cm缺损模型。以生物衍生肌腱桥接第2,3趾缺损,以自体肌腱桥接第4趾的肌腱缺损,在第3趾的生物衍生肌腱和上下吻合口周围包裹完整的脱细胞羊膜。结果与结论:生物衍生肌腱组与自体肌腱组移植物为外源性愈合,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羊膜有效地防止了成纤维细胞向修复区域内浸润,形成内源性愈合。肌腱粘连程度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优于生物衍生肌腱组和自体肌腱组,生物衍生肌腱组和自体肌腱组相似,移植物周围的炎症反应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生物衍生肌腱组>自体肌腱组。证实脱细胞羊膜能通过机械性阻挡周围肉芽组织向修复区域内生长而防止外源性愈合造成的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4.
背景:羊膜有预防肌腱修复后粘连的作用,但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目的:探讨脱细胞羊膜对生物衍生肌腱修复鸡屈趾深肌腱Ⅱ区缺损修复后肌腱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分别以罗曼鸡右爪的第2,3,4趾将实验分成生物衍生肌腱组,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以及自体肌腱组,建立屈趾深肌腱Ⅱ区1cm缺损模型。以生物衍生肌腱桥接第2,3趾缺损,以自体肌腱桥接第4趾的肌腱缺损,在第3趾的生物衍生肌腱和上下吻合口周围包裹完整的脱细胞羊膜。结果与结论:生物衍生肌腱组与自体肌腱组移植物为外源性愈合,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羊膜有效地防止了成纤维细胞向修复区域内浸润,形成内源性愈合。肌腱粘连程度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优于生物衍生肌腱组和自体肌腱组,生物衍生肌腱组和自体肌腱组相似,移植物周围的炎症反应生物衍生肌腱+脱细胞羊膜组〉生物衍生肌腱组〉自体肌腱组。证实脱细胞羊膜能通过机械性阻挡周围肉芽组织向修复区域内生长而防止外源性愈合造成的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探寻修复周围神经的新型移植物。方法:分别取家犬、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及SD大鼠坐骨神经,对其适当切修使直径、长度相近,对获取的神经进行低渗-脱细胞处理,得到脱细胞神经移植物。32只大鼠均制造人为坐骨神经缺损,随机均分为4组,A组,家犬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B组,兔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C组,大鼠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D组,未修复组。修复后进行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检测。结果:修复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未修复组,而各修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异种脱细胞神经可取得与同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自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因可用肌腱有限且形成供区功能障碍,同种异体肌腱同样来源有限,并且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满足其需要。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微观变化,为异种肌腱作为临床组织工程化肌腱生长支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月龄的Leghorn鸡屈趾肌腱经化学去细胞处理后作为异种肌腱移植供体,健康成熟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双后肢跟腱中间束2 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异种肌腱移植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8只。肌腱移植缝合用4-0无创伤肌腱缝合线行双"8"字缝合,移植后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2周,对供体肌腱行去细胞前后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光镜及电镜观察,术后2,4,9周每组取6只兔对标本行组织学光镜及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1肌腱经过化学去细胞处理后色泽变白,质地较前柔软,去细胞前可见细胞与胶原纤维交替紧密排列,去细胞后胶原排列相对松散,且无细胞及细胞碎片,去细胞后肌腱的力学强度较术前减弱。2由电镜图片直观看到: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的粗大鸡肌腱胶原纤维逐渐被再生的兔肌腱胶原纤维最终替代,而新生成的纤细胶原纤维经改造塑形变为粗细相等的较粗大纤维,排列方向逐渐趋于平行,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正常肌腱水平。结果表明,去细胞后的最大抗拉力是去细胞前的83.44%,能够满足肌腱移植生物力学的要求。最终肌腱修复是再生胶原纤维形成的结果,异种肌腱经过理化方法处理后可作为临床肌腱修复的生长支架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牙槽骨缺损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选取因牙周病、根尖周病、牙槽外伤等导致牙槽骨缺损严重的下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拔牙术后因牙槽骨缺损不能满意修复患者58例,其中拔牙同期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患者32例作为A组;拔牙同期不使用任何填充材料,直接使用无菌消毒棉球压迫拔牙窝创面止血的患者26例作为B组,术后2周拆线,3个月、6个月复诊;对两组患者拔牙后3个月和6个月拍摄X线片并行牙槽骨高度测量。结果:术后进行两次X线检查及临床检查,其中32例患者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后新骨形成良好,明显改善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够有效地促进拔牙后创面的愈合,有效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对于后期的牙种植或义齿修复有利。 相似文献
8.
