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关节软骨不断的丢失并沿关节边缘和软骨下再生。随着年龄的增长,OA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最终会导致关节功能的丧失。OA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机械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起着重要作用。关节软骨组织中缺乏血管营养和神经支配,所以曾经认为是关节负荷过重造成关节软骨磨损或者先天原因造成软骨细胞基质脆弱诱发的OA[1]。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由软骨下骨和软骨本身释放炎性因子和关节液中含有的一些炎性介质,都可以引起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2]。说明软骨下骨、关节软骨和关节滑膜等组织释放的相关因子引发的关节软骨分子水平的炎症与OA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关节内炎症诱导骨性关节炎中软骨破坏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关节软骨的损伤与康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节软骨是滑膜关节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旦关节软骨发生任何相依成分的改变,均会引发软骨破坏的恶性循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软骨在功能上有重要意义,但其损伤后多以纤维样软骨或类似透明软骨来替代修复,难以形成正常的关节软骨,因而无法满足正常关节的生理需求。目前已有许多学者通过各种实验来寻求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理想方法或软骨缺损的生物替代物。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质疏松症时骨生物力学性能及关节软骨均会发生变化,以往低频脉冲电磁场对这些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去势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及关节软骨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5/11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UNION-2000A骨质琉松治疗系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提供:6月龄SD雌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磁场治疗组3组,每组24只.干预: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卵巢切除组和磁场治疗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2周磁场治疗组大鼠全身暴露于磁场范围内进行脉冲电磁场治疗,采用2,15.3和75 Hz 3种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更替使用,强度80%,40min/d,1次/d,连续治疗12周.主要观察指标:治疗12周后,取右侧股骨测定最大载荷、最大位移、最大能量吸收等结构力学指标,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模量等材料力学:取左侧股骨内侧髁及外侧髁行软骨厚度测量,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及Sox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7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12周后,磁场治疗组大鼠股骨结构力学指标和材料力学均较卵巢切除组有明显改善(P<0.05,0.01),股骨内侧髁及外侧髀软骨厚度大于卵巢切除组(P<0.05).大体组织病理染色显示磁场治疗组病理变化较卵巢切除组减轻.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并对去势大鼠关节软骨退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氨基葡萄糖是骨关节炎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有研究表明骨吸收抑制剂阿伦膦酸钠对骨性关节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前交叉韧带切断诱导的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组,联合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动物均右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切断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建模成功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治疗;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灌胃;联合治疗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灌胃同时,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8周后观察膝关节外观,取所有组兔胫骨去除软骨后行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检测,测定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取股骨测量远端1/4骨密度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nkin评分"观察关节软骨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建模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和联合治疗组膝关节出现了轻度骨性关节炎的表现.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和联合治疗组Mankin评分显著低(P<0.05).联合治疗组股骨远端骨矿物质密度最高(P<0.05).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实验结果提示,阿仑膦酸钠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联合应用可通过保护关节软骨及改善软骨下骨代谢的双重作用,抑制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后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发展,且效果优于单纯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  相似文献   

6.