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从1979年开始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ADM包括有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两类,作为皮肤替代物早期主要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创面覆盖,近些年开始在烧伤整形、头颈外科、牙周病学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ADM的研究进展并主要对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咽喉肿瘤切除后黏膜缺损的修复直接影响呼吸、发音、吞咽功能的恢复。文章评估了应用异种(牛)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修复咽、喉术后黏膜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8/2007-1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咽喉肿瘤患者27例,口咽部扁桃体癌5例,下咽癌6例,喉癌16例,其中声门区癌15例,声门上区癌1例,肿瘤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实验采用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批号SS070603,规格(2×2.5)cm或(4×3)cm的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片块组织,基底膜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扁桃体癌患者将修复膜缝于创面后,采用碘仿纱条打包固定7d。喉癌患者如缺损组织小可以将修复膜直接铺于创面缝合,如缺损较大则先应用带状肌或带状肌筋膜修补喉部缺损,然后将修复膜铺于喉内创面与黏膜切缘对位缝合,采用喉扩张模局部压迫10~12d。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亦应用带状肌修补下咽部后壁或侧壁缺损,然后将修复膜与局部黏膜切缘直接对位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3,6个月,1年为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的愈合,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出院时经电子喉镜检查26例黏膜缺损修复一期愈合,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出现咽漏,经局部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4例扁桃体癌、4例下咽癌、6例喉癌患者在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的局部已经恢复为肉眼可见的黏膜组织,吞咽、呼吸均恢复正常(1例声门上喉癌的患者在术后15d进食时有呛咳,经过锻炼进食恢复正常)。喉癌患者发音功能恢复,但是发音的清晰度欠佳;5? 相似文献
10.
总结52例口腔黏膜组织缺损患者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室内消毒和隔光隔音的处理;根据组织缺损情况清创并保持口腔卫生;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术后着重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并提供足够营养,分析患者出现高热原因并对症处理。52例患者术后无严重感染,无排斥反应,创面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植入骨缺损受区后,材料内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将血管束植入大体积抗凝材料能否促进骨缺损处血液灌注和血管化进程?目的:观察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血管束植入对骨缺损修复早期血液灌注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取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双侧桡骨中段20 mm长骨缺损模型,右侧植入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实验组),左侧植入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对照组),术后1,3,7,14,28 d行CT灌注成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1 d开始,实验组血容量、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实验组材料中心部位有明显血液灌注,对照组植入物周围有血液渗透,此种趋势持续到术后28 d.术后1 d,实验组复合材料中有大量红细胞和有核细胞,对照组以渗透液体为主,偶见细胞;术后3-7 d,实验组复合材料网孔中有血管形成,之后逐渐增多,对照组见植入血管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周围组织纤维化包裹,实验组各时间点材料内部血管数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可促进血管束植入后材料内部的血液灌注和早期血管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背景:前期研究中已经在Atelocol agen胶原支架培养出了具有收缩功能的乳鼠心肌细胞.目的:在Atelocol agen胶原支架上三维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 方法:将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经消化培养并纯化后,种植到Atelocol agen胶原支架上进行三维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心肌细胞在 Atelocol agen 胶原支架上的生长状况;对三维培养的心肌细胞块进行冰冻切片,分别进行肌钙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显色,对支架上生长的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接种12 h开始贴附支架生长,24 h与支架汇合、紧密黏附,但心肌细胞并不产生自律性搏动,细胞之间夹杂少量崩解的细胞碎片;48 h换液后支架网孔中崩解的细胞被换掉,剩下大部分细胞贴附在支架壁边缘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培养48 h细胞与支架形成复合体.形态学鉴定证明支架网孔中生长的主要是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显色均显示在支架内生长的大部分是心肌细胞,并且紧贴支架,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目的:观察多孔丝素蛋白支架原位修复兔下颌骨临界性骨缺损效果。方法:建立免双侧下颌骨临界性骨缺损模型,随机选取一侧缺损植入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作为实验组,另一侧缺损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大体标本:术后12周,实验组骨缺损腔表面完全被新生骨覆盖,材料无脱出;对照组骨缺损腔内充满肉芽组织,骨不连。②×射线骨密度测定:术后2,6,12周,两组骨密度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高,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同期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③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术后12周,实验组岛状新生骨及骨小梁明显增多,而且粗大而致密,材料内部明显疏松,部分区域塌陷;对照组宿主骨边缘可见散在分布的新生骨组织,但并无粗大骨小梁形成。④骨形态发生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2,6,12周,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细胞数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同期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表明多孔丝素蛋白支架用于原位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肝细胞体外培养时快速失去功能限制了肝细胞疗法的发展。目的:以胶原水凝胶为支架建立能够长时间有效维持肝细胞功能的肝细胞三维培养系统。方法:将SD大鼠肝细胞与预混肝细胞生长因子及DMEM的液态Ⅰ型胶原混合,形成肝细胞/胶原凝胶复合物,将该复合物接种至培养板,待形成胶冻状凝胶后再加培养液进行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肝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通过糖原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PCR进一步对肝细胞特异表型及功能进行检测。收集培养上清,检测细胞白蛋白及尿素合成能力。结果与结论:①肝细胞/胶原水凝胶复合物形成后,可见肝细胞呈圆形分布于水凝胶中,培养14 d后仍保持肝细胞形态并呈类似肝脏结构的肝索样聚集排列,超微结构观察显示肝细胞之间形成紧密连接。②培养14 d后,糖原染色、白蛋白及肝细胞核因子4α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证实肝细胞具有糖原及白蛋白合成能力并仍具有分化潜能。③三维培养中,肝细胞的白蛋白及尿素合成能力及分泌水平明显高于二维培养,且至少能够在较高水平维持15 d。④培养7 d后,Albumin、HNF-4α、Claudin-3、CYP1A1、CYP3A1以及G6P等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二维培养。以上结果证实,以胶原水凝胶为支架构建的三维培养系统使肝细胞在结构上更类似肝脏组织,并能在更长时间内有效的维持肝细胞合成代谢等各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15.
Sihao Li Yifan Wu Guangyao Jiang Xiulian Tian Jianqiao Hong Shiming Chen Ruijian Yan Gang Feng Zhiyuan Cheng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2020,14(3):452-463
Tendinopathy is a great obstacle in clinical practice due to its poor regenerative capacit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ages of tendinopathy on effects of leukocyte‐rich platelet‐rich plasma (Lr‐PRP)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time point for delivery of Lr‐PRP on tendinopathy. A tendinopathy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local collagenase injection on the rabbit Achilles tendon. Then after collagenase induction, following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randomly on the lesion: (a) 200 μl of Lr‐PRP at 1 week (PRP‐1 group), (b) 200 μl of saline at 1 week (Saline‐1 group), (c) 200 μl of Lr‐PRP at 4 weeks (PRP‐2 group), and (d) 200 μl of saline at 4 weeks (Saline‐2 group). Six weeks after collagenase induction, outcomes were asses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ytokine quantification, gene expression, histolog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RP‐1 group had the least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lesion percent of the involved tendon, as well as the lowest signal intensity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mong all groups. However, the PRP‐2 group showed larger cross‐sectional area than saline group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dicated that PRP‐1 group had a higher level of interleukin‐10 but lower level of interleukin‐6 when compared with PRP‐2 and saline groups. Meanwhile,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collagen (Col) 1 in PRP‐1 and Col 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1, and MMP‐3 in PRP‐2 was found. Histologically, the PRP‐1 showed better general scores than PRP‐2,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P‐2 and saline groups. Fo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PRP‐1 had the largest mean collagen fibril diameter, and the PRP‐2 group showed even smaller mean collagen fibril diameter than saline groups. In conclusion, intratendon delivery of Lr‐PRP at early stage showed beneficial effect for repair of tendinopathy but not at late stage. For translation of our results to clinical circumstances,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ed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