背景:膝内、外翻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形态,除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外,还可能改变相邻关节髋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也就是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力学传导. 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髋臼负重顶区的生物力学影响. 方法:取成年男性鲜尸体下肢标本3个,剔除附着的肌肉组织,保留骨膜、韧带及关节囊,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模拟不同程度的膝内外翻畸形.标本分为中立位组、膝内翻10°组、膝内翻20°组、膝外翻10°组和膝外翻20°组.实验中骨盆的位置选择单足站立中立位.标本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机加载至50 kg,采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髋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平均应力及峰值应力. 结果与结论:髋臼顶区中立位时股胫关节面负重面积为(6.33±0.12) cm2,平均应力(3.62±0.33) MPa,峰值应力为(4.58±0.20) MPa.当膝内、外翻达10°时,髋臼顶区负重面积减少,平均应力及峰值应力有明显的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当膝内、外翻达20°时髋臼负重面积显著减少,平均应力峰值及应力显著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结果提示:随膝内、外翻畸形程度的不同,髋臼负重顶区的负重面积、峰值应力及平均应力也发生变化,当膝内、外翻达20°时,负重面积显著减少,平均应力峰值及应力显著增加,这可能是膝内外翻畸形造成髋骨关节炎的病因之一.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膝骨关节炎内、外翻畸形患者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背景:传统“金标准”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方式。大量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希望通过颈椎体外标本实验研究脊柱生物力学,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数据。 目的:对现有颈椎体外标本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方法:以“Cervical Spine, Fusion, Replacement, Hybrid, Biomechanics, In vitro, Adjacent-level Degeneration, Review”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颈椎,融合,置换,混合术,生物力学,体外,相邻节段退变,综述”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有关颈椎前路融合与置换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进展的文献,主要整理近3年来相关研究,排除陈旧文章和重复性工作,最后对40篇文献进行归纳与讨论。 结果与结论:文章对现有的颈椎体外标本融合、置换实验进行总结,集中体现在手术多节段、运动控制条件差异化、颈椎耦合运动测试和新型植入器械4个方面,对比总结融合与置换治疗对邻近节段运动范围、关节内压力、髓核内压力和椎间孔形态的影响,探讨融合、置换后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临床的需求,展望颈椎体外标本实验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由于具有牢固的三维固定效果、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以及较好的复位和矫正畸形作用,被广泛用于脊柱外科,但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折断及螺钉拔出等并发症仍是导致内固定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植入物椎弓根钉的生物力学及稳定性探索.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关于椎弓根钉植入后生物力学评价相关的文章,以“椎弓根钉,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脊柱内固定植入物生物力学及评价相关的文献,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6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0篇文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与结论:要提高椎弓根螺钉系统对脊柱固定的稳定性,可通过改进内固定材料、设计和操作技术以分散固定界面应力,但对螺钉的改进受椎弓根和椎体大小的限制,如何从内固定系统装置上来增强固定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作者认为椎弓根螺钉植入后的稳定性评价应该结合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包括椎弓根螺钉材质、置入位置、角度、固定装置等因素,还应该针对患者个体化因素进行,即对椎弓根螺钉置入遵循个体化原则,对每一个不同的椎弓根施以不同的置钉入点、方向及螺钉.  相似文献   

9.
张强  伍勰 《中国临床康复》2013,(17):3164-3173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严重的挑战着人体健康以及运动能力,对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探究和预防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目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的生物力学因素进行阐述,探讨损伤的研究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的新进展.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1979至2011年相关文献,在英文标题和摘要中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injury”和“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biomechanics”等关键词检索,中文文献检索以“逆向动力学”为关键词,选择内容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落地与损伤的关系、损伤的预防等相关的文献.共纳入文献67篇. 结果与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的因素较为复杂,且各种因素相互交错.对不同损伤因素的影响程度的研究较为有限.但是损伤的生物力学因素可以较为直观的解释运动中损伤的原理机制.因而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为揭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本质原理和损伤的预防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应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对预防损伤尤其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机械应力改变是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观察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关节不稳所致的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中软骨下骨的表达情况,为阐述机械应力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切除术,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分别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提取软骨下骨的RNA,并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根据现有文献报道,探索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该大鼠模型软骨下骨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q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发现3个重要的与机械应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Postn,Ihh,Bmp5,并由qRT—PCR得到验证:实验组中,Postn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周也出现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mp5也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周及第4周也有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hh在术后第1周及第2周同时出现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机械应力因素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与其相关的基因或其通路,可能为揭示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退行性软骨损伤及软骨下骨的修复机制,而对于急性创伤后软骨下骨的组织、形态研究比较少.目的:观察软骨急性损伤后软骨下骨的早期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4只,建立股骨头软骨缺损模型,分别收集模后即刻、造模后4,7,14 d兔股骨头软骨及软骨下骨标本,大体观察造模后兔股骨头软骨及软骨形态变化,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软骨及软骨下骨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骨转换标志物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Micro-CT扫描分析软骨下骨超微结构改变、力学检测法评估软骨下骨机械强度变化.结果与结论:大体粗测可见股骨头缺损模型于造模后7 d出现软骨缺损面积扩大,深度增加及退变表现,利用染色法观测进一步证实了造模后7 d其软骨厚度降低,软骨下骨骨小梁吸收.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测发现,造模后7-14 d软骨下骨中骨保护素表达明显减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量显著增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降低,提示骨转化减弱甚至逆转.采用Micro-CT分析发现造模后7-14 d软骨下骨的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数目及间距减小,通透性降低.抗压力学试验分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未见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软骨损伤后软骨下骨可在早期造模后7 d后即发生显著组织形态变化和骨转换能力的下调,从而导致软骨进一步破坏;造模后2周内未见软骨下骨从在明显力学改变,基于此的修复手段可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的无菌性假体松动一直是全膝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否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时的腱糖蛋白c、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许多细胞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无菌性假体松动发生时假体滑膜液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和腱糖蛋白c的表达。方法:实验组选择45例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患者,对照组为25例首次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实验排除炎性关节炎、二次关节炎感染至全身或自身免疫病以及合并肝炎、恶性肿瘤、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疾病史的患者。取各组患者假体滑膜液,Westernblot检测腱糖蛋白c剪切变异体的表达,ELISA分析假体滑膜液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和腱糖蛋白C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Westernblot结果显示假体松动后假体滑膜液中存在大的腱糖蛋白C突变体。假体松动后滑膜液中白细胞介素6、腱糖蛋白c的水平大约是对照组的3倍,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大约是对照组的2.5倍。证实假体松动后假体滑膜液中腱糖蛋白C的含量升高,提示腱糖蛋白C可以作为诊断假体松动有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众多,但各有优缺点。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髌骨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目的:评估空心拉力螺钉加镍钛聚髌器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后的生物力学重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收治的新鲜髌骨骨折患者27例,横形骨折13例,粉碎骨折11例,上或下极骨折3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加镍钛聚髌器置入内固定,不需石膏外固定,内固定后自第2天开始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训练,内固定后1周开始床上屈伸膝关节锻炼。采用BS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4个月。切口均获I期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或脱落、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5周,无延迟愈合发生。根据BOstman评分标准,平均分为27.9分,其中优22例(81%)、良4例(15%)、差1例(4%),优良率为96%。结果显示,在空心拉力螺钉的基础上辅以镍钛聚髌器固定兼具传统各种内固定方法之优点,同时避免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以置入内固定物治疗是股骨远端骨折研究的首选方法之一. 目的:因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结构复杂,故评价股骨远端骨折后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生物力学变化可引导临床应用. 方法:分别测定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的抗压刚度和抗弯强度,同时比较3种内固定之间的生物力学变化.对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明确3组内固定物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动力髁螺钉的应力遮挡过大,而逆行交锁髓内钉的刚度过低.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既具有一定的变形性,使应力能够通过骨传导,又具有较强的刚度,能够为骨折的内固定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远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MATLAB具有大型数值计算、数学绘图和简单有限元分析的能力,建模速度快,能够识别BMP和JPG格式的灰度图,并可将识别的数据直接转换为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可识别的格式,避免了常规在Autocad软件中图像的重新定位和二次处理而产生的人为误差。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方法建立各种腰椎融合模型,对腰椎融合后腰椎活动节段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
  方法:利用薄层CT技术,结合Matlab(Matrix Laboratory即矩阵实验室)科学计算软件,辅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各种腰椎融合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施加各种载荷,分析其生物力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对所建立的融合模型施加轴向、屈曲及伸展载荷后,生物力学分析得出所有的融合模型中椎体间融合稳定性最好。和关节间融合相结合,椎体间,侧后方,后方融合模型的轴向位移较单独的椎体间,侧后方和后方融合模型分别减少5%、1%和4%。在伸展-屈曲载荷条件下旋转角度分别减少23%、11%和45%。应力向融合部位集中的现象表明融合块可增加载荷的转移。说明薄层CT和Matlab软件的辅助使得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腰椎融合模型的速度和精度提高。小关节融合和椎体间,侧后方,后方融合相结合,可使腰椎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的增加在后方融合中更为显著。后方融合模型的应力分布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6.
背景:精确和可靠的下肢全长片在胫骨高位截骨和膝关节置换前准备和置换后评估中都非常重要。目的:通过下肢步进摄影一次性曝光成像方法获取下肢全长片,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方法:对 13 例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进行站立位和平卧位的下肢步进摄影获取下肢全长片,由骨科医师在 X 射线底片上用量角器测量下肢力线角,由放射科医师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下肢力线角的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和相关系数研究。结果与结论:应用下肢步进摄影法一次曝光所得的 X 射线下肢全长片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手工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r=0.638-0.975)。说明下肢步进摄影获取下肢全长片是一种快捷,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牙合面形态的改变影响咀嚼肌的收缩、咬合力的大小与方向,进而影响包括颞下颌关节在内的整个口颌系统的受力环境,是颞下颌关节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建的最主要的刺激因素.目的:测量分析髁状突在咬合重建中的可适位.方法:对24例牙列重度磨耗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采用固定修复方法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疗程9个月,治疗前后拍摄正中牙合位颞下颌关节CT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线性测量,分析关节间隙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后髁突在关节窝内相对参考位置,左侧由-(16.96±2.01)%增至+(14.20±1.24)%;右侧为-(10.64±1.50)%增至(11.51±3.00)%.治疗前的咀嚼效率约为治疗后的62.15%-89.09%,平均为74.8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4例咬合重建后的患者髁状突在关节窝中均向前下移位至关节结节前1/3与关节结节顶点下方之间.提示咬合重建后髁状突向前下移位至关节结节前1/3与关节结节顶点下方之间的可适位改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髁状突位于关节窝中央并非惟一的生理位置.  相似文献   

18.
背景: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可以用来保留椎体运动节段,减少椎体相邻节段的退变。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中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骨科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的18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男11例,女7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5岁。应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以Oswest功能障碍指数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应用过屈过伸位X射线测量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后腰椎间盘和相邻间盘活动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0-45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前7.1—9.4分,平均得分8.3分,内固定治疗后0—3.1分,平均得分1.5分,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为81.5%。Oswest功能障碍指数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前35-81分(平均60分),内固定治疗后0—45分(平均22分),功能障碍恢复率为63.3%。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后1例出现松动,1例出现下肢神经症状一过性加重,3个月后逐渐缓解。腰椎间盘在内固定后平均活动度为5.3°。后路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中期临床症状恢复良好,说明该系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非融合性固定方法,但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尚需要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胸腰椎爆裂骨折在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观察指标为椎体基本形态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复位后椎管形态变化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分析胸腰段椎体骨折予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复位治疗后椎管形态变化的规律。方法:对2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予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复位的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拍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伤椎上下椎体的CT断层扫描,其中26例获得了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年左右的CT横断扫描影像资料,2例部分影像学资料丢失。先于胸腰椎侧位X射线片上辨别椎体后缘有无骨折块突入椎管,同时观察椎体形态变化;CT横断扫描影像资料上测量椎管正中矢状径表示椎管占位程度。结果与结论:28例侧位X射线片上可看出椎体后缘骨块突入椎管者治疗前有18例(64.2%),治疗后6例(21.4%),治疗后1年时2例(7.1%),至治疗后2年1例(3.5%);治疗前正中矢状径平均为42.6%(n=28)。有完整随访影像学资料的26例中治疗后CT片正中矢状径平均为75.2%(P〈0.05),治疗后1年平均正中矢状径为91.2%(n=26)。提示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复位治疗后椎管占位复位作用明显,治疗后远期观察椎管形态基本